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个孩子,他的爹娘都死了,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他每天放牛,大家就叫他牛郎。牛郎照看那头牛很周到,那头牛跟他很亲密。(段评:你这段作为故事的开头,很好地引出了主人公牛郎,内容也紧扣主题。不过呢,在细节描写上还可以再加强。比如可以具体说说哥哥嫂子是怎么对牛郎不好的,还有牛郎是怎么周到地照看牛的,这样能让故事更生动。修改版:古时候有个可怜的孩子,他的爹娘都早早地去世了,哥哥嫂子对他可凶啦!每天都让他干好多活儿,还不给吃饱饭。他每天都去放牛,大家看他和牛总是在一起,就叫他牛郎。牛郎可喜欢那头牛啦,每天都给它割新鲜的草,把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还经常和牛说心里话,那头牛跟他可亲热啦。)
牛郎长大后,哥哥嫂子想独占家产,便将牛郎赶出了家门。牛郎牵着老牛,拉着破车,离开了家,住进了山里,和老牛相依为命。(段评:这一段把牛郎被赶出家门的情节交代得很清楚,和上下文的衔接也自然。要是能增加一些牛郎当时的心情描写,比如他心里有多难过、多无助,就能让读者更能感同身受啦。修改版:牛郎长大后,贪心的哥哥嫂子想独占家产,就把牛郎赶出了家门。牛郎心里又伤心又委屈,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他只好牵着老牛,拉着破破烂烂的车,一步一步地离开了家。他来到了山里,和老牛相依为命,晚上看着空荡荡的屋子,他心里别提多孤单了。)
一天晚上,老牛告诉牛郎,明天黄昏时候会有几位仙女在湖里戏水,让他捡起一件艳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待,那个跟他要纱衣的仙女会成为他的妻子。第二天,牛郎跑到了湖边,一切正如老牛所说。他照着老牛的话去做,果然结识了一个姑娘。原来这个姑娘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叫织女。王母娘娘让织女成天成夜地织布,一会儿也不许休息。织女没有自由,总想离开天上,便趁王母娘娘喝醉,和其他仙女一起偷偷跑到人间。牛郎要和织女结为夫妻,织女同意了。(段评:这段把牛郎和织女相识的过程写得很完整,符合记叙文的情节要求。但语言可以更生动一些,比如描写仙女戏水的场景可以多一些细节。另外,织女偷偷下凡的原因可以再详细说说她的心情。修改版:一天晚上,老牛神秘兮兮地告诉牛郎:"明天黄昏的时候,会有几位仙女在湖里快乐地戏水呢。你去捡起一件艳红色的纱衣,然后跑到树林里等着,那个跟你要纱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第二天,牛郎赶紧跑到了湖边。哇,只见几位仙女像漂亮的蝴蝶一样在水里嬉戏,溅起一朵朵亮晶晶的水花。他照着老牛的话去做,果然结识了一个姑娘。原来这个姑娘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叫织女。王母娘娘总是让织女不停地织布,一刻也不让她休息。织女心里可渴望自由啦,她趁王母娘娘喝醉了,就和其他仙女一起偷偷跑到了人间。牛郎想和织女结为夫妻,织女开心地答应了。)
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日子过得挺美满。两三年后,他们生了一儿一女。一天,老牛快不行了,它告诉牛郎,它死以后,把它的皮留着,碰见紧急的事就披上它的皮。(段评:这一段描述了牛郎和织女婚后的生活,内容围绕主题,逻辑清晰。要是能多描写一些他们美满生活的小细节,比如他们一起干活时的对话、孩子们可爱的模样,会让故事更有生活气息。修改版:从此,牛郎在地里辛勤地耕种,织女在家里认真地纺织,日子过得甜甜蜜蜜的。每天傍晚,牛郎从地里回来,织女都会做好香喷喷的饭菜等他。两三年后,他们生了一儿一女。两个小家伙可爱极了,儿子脸蛋红扑扑的,像个小苹果;女儿眼睛水汪汪的,像两颗黑宝石。一天,老牛快不行了,它有气无力地告诉牛郎:"我死以后,你把我的皮留着,碰到紧急的事就披上它。")
后来,仙女们溜到人间的事让王母娘娘知道了,王母娘娘将织女强行带走了。牛郎赶回家后,马上披上牛皮,带着两个孩子飞上天追织女。眼看快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玉簪划出一条天河,牛郎过不去了。从此,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他们只能远远地望着。(段评:这段把王母娘娘带走织女,牛郎追织女的情节写得很紧张,符合记叙文的情节特点。不过在描写牛郎追织女时,可以多一些动作和心理描写,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他的着急。修改版:后来,仙女们溜到人间的事让王母娘娘知道了,王母娘娘气得脸都绿了,她一下子就把织女强行带走了。牛郎赶回家后,心都要急碎了,他手忙脚乱地披上牛皮,紧紧地抱着两个孩子,拼命地飞上天去追织女。他一边飞一边喊:"织女,你等等我!"眼看快要追上了,王母娘娘狠狠地拔下玉簪,划出了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牛郎怎么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只能在天河的这边,眼巴巴地望着天河那边的织女。)
织女奋力反抗,一定要和牛郎一起过日子,日久天长,王母娘娘拗不过她,就允许他们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见一次面。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这一天,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会面。(段评:作为故事的结尾,你把牛郎织女能每年见面的结局交代得很清楚。要是能再增加一些喜鹊搭桥的细节,还有牛郎织女见面时的心情和对话,会让结尾更感人。修改版:织女可不甘心和牛郎分开,她奋力反抗,坚定地说一定要和牛郎一起过日子。日子一天天过去,王母娘娘拗不过她,就允许他们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见一次面。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这一天,一群群喜鹊从四面八方飞来,它们用自己的身体在天河上边搭起了一座长长的桥。牛郎和织女在桥上终于见面了,他们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牛郎心疼地说:"织女,我好想你。"织女也深情地说:"我也是,以后我们再也不分开了。")
覃家晋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缩写<牛郎织女>》,老师要为你清晰的思路点赞!你准确地抓住了原故事的关键情节,把这个经典故事完整地呈现了出来,让读者能快速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老师发现你在结构安排上做得很不错。整个缩写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从牛郎的身世,到他与织女相识、成婚、分离,再到最后每年相见,条理非常清晰,就像一条线把故事的各个部分都串了起来,让读者读得明明白白。
不过呢,我们还可以让这篇缩写更精彩。目前故事的叙述稍显简略平淡,很多情节可以再丰富些。比如牛郎和织女相遇的场景,我们能不能把当时的环境描写得更细致些呢?当时的湖水是什么样的?周围的花草树木又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那种浪漫的氛围。另外,在描写牛郎和织女的情感时,也可以多一些细节,比如他们心里的想法,这样能让读者更深刻地体会到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
总而言之,这篇缩写展现了你良好的概括能力和叙事能力。接下来,我们可以在丰富细节和深化情感表达上继续努力。比如你可以想想:
- 在牛郎织女分离后,他们各自的生活是怎样的?可以从这个角度再补充一些细节,让故事更丰富。
-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喜鹊搭桥这个情节很神奇,能不能把喜鹊们的行动描写得更生动,让这个场景更有画面感?
- 从牛郎织女的故事中,我们能体会到他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如何在缩写中更好地体现这种精神呢? 老师相信,以你的努力和悟性,一定能写出更出色的文章,期待你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