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我在看《西游记》时,突然,出现一个虫洞,我赶紧拿起“西游记”,紧接着我掉进了虫洞。(段评:本段作为故事开头,通过看《西游记》掉进虫洞的设定引出情节,很有想象力!但“突然,出现一个虫洞”可以再具体一点,比如加上看书时的小细节,让开头更有画面感,也能让虫洞的出现更自然哦。修改版:早晨,我正趴在书桌上看《西游记》,手指刚碰到书里孙悟空打妖怪的插画,书页突然“哗啦”一声翻得飞快,一道闪着蓝光的虫洞“嗡”地冒了出来!我赶紧把《西游记》抱在怀里,还没站稳,就“嗖”地被吸进了虫洞。)
落地以后,我发现“西游记”变成了测谎仪,我刚想休息下,“你是附近村庄里的小孩儿,快和我们一起走吧,这是白虎岭!”一个声音传来,“什么,这是白虎岭,这是白骨精地界!咦,孙大圣!”这时,眼前出现了一项任务:不让孙悟空被赶走。(段评:你把《西游记》变成测谎仪的想法太巧妙啦!还点出了白虎岭和“不让孙悟空被赶走”的任务,一下子抓住了故事重点。不过“眼前出现了一项任务”可以换个更有趣的方式,比如和测谎仪结合起来,让任务的出现更有互动感哦。修改版:脚刚落地,我怀里的《西游记》“叮”地闪了下光,居然变成了个巴掌大的测谎仪!我正揉着摔疼的膝盖,一个洪亮的声音喊:“你是附近的小孩儿吧?快跟俺走!这可是白虎岭!”我抬头一看——是扛着金箍棒的孙悟空!这时测谎仪屏幕亮了,蹦出一行字:“紧急任务:帮唐僧识破妖怪,别让大圣被赶走!”我心里一紧:这可是白骨精的地盘啊!)
这时唐僧饿了,孙悟空用千里眼看向远方,发现有一片桃林,他去摘桃子,我们在等待,这时,突然出现一个美丽女子,手里拿着热乎乎的饭,对唐僧说:“长老,我是来送饭的。”这时,上方出现一个黑影“妖怪,哪里跑!”结果,白骨精让尸体留了下来,自己跑到了上空,饭也变成了虫子,“都怪你,把女子打死了!”忽然,传来了嘀嘀的响声,原来测谎仪响了,我说:“八戒,你说谎了,我的测谎仪响了。”唐僧果真没信猪悟能的。(段评:这段写白骨精变女子送饭的情节,结合测谎仪识破八戒的点特别聪明!不过孙悟空摘桃子的过程可以加个小细节,比如他临走前的叮嘱,唐僧等待时的状态,这样故事节奏会更稳,也能让后面妖怪出现时更有张力哦。修改版:没一会儿唐僧摸了摸肚子说饿了,孙悟空眨眨火眼金睛,朝远处瞄了瞄:“师父别急,俺去摘桃子!”说完踩着筋斗云“呼”地飞走了。我们坐在石头上等,忽然一阵香风飘来——一个穿蓝布衫的女子端着竹篮走来,笑着说:“长老,我给你们送斋饭啦!”“妖怪!哪里跑!”黑影一闪,孙悟空举棒就打!白骨精“嗖”地窜上天,地上只留了具假尸体,竹篮里的饭也变成了扭动的虫子。八戒捂着嘴喊:“猴哥又乱打人!”“嘀嘀嘀——”测谎仪突然响了!我举着它喊:“八戒你说谎!测谎仪都报警啦!”唐僧果然没信八戒的话。)
白骨精又来了,这会儿,它还按着书里演着,悟空又一棒子把他的尸体打死了,这会儿我趁悟能没说时说:“悟空有火眼金睛,不会错的。”唐僧又一次信了我,计划顺利进行!”(段评:你用“悟空有火眼金睛”帮他说话,成功让唐僧没误会,这个小办法很机灵!不过“白骨精又来了”可以加个小铺垫,比如周围的风突然变冷,让妖怪出现的场景更吓人,也能突出你的机智哦。修改版:没过多久,一阵冷风吹得树叶“沙沙”响,一个挎着篮子的老婆婆颤巍巍走来:“有人看见我女儿了吗?”孙悟空一眼就识破了:“又是你这妖怪!”一棒下去,老婆婆又变成假尸体。八戒刚要喊,我赶紧抢着说:“师父,悟空有火眼金睛,他绝不会看错妖怪的!”唐僧摸了摸胡子,点了点头没生气——计划又成功啦!)
