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了一袋绿豆。一我到家 (改:我一到家) 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了一些绿豆,开始观察起了它们。(段评:本段写出了买绿豆和观察绿豆的急切心情,很棒!不过“一我到家”有错别字哦,而且可以把“迫不及待”的样子写得更具体,比如动作细节,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你的兴奋。修改版:今天,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了一袋绿豆。刚一到家,我就扔下书包,踮着脚尖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小碗,急急忙忙抓了一把绿豆捧在手心,凑到眼前仔细观察起来。)
这些绿豆小小的,呈现椭圆形,颜色是深绿色的,表面光滑,像一颗颗绿宝石。我挑了几颗饱满的绿豆,把它们放进了一个碗里,然后倒入清水,把它们泡在水中,我非常期待它们接下来会有什么变化。(段评:这段对绿豆的外形描写很生动,还用了“绿宝石”的比喻,特别形象!要是能加上触摸绿豆的感觉,比如“摸起来滑溜溜的,像摸了一块小玻璃”,再写写倒水时的小细节,比如“清水没过绿豆,它们就像小伞兵一样沉到碗底”,会更有画面感哦。修改版:这些绿豆小小的,呈椭圆形,穿着深绿色的外衣,表面光滑得像打磨过的绿宝石。我用手指轻轻摸了摸,滑溜溜的,舒服极了。挑出几颗圆鼓鼓的绿豆放进碗里,刚倒上清水,它们就“扑通扑通”沉到碗底,安静地躺着。我趴在桌边盯着碗,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真期待它们明天会变什么样呀!)
10月3日 星期五 雨
又过了一天,小绿豆的变化更大了。大部分绿豆的外衣已经脱落了,露出了完整的嫩黄色的豆瓣。豆瓣中间长出了芽,有的芽很短,像一个小逗号(段评:这段写出了绿豆脱皮、长芽的变化,观察得很仔细!不过句子结尾有点小遗憾,没说完哦。可以加上芽的颜色,比如“嫩白色的小芽”,再写写你看到变化时的小反应,比如“我忍不住用指尖碰了碰,软乎乎的”,会更真实。修改版:又过了一天,小绿豆的变化可大啦!大部分绿豆都脱掉了深绿色的外衣,露出了嫩黄色的豆瓣,像胖娃娃脱掉了外套。豆瓣中间冒出了嫩白色的芽,有的短短圆圆的,像个小逗号;)
有的芽长高了一些,像小尾巴。这些小芽在豆瓣的中间长出来,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探出了头。(段评:用“小尾巴”“害羞的小姑娘”来比喻豆芽,太有童趣啦!要是能写写豆芽在水里的样子,比如“它们在水里轻轻摇晃,小芽跟着摆来摆去”,再加上你的小感叹,比如“我小声说:‘小豆芽,快长大呀!’”,会更生动哦。修改版:有的芽长高了一些,细细弯弯的像小尾巴。这些小芽从豆瓣中间探出来,就像害羞的小姑娘偷偷伸出头,好奇地打量着外面的世界。它们在水里轻轻摇晃,小芽跟着摆来摆去,可爱极了!)
10月8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是国庆的最后一天。我的绿豆已经长成豆芽了,最高的有15厘米。(段评:这段告诉我们绿豆长成了豆芽,还写了高度,很具体!要是能加上豆芽的样子,比如“茎变得白白胖胖,顶端还带着点浅黄”,再写写你拿尺子量豆芽的小细节,比如“我用尺子一量,最高的竟然有15厘米,比我的铅笔还长一点”,会更有趣。修改版:今天是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我的绿豆已经长成绿油油的豆芽啦!它们站得直直的,茎白白胖胖的,顶端还顶着两片嫩黄的小叶子。我用尺子轻轻一量,最高的豆芽居然有15厘米,比我的小拇指还长呢!)
豆芽已经长出了叶子。那叶子的是浅绿色的,又薄又软。叶子从豆芽的顶部长出来,就像给豆芽戴上了一顶帽子。我看着这一盆豆芽,我感到了它强大的生命力。(段评:这段描写了豆芽的叶子,还感受到了生命力,特别棒!要是能加上看豆芽时的动作,比如“我凑过去闻了闻,有股淡淡的清香味”,再把“强大的生命力”写得更具体,比如“看着它们从小小的绿豆长成高高的豆芽,我忽然觉得,它们就像一群努力向上的小勇士”,会更有感染力哦。修改版:豆芽的顶端长出了浅绿色的叶子,薄薄的、软软的,像张开的小手掌。我凑过去闻了闻,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飘进鼻子里。看着这些豆芽——从皱巴巴的绿豆,到冒芽的豆瓣,再到现在站得笔直的样子,我忽然觉得它们好厉害!小小的身体里藏着这么大的力量,就像一群努力向上的小勇士,真让人佩服。)
通过这次观察,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的许多惊喜。(段评:这个结尾点明了观察的收获,很棒!不过“生活中的许多惊喜”可以结合绿豆的变化写得更具体,比如“原来一颗小小的绿豆,每天都藏着不一样的小惊喜”,再加上你以后的小打算,比如“以后我还要观察更多小植物,发现更多有趣的秘密”,会让结尾更自然、更有童趣哦。修改版:看着满碗绿油油的豆芽,我开心地笑了。原来一颗小小的绿豆,每天都在悄悄变化,藏着这么多有趣的小惊喜。只要我每天认真观察,就能发现生活里这些可爱的小秘密。以后我还要养更多小植物,做个爱观察的小侦探!)
刘羽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绿豆观察记》,老师首先要为你的认真观察和深刻感悟点个赞!很多同学只是简单记录绿豆发芽的过程,而你却从中明白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的许多惊喜”这个道理,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在文章中,你对绿豆生长过程的记录比较完整,也运用了一些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绿豆比作绿宝石,把豆芽比作小逗号、小尾巴等,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不过呢,还有一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从观察绿豆中明白了留心观察能发现惊喜这个道理。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留心观察就能发现惊喜呢?是因为它能让我们关注到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还是能让我们对事物有新的认识?如果能在结尾处,把“留心观察”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在描写绿豆发芽各个阶段的时候,我们可以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像是写绿豆芽长出叶子这部分,当时叶子的颜色具体是怎样的浅绿?摸起来除了又薄又软,还有没有别的感觉?生长的环境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用“五感法”把这些细节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一个时间段的记录到下一个时间段,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比如从记录10月3日绿豆的变化到10月8日的变化,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绿豆在前几天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我满心期待,不知道接下来又会有怎样的惊喜,终于到了10月8日”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在观察绿豆生长过程中,有没有某个瞬间让你突然对生命的顽强有了更深的震撼?
- 对比绿豆不同阶段的生长状态,你觉得这和我们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有没有相似之处?
- 如果把这次观察绿豆的经历分享给小伙伴,你要怎么突出观察带来的乐趣,从而吸引他们也去尝试观察呢?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