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曾说过:“世界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丽的眼睛。”美无处不在,但隐藏在身边。(段评:段落引用名言引出主题,较为自然。但表述存在问题,‘隐藏在身边’表意不清,且‘美无处不在’与‘隐藏在身边’逻辑上不够连贯。可优化语言,让表达更清晰流畅。修改版:艾青曾说过:‘世界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美其实无处不在,它就隐匿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常常会对他人的外貌进行夸赞,如:西施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美似天仙。当身边的人刚好有着这样的,我们便会说:“这人长的 (改:长得) 真美。”但美只单是外貌吗?(段评:此段通过举例引发对美的思考,方向正确。不过‘当身边的人刚好有着这样的’表述不通顺,应明确‘这样的’所指内容。同时,可增加一些过渡语句,使段落更连贯。修改版:我们常常会对他人的外貌进行夸赞,比如形容西施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姿,美似天仙。当身边的人有着如西施般出众的外貌时,我们便会说:‘这人长得真美。’然而,美仅仅只体现在外貌上吗?)
“咬定青山不放松。” (改:“咬定青山不放松”) 的翠绿竹子,挺拔的长在山间,不惧艰难的环境,远远望去,难道不美吗?细雨打在出芽的嫩叶上,生机勃勃的样子不也是美吗?梅花和雪花相争艳丽,在寒冬腊月中,梅花的一抹鲜红当然美啊!碧绿的叶子到了秋天如同黄蝴蝶一样飘落;池塘粉嫩的荷花竞相开放,惹得路人多回头看几眼;鹅毛般的白雪像是精灵一般从天而降,覆盖了整片世界。美,就在身边,景象的美就像绚丽的烟花绽放,让人陶醉。美不仅外在而且内在。(段评:运用诗句和大量描写展现景象之美,较为生动。但‘美不仅外在而且内在’这句话过渡生硬,与前文衔接不自然。可在描写完景象美后,用更自然的方式引出内在美。修改版:‘咬定青山不放松’,那翠绿的竹子挺拔地长在山间,不惧艰难的环境,远远望去,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难道不美吗?细雨打在出芽的嫩叶上,那生机勃勃的样子,恰似灵动的诗篇,不也是美吗?寒冬腊月中,梅花与雪花相争艳丽,那一抹鲜红,如炽热的火焰,当然美啊!秋天,碧绿的叶子如同黄蝴蝶般飘落;夏日,池塘粉嫩的荷花竞相开放,惹得路人忍不住多回头看几眼;冬日,鹅毛般的白雪像是精灵一般从天而降,覆盖了整片世界。这些景象之美,如绚丽的烟花绽放,让人心醉神迷。其实,美不仅存在于这些外在的景象中……)
以前过年时,家中会来很多亲戚,买的东西也多,这时往往会有一些乞丐,挨家挨户讨要东西,每次妈妈都会递上几个馒头或者一些小钱。虽然不多贵重 (改:不太贵重) ,甚至简陋,我却觉得没必要。我问妈妈:“他们自己会挑时间,宁愿一年一次多要点,平时也不愿出门打工,你还给他们东西干什么,他们又不自力更生。”妈妈说:“你不能片面的去看任何事情,而且我给的都是一些小东西又不多贵重。做人呢,心胸开阔一点,心地善良一点。”后来,我又从手机上多次看到“让座”、“热心帮助他人”的例子,后面总会有一句话,“让内在美展现出来。”身边处处小事,都表现出人们的品质、精神,这些都是美。我想,善良自然是美的。(段评:通过讲述妈妈给乞丐东西和看到让座等事例体现内在美,内容具体。但‘不多贵重’表述有误,应改为‘并不贵重’。还可增加一些自己心理变化的细节描写,让人物形象更丰满。修改版:以前过年时,家中会来很多亲戚,买的东西也多。这时往往会有一些乞丐挨家挨户讨要东西,每次妈妈都会递上几个馒头或者一些小钱。这些东西并不贵重,甚至略显简陋,起初我觉得妈妈这样做没必要。我问妈妈:‘他们自己会挑时间,宁愿一年一次多要点,平时也不愿出门打工,你还给他们东西干什么,他们又不自力更生。’妈妈语重心长地说:‘你不能片面地去看任何事情,而且我给的都是一些小东西,并不贵重。做人呢,心胸要开阔一点,心地要善良一点。’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有些不以为然。后来,我又从手机上多次看到‘让座’‘热心帮助他人’的例子,后面总会有一句话,‘让内在美展现出来’。渐渐地,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想法。看着妈妈每次面对乞丐时那温和的笑容和真诚的举动,我内心的想法慢慢发生了改变。身边这些处处可见的小事,都体现出人们的品质和精神,这些其实都是美。我想,善良自然是美的。)
不管是外在美还是内在美,都在我们身边。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甚至一棵树,一朵花都是美的象征。(段评:总结全文,点明主旨。但表述较为平淡,可增加一些情感表达,让结尾更有感染力。修改版:无论是外在的景象之美,还是内在的人性之美,都真切地存在于我们身边。它们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哪怕是一棵树,一朵花,都是美的象征。让我们用心去感受这份美,让美在生活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小红同学,你好!你这篇《美在身边》的记叙文,围绕“身边的美既有外在美,也有内在美”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整体给老师的感觉是内容丰富,主题明确。
文章已经很出色了,如果咱们想让它更上一层楼,可以在下面这些地方再琢磨琢磨。立意方面,文章做到了从平凡小事中发掘美,有一定深度,但还可以更上一层楼。比如在写妈妈给乞丐东西这件事时,仅点明善良是美稍显浅显。可以在结尾处进一步深入思考,比如探讨善良这种内在美对社会、对个人成长更深远的意义 。细节描写上,文章稍显欠缺。像描写自然景色的美时,只是列举了竹子、梅花等景象,但缺乏对其细致的描写,没有通过生动的动作、神态、环境等细节来让这些美更传神。比如写竹子,可以详细描写竹子在风中的姿态,竹叶的颜色、形状等。结构上,较为完整,但不够巧妙。文章基本是平铺直叙,如果能运用插叙、倒叙或者设置一些铺垫、照应,会让文章更有波澜。比如在讲述妈妈给乞丐东西这件事时,可以在开头设置一些悬念,引发读者兴趣。
💡💡 我们还可以想想:
-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看似平凡的场景却蕴含着独特的美,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把它们展现出来?
- 当外在美和内在美产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抉择,这种抉择反映了我们怎样的价值观?
- 怎样运用一些写作手法,如设置悬念、埋下伏笔等,让“美在身边”这个主题的呈现更加引人入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