聂鲁达曾说过:“你我的爱心像蜡烛,一只燃烧起来就会温暖人心,照亮你我生活。”如今童年悄然度过,温暖人心的往事依旧还是历历在目。(段评:开头引用聂鲁达的话很有文采,也点出了温暖的主题,但“如今童年悄然度过”这句话有点成人化,不太符合小学生的语言风格哦。可以换一种更自然的说法,让开头更亲切。修改版:聂鲁达曾说过:“你我的爱心像蜡烛,一只燃烧起来就会温暖人心,照亮你我生活。”虽然我的童年已经过去,但那些温暖的小事,就像星星一样,一直闪在我心里。)
暖像一束光,照亮我们内心黑暗的地方。妈妈的怀抱是暖的,记得小时候,我一不小心跑得太快直接摔了一跤,这不摔不要紧,一摔我居然磕到石头了,顿时那痛疼 (改:疼痛) 好似万把利刃直击我的身体上,把我碎尸万断 (改:碎尸万段) 。当时我便忍不住“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哭声引来了我的妈妈,妈妈看到这场景一把把我抱起来,安慰到 (改:安慰道) :“没事儿,不哭。”那怀抱如同一股暖流将我身上的寒凉吹散,就像冬天穿着一件温暖的毛衣,十分地温暖。(段评:本段写妈妈的怀抱很温暖,通过摔跤的事例来体现,内容具体,情感真挚,尤其是把妈妈的怀抱比作暖流和毛衣,比喻很生动!不过“痛疼好似万把利刃直击我的身体上,把我碎尸万断”这句话有点夸张啦,小学生摔跤的疼可以写得更真实,比如“膝盖火辣辣地疼,眼泪一下子就涌出来了”,这样更贴近生活哦。修改版:温暖像一束光,照亮我们心里害怕的地方。妈妈的怀抱是暖的,记得小时候,我跑得太快,“啪”地摔在地上,膝盖磕到石头,火辣辣地疼,眼泪一下子就涌出来了。我“哇”地一声哭起来,妈妈听见了,赶紧跑过来,一把把我抱在怀里,轻轻拍着我的背说:“没事儿,不哭不哭。”她的怀抱软软的,像裹了一层暖暖的被子,我贴在她身上,好像连膝盖的疼都轻了好多。)
朋友的肩膀是暖的,当我考得不顺心的事时 (改:考得不顺心时) ,我的朋友常常会安慰我说:“没什么的,把它看成一朵蒲公英,将它吹到天涯海角,重新生根发芽。”突然,一阵暖意来临,就像一颗水珠投进了大海的怀抱。(段评:写朋友的肩膀很温暖,用考得不好时朋友的安慰来体现,想法很好!但“当我考得不顺心的事时”这句话有点小语病,应该是“当我考得不顺心的时候”。还有“突然,一阵暖意来临,就像一颗水珠投进了大海的怀抱”这个比喻有点抽象,小学生可以写得更具体,比如“听了朋友的话,我心里好像吹过一阵暖风,一下子就不难受了”,这样更易懂哦。修改版:朋友的肩膀是暖的,上次我考试没考好,坐在座位上发呆,好朋友小悦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没什么的,这次没考好,下次我们一起加油,把错题都弄明白,就像把蒲公英的种子吹走,等下次考试,我们再让它开出漂亮的花!”听了她的话,我心里好像吹过一阵暖风,一下子就不难受了。)
温暖好似一双手,拥抱着你。考试考不好时,老师也会常常地鼓励我,“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你继续加油、细心,一定会变得更好!”,老师的鼓励也是温暖人心的。(段评:本段写老师的鼓励很温暖,事例真实,情感真挚。不过“温暖好似一双手,拥抱着你”这句话可以和后面的内容结合得更紧,比如“老师的鼓励像一双手,轻轻拍拍我的肩膀”,这样更具体。还有“考试考不好时,老师也会常常地鼓励我”这句话有点重复,可以简化成“上次我考试没考好,老师把我叫到身边”,这样更简洁哦。修改版:老师的鼓励是暖的,上次我考试没考好,低着头不敢说话。老师走过来,轻轻拍拍我的肩膀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次粗心了没关系,下次做题仔细点,一定能进步的!”听了老师的话,我心里暖暖的,好像有一只温柔的手,轻轻托着我。)
在我心里妈妈的怀抱永远是温暖的,朋友的安慰永远是温暖的,老师的鼓励永远是温暖的。让我明白了:“温暖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路。”(段评:结尾总结了妈妈的怀抱、朋友的安慰和老师的鼓励都是温暖的,点明了主题,很好!不过“温暖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路”这句话有点口号化啦,小学生可以写得更真实,比如“原来温暖就在我身边,是妈妈的怀抱,是朋友的安慰,是老师的鼓励,这些温暖的小事,就像阳光一样,一直陪着我长大”,这样更贴近自己的感受哦。修改版:妈妈的怀抱、朋友的安慰、老师的鼓励,这些温暖的小事,就像阳光一样,一直照着我。原来温暖就在我身边,是藏在生活里的小惊喜,让我每天都觉得很幸福。)
黄荣睿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暖》,老师首先要为你的深刻立意点个赞!很多人只是简单描述温暖的场景,而你却从妈妈的怀抱、朋友的安慰、老师的鼓励中,感悟到“温暖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路”这个道理,让文章有了深度!
不过,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道理虽然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写了生活中不同的温暖场景,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这些温暖为什么能给我们力量?是因为它们给予我们安全感,还是让我们感受到被关爱?如果能在结尾处,把“温暖”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部分过程有点快。比如“记得小时候,我一不小心跑得太快直接摔了一跤……妈妈看到这场景一把把我抱起来”这里,是体现妈妈怀抱温暖的关键部分。我们可以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地面是什么样子?周围有没有其他人?妈妈跑过来时的表情如何?用“五感法”把这个场景详细地展现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一个温暖场景过渡到另一个时,段落之间有点跳跃。从写完妈妈的怀抱到朋友的肩膀,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妈妈的怀抱让我倍感温暖,而在成长的路上,还有很多温暖时刻等着我”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读起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除了妈妈、朋友、老师,生活中还有哪些人或事能带给我们温暖,这些温暖又有什么独特之处? 2. 当我们感受到温暖时,内心的变化是怎样的,如何把这种细腻的情感变化融入到文章中? 3. 温暖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境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怎样通过具体描写展现这些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