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寂静里 (改:寂静中) ,我随着一阵阵地轻微的风,慢慢进入了梦境。(段评:开头营造了安静的氛围,引出了梦境的主题,想法很好!不过“在一个寂静里”这样的表达有点小问题哦,“寂静”是形容词,应该说“在一片寂静中”才对。另外,如果能加上一点具体的环境描写,比如窗外的月光、枕头的柔软,会让这个开头更有画面感,一下子把读者带入你的梦境里!修改版:月光透过窗帘洒在枕头上,屋子里静悄悄的,只有窗外的树叶被微风轻轻吹动的声音。我闭上眼睛,随着这温柔的风,慢慢进入了甜甜的梦境。)
当我睁眼时,我发现我正处在一个干净、整洁的房间。忽然,一位机器人走了过来说:“您好主人,我是您的保姆,请问我能您做 (改:能为您做) 什么?”我说了句:“请给我一份营养早餐。”它马上来到厨房三下五除二就做好了一份水果沙拉。(段评:这段写了机器人保姆做早餐,情节很有趣!不过“来到厨房三下五除二就做好了一份水果沙拉”这里有点太简单啦,如果能写写机器人做饭时的样子,比如它的手臂怎么动、沙拉里都有什么水果,会让这个场景更生动。还有“我能您做什么”这里漏了一个“为”字,要加上哦!修改版:当我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干净又明亮的房间里。突然,一个圆滚滚的机器人滑了过来,它的眼睛闪着蓝色的光,用甜甜的声音说:“您好,小主人!我是您的保姆机器人,请问我能为您做些什么?”我揉了揉眼睛说:“请给我一份营养早餐吧。”机器人立刻“滴滴”响了两声,转身滑进厨房。只见它伸出长长的机械手臂,熟练地拿起苹果、香蕉和蓝莓,“咔嚓咔嚓”几下就切好了,又撒上一层酸奶,一份五颜六色的水果沙拉就做好啦!)
我来到室外,大街上全都是无人驾汽车 (改:驾驶汽车) ,且还不会排放二氧化碳。小溪边,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工地里,不再需要农民伯伯来插秧、种地,而是用机器人来代替。(段评:你想象的未来世界很美好,有无人驾驶汽车、干净的小溪和机器人种地,这些想法都很棒!不过段落里的句子有点像清单,一句接一句,要是能把这些场景用连接词串起来,比如“走在大街上”“来到小溪边”“再看那边的工地”,会让段落更连贯。还有“无人驾汽车”少了一个“驶”字,要记得加上哦!修改版:我走出家门来到大街上,哇!马路上跑的全是无人驾驶汽车,它们安安静静的,一点尾气都不排。我沿着路边走到小溪旁,发现小溪里的水清澈见底,连小鱼吐泡泡都能看见,旁边的山也绿得像一块大翡翠。再看那边的农田,农民伯伯们正坐在树荫下聊天,代替他们种地的是一个个勤劳的机器人,它们正弯着腰,整齐地插着秧苗呢!)
在家里,也不用自己来做事,因为机器人会自动帮你做,且做得非常好,可说是一个人的十几倍质量,连做出来的饭菜都是健康、美味的。(段评:这段写了机器人做家务,和第二段有点重复啦。可以把它和第二段合并,或者换一个新的角度来写,比如机器人怎么照顾生病的人,这样内容会更丰富。而且“可说是一个人的十几倍质量”这句话有点不太清楚,是说机器人做事情的速度是人的十几倍,还是做得比人好十几倍呢?写清楚会更好哦!修改版:在家里,机器人保姆可能干啦!它不仅会做香喷喷的饭菜,还会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有一次我不小心把杯子打碎了,机器人立刻滑过来,用它的吸尘手臂把碎片吸得干干净净,还贴心地给我倒了一杯温水,比妈妈照顾我还细心呢!)
我突然想起我的母校现在是什么样的。来到母校,我突然发现以前原本要把长长的楼梯 (改:爬长长的楼梯) ,如今变成了全自动电梯。学校的伙食也进行了有效的改善。有多种食物选择。上课时,当老师想要上这一课,只需要点击这一课就可以了。投影时,电脑会自动识别老师下步是要用笔还是橡皮又或者是移动放大缩小。(段评:你能想到去看母校,这个想法很特别!全自动电梯和智能课堂的设计也很有趣。不过“以前原本要把长长的楼梯”这里有点小语病,“要把”应该改成“要爬”才对。还有“有多种食物选择”这句话可以写得更具体,比如“有牛奶、面包、还有我最爱吃的鸡蛋羹”,这样会更有画面感哦!修改版:我突然想起我的母校,它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我赶紧来到学校门口,发现以前要爬的长长的楼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闪闪发光的全自动电梯。走进食堂,哇!伙食比以前好多啦,有热乎乎的牛奶、金黄的面包,还有我最爱吃的鸡蛋羹。上课的时候更神奇了,老师只要轻轻点一下屏幕,课文内容就会出现在黑板上,想写字就写字,想擦就擦,连放大缩小都不用动手,电脑就像知道老师的心思一样!)
当我还在看着展新 (改:崭新) 的校园时,耳边突然传来一阵和蔼声音:“孩子,醒醒,醒醒。”原来,刚才只是一场梦,啊!希望未来真是这样。(段评:结尾回到现实,点明这是一场梦,还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结构很完整!不过“耳边突然传来一阵和蔼声音”这里可以加上是谁的声音,比如“妈妈和蔼的声音”,这样会更真实。还有“展新的校园”里的“展”字写错啦,应该是“崭”新哦!修改版:我正趴在教室的窗户上,看着操场上机器人老师带着同学们做游戏,突然耳边传来妈妈和蔼的声音:“孩子,醒醒,该起床上学啦!”我一下子睁开眼睛,原来刚才的一切都是一场梦啊!我摸了摸枕头,心里想:要是未来真的能像梦里一样,那该多好呀!)
韦叔坦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二十年后的家乡》,老师首先要为你的奇妙想象点个赞!很多人可能只是简单设想一些常见的变化,而你却想到了机器人保姆、无人驾汽车、全自动电梯等这么多新奇的事物,让老师看到了一个充满科技感的未来家乡,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亮点!
不过,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只是描述了家乡的各种变化,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比如这些变化是怎么带来的?是科技的飞速发展,还是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些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深度。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你写“来到室外,大街上全都是无人驾汽车,且还不会排放二氧化碳”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大街上除了无人驾汽车,还有什么特别的景象?汽车行驶时有没有发出什么声音?你闻到了什么气味?心里有什么特别的感受?用“五感法”把这个画面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写完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景,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比如从写室外的大街到写小溪边,能不能加一句像“欣赏完大街上的新奇景象,我又来到了小溪边”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读起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二十年后的家乡在科技进步的同时,传统文化可能会有哪些传承和改变? 2. 在这些高科技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 你所设想的这些变化,对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会产生什么影响?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