接下来又按着书里进行着,这次终于把白骨精打死了。悟能也忍不住了,大声说:“什么测谎仪!什么火眼金精 (改:火眼金睛) !猴哥就是打死了一家三口!这些只是猴哥用的小法术!”唐僧在准备念紧箍咒时,我赶紧说:孙悟空用这些法术为什么要干坏事?他用这些力气干好事不行吗?即使悟空做了坏事,他也会承担,不会自己藏着。”我又看了一眼任务版 (改:任务板) ,上面写了任务完成。突然,脚下一空,我还没来的及 (改:来得及) 看唐僧的脸色,就落到我的床上了。(段评:最后白骨精现原形的情节很精彩!你说服唐僧的话也很有道理,不过“悟能也忍不住了”可以加个他着急的小样子,比如跺着脚喊,让人物更生动。而且任务完成后回到床上的部分,可以加个书的小细节,让结尾和开头呼应哦。修改版:第三次,白骨精变成老公公找“女儿老伴”,孙悟空直接一棒把它打成了堆白骨,脊梁上还写着“白骨夫人”。八戒急得直跺脚:“猴哥打死了一家三口!这都是他的法术!”唐僧刚要念紧箍咒,我举着测谎仪跑过去:“师父,悟空要是想干坏事,何必费力气打妖怪?他要是错了,早就承认啦!”测谎仪“叮”地亮了绿灯——是真话!这时测谎仪屏幕蹦出“任务完成”四个字,我脚下突然一空,“呼”地掉进了被窝里。睁眼一看,《西游记》正摊在我手边,书页上孙悟空的金箍棒好像还闪着光呢!)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劝人要从多个角度去劝。(段评:你从故事里总结出“劝人要从多个角度”的道理,特别棒!不过可以把道理和你帮孙悟空的具体事结合起来,比如提到用测谎仪、说悟空的优点这些小办法,让道理更真实,也更有自己的体会哦。修改版:这次奇妙的冒险让我明白:劝人不能只喊“你错了”,要像我用测谎仪证明八戒说谎、说悟空的好那样,从不同角度说清楚,别人才会听进去呀!)
陈奕博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和孙悟空过一天》,老师首先要为你的独特创意点个赞!很多人写与孙悟空的经历可能只是简单游玩,而你却设定了“不让孙悟空被赶走”的任务,还从中感悟到“劝人要从多个角度去劝”这个道理,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和新意!
不过,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写了“劝人要从多个角度去劝”。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要从多个角度劝呢?是因为不同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还是因为单一角度可能无法触及对方内心?如果能在结尾处,把“从多个角度劝人”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白骨精又来了,这会儿,它还按着书里演着,悟空又一棒子把他的尸体打死了”这里,是很关键的情节。我们可以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的天气是怎样的?白骨精出现时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动静?孙悟空挥棒时的动作、表情是怎样的?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一个情节到另一个情节,段落之间的衔接可以更自然。比如从白骨精第一次出现到第二次出现,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第一次白骨精虽逃脱,但大家都提高了警惕,没想到没多久,危险再次降临”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在除妖过程中作用巨大,那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能看清本质的“火眼金睛”呢?
- 如果你再次和孙悟空过一天,还可以设定什么样有趣又有意义的任务?
- 从这次劝唐僧的经历中,你觉得在生活里面对不同观点的人,具体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