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如同春日里第一缕穿透云层的阳光,它不张扬,却能无声地消融隔阂的冰雪,让温暖在人与人之间流淌,使平凡的生活变得如诗般美好。(段评:你用比喻的手法开篇,把善良比作阳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善良的美好,很有文采呢!不过作为开头,还可以更有吸引力。你可以用排比的方式多列举一些善良带来的美好,让读者更能感受到善良的魅力。修改版:善良,是春日里第一缕穿透云层的阳光,消融隔阂的冰雪;善良,是夏日里一阵轻拂脸庞的微风,驱散燥热的烦恼;善良,是秋日里一抹洒在田野的金黄,带来丰收的喜悦。它不张扬,却能让温暖在人与人之间流淌,使平凡的生活变得如诗般美好。)
有一句话叫“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记得有一次清晨,我遇见了邻居陈阿姨。她手里总是提着好几袋新鲜的蔬菜,见到对门的李奶奶出门,便会停下脚步,笑道:“李姨,我今儿这菜买多了,水灵灵的,您帮我拿点儿去,不然放坏了多可惜。”李奶奶连连摆手:“这怎么好意思,你留着自己吃……”话音未落,陈阿姨已经麻利地帮她整理好菜篮,脸上绽放出笑容:“您就别客气了,上周您送我的腌萝卜,我们家孩子可爱吃了。这菜啊可好吃了!”她的眼神温暖而坚定,语气轻柔却不容推辞。(段评:你通过陈阿姨送菜给李奶奶的事例来体现善良,很真实也很贴近生活。但在细节描写上可以再加强,比如描写一下陈阿姨和李奶奶的表情、动作,让故事更生动。修改版:有一句话叫“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记得有一次清晨,我遇见了邻居陈阿姨。她手里提着好几袋新鲜的蔬菜,那些蔬菜水灵灵的,还带着清晨的露珠呢。见到对门的李奶奶出门,陈阿姨立刻停下脚步,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热情地说:“李姨,我今儿这菜买多了,您看这菜多新鲜呐,您帮我拿点儿去,不然放坏了多可惜。”李奶奶连连摆手,脸都红了,不好意思地说:“这怎么好意思,你留着自己吃……”话音未落,陈阿姨已经麻利地帮她整理好菜篮,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您就别客气了,上周您送我的腌萝卜,我们家孩子可爱吃了。这菜啊可好吃了!”她的眼神温暖而坚定,语气轻柔却不容推辞。)
这样的温暖也在校园里静静流淌。那天同桌忘带文具,正当他急得抓耳挠腮时,小林默默递来一支笔,轻声说道:“先用我的。”简单的动作,朴实的话语,却化解了一场窘迫。(段评:这个事例也很好地体现了善良,不过可以再增加一些同桌当时的心理活动,这样能让故事更有感染力。修改版:这样的温暖也在校园里静静流淌。那天同桌忘带文具,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心里直念叨:“这可怎么办呀,没文具怎么上课呀。”正当他抓耳挠腮时,小林默默递来一支笔,轻声说道:“先用我的。”简单的动作,朴实的话语,却化解了一场窘迫。)
善良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它就藏在陈阿姨“多买”的菜里,藏在林递出 (改:小林递出) 的那支笔里。这些看似微小的善意,如同春日细雨,无声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这个世界因善良而更加美好。(段评:结尾总结得不错,把善良比作春日细雨,很恰当。但可以再具体升华一下,比如说说自己在感受这些善良后的心情。修改版:善良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它就藏在陈阿姨“多买”的菜里,藏在小林递出的那支笔里。这些看似微小的善意,如同春日细雨,无声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每当我想起这些善良的瞬间,心里就充满了温暖,也让我更相信这个世界因善良而更加美好。)
张芷菱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善良让生活更美好》,老师首先要为你的深刻立意点个赞!很多人只是简单描述善良的行为,而你却深刻地感悟到善良能让生活变得美好这个道理,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老师发现你文章的“建筑结构”搭得特别好。开头用“善良,如同春日里第一缕穿透云层的阳光,它不张扬,却能无声地消融隔阂的冰雪,让温暖在人与人之间流淌,使平凡的生活变得如诗般美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引出主题,吸引读者读下去;结尾又用“这些看似微小的善意,如同春日细雨,无声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这个世界因善良而更加美好”和开头形成了呼应,让整个文章非常完整圆满。这个“首尾呼应”的技巧,你用得很娴熟!而且你选取的陈阿姨送菜给李奶奶、小林借笔给同桌这两个事例很典型,很好地体现了善良这一主题。
不过呢,我们还可以让文章更上一层楼。比如在描写陈阿姨送菜和小林借笔这两个情节时,可以再丰富一些细节。当时陈阿姨和李奶奶说话时,她们的表情、动作具体是怎样的?小林递笔给同桌时,同桌的反应如何?用“五感法”把这些细节描绘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另外,从写陈阿姨送菜这件事过渡到小林借笔这件事时,略显生硬,我们可以加一句像“生活中这样温暖的善意无处不在,校园里也有让人感动的善良瞬间”这样的话,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如何搭建文章的“骨架”,接下来,我们可以在“血肉”的填充上(比如细节描写)和“思想”的深化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同场景下的善良行为同样能体现善良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 这些善良行为对当事人以及周围的人产生了怎样更深远的影响?
- 如何通过更多样的描写手法,让善良的美好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