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就像阳光,当我们涉足远方,总是伴随我们一路前行。它是多么地默默无闻,以至于当我们奋力地去探寻,到头来却发现,真正的亲情就在我们身边。(段评:开头运用比喻,形象点题,引出亲情主题,为全文奠定情感基调。但表达稍显直白,文采不足。可运用排比句,增强气势与感染力。另内容较虚,可适当引入情境,如具体场景或事件,让情感更有依托。修改版:亲情如春日暖阳,驱散心底的阴霾,给予温暖与慰藉;亲情似暗夜星光,照亮前行的道路,引领方向与希望;亲情若潺潺溪流,滋润干涸的心田,带来宁静与力量。当我们背上行囊,踏上远方的征程,亲情始终如影随形,默默相伴。可它又如此低调,以至于我们常常忽略,真正的亲情就在身边,触手可得。)
在过去,我对于父亲的不满简直写在了脸上。他常常不苟言笑,在气氛正浓的谈笑中常使气氛降入冰点。他常常早出晚归,回家时一身酒气,不吭声地自顾自睡大觉,呼噜声如跑火车般冲破屋顶。我从父亲身上找不到“父爱如山”式的亲情。(段评:此段通过描述父亲的行为,如不苟言笑、早出晚归、一身酒气等,突出“我”对父亲的不满,与后文情感转变形成对比。但描写较平淡,可增加细节,如父亲具体的表情、动作等,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语言表达稍显生硬,可使用更生动的词汇和语句。修改版:过去,我对父亲的不满就像脸上的雀斑,怎么也藏不住。他总是板着脸,仿佛脸上的肌肉都被冻住了,在一家人谈笑风生时,他就像一块冰冷的石头,瞬间让气氛降到了冰点。他常常早出晚归,每次回来身上都散发着刺鼻的酒气,摇摇晃晃地走进卧室,倒头就睡,那呼噜声就像一列火车在耳边呼啸而过,吵得我无法入睡。我在他身上,怎么也找不到“父爱如山”的感觉。)
那天的晚上,天空被披上了暗黑的纱巾,世间万物都在沉睡,只有隐隐约约的几声秋虫鸣叫。我听到了几声卧室敲门声,内心的烦躁油然而生。只见父亲的头从门里探出,哑着嗓子问:“我炒饭炒多了,你来吃点……”我本想拒绝,可回头望去,父亲枯木般的面容带着一丝苦笑,双神 (改:双眼) 失去了高光色彩。我的内心竟有些苦涩,怔怔地说:“好。”(段评:这段环境描写营造氛围,为情节发展做铺垫,父亲的举动和“我”的心理变化刻画较细腻。但存在错别字,“双神”应是“眼神”。语言可更精炼,部分表述较啰嗦,如“内心的烦躁油然而生”可简化。修改版:那晚,天空像被一块巨大的黑布遮住,世间万物都在沉睡,只有秋虫在角落里发出微弱的鸣叫。突然,几声敲门声打破了寂静,我的心猛地一紧。只见父亲的头从门缝里探进来,声音沙哑地说:“我炒饭炒多了,你来吃点……”我本想拒绝,但看到他那枯木般的面容,带着一丝苦涩的笑容,眼神黯淡无光,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不由自主地说:“好。”)
厨房里,吊灯下。父亲略带笨拙地为我盛着炒饭。父亲的炒饭很奇特,卖相并不好,可以说是糟糕,容易让他人避而远之。但味道却格外地好、格外地细腻、格外地浓郁。(段评:此段通过对比炒饭的卖相和味道,体现父亲厨艺的特别,也为下文情感升华做铺垫。但描写较简单,可增加对炒饭的感官描写,如颜色、香气等,增强读者的代入感。修改版:厨房里,吊灯散发着柔和的光。父亲有些笨拙地为我盛着炒饭。那炒饭看起来黑乎乎的,像一团被烧焦的棉花,毫无美感可言。但当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我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送入口中,米饭的软糯、蔬菜的清甜和鸡蛋的鲜香在舌尖上交织,味道格外醇厚,让人回味无穷。)
我抬头,打算说几句寒暄的话,但,我看到了。(段评:此段过渡较突兀,没有明确“看到了”什么,与上下文衔接不紧密。可补充相关内容,使过渡更自然。修改版:我抬头,本想和父亲说几句寒暄的话,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却看到了……)
一个青春期的少年眼中能看到什么呢?动漫?小说?自然风光?不过,这一次,他看到了父亲,那是一座无声的大山。(段评:通过设问引发思考,引出“看到父亲”这一情节,有一定新意。但表述较平淡,可增强情感表达,突出“看到父亲”的震撼。修改版:一个青春期的少年眼中,常常装着动漫的奇幻、小说的精彩、自然风光的秀丽。可这一次,他的目光却被一个身影牢牢吸引——那是父亲,一座沉默而巍峨的大山。)
我看到了,在灯光下,是一位已经老去的少年在慢慢地吃着炒饭。他无光的双瞳在想什么呢?恐怕在想工作时辛劳的汗水,房贷车贷带来的巨大压力,但更多的是,家人的生活与欢笑啊……他在过去也是一个孩子,但由于生活严厉的赶羊上轿 (改:赶鸭子上架) ,他不得不蜕变,不得不去当一个大人,乃至一位父亲。(段评:这段对父亲的心理描写较细腻,展现了父亲的责任与担当,深化了主题。但“生活严厉的赶羊上轿”表述不通顺,可修改。语言可更生动形象,增强感染力。修改版:灯光下,我看到父亲正默默地吃着炒饭,他的眼神有些黯淡,仿佛藏着无数的心事。我不禁猜测,他的脑海中是否正浮现出工作时的艰辛,每一滴汗水都凝聚着生活的压力;是否正为房贷车贷而发愁,那沉重的负担像一座大山压在他的肩上;但更多的,或许是对家人的牵挂,希望我们能过得幸福快乐。曾经,他也是一个怀揣梦想的少年,可生活的磨砺让他不得不收起稚嫩,扛起责任,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父亲。)
灯光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它帮我驱去了内心的迷茫,帮我找到了真正的亲情,原来,它就在我的身边。(段评:结尾点明主题,揭示亲情就在身边,升华情感。但表达较直白,可增加细节描写和情感渲染,使结尾更有感染力。修改版:灯光如同一束温暖的光,驱散了我心中的迷茫,让我清晰地看到了那份一直被我忽略的亲情。原来,它就像这柔和的灯光,默默地陪伴着我,从未离开。我望着父亲的背影,心中满是温暖与感动,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小红同学,你好!你这篇《亲情在身边》的记叙文,围绕“发现身边的亲情”这一核心展开,让老师看到了你对亲情细腻的感悟,整体很不错。
文章立意较为深刻,做到了“以小见大”,从父亲为你炒多的炒饭这一平凡小事中,发掘出了深沉的父爱这一不平凡的意义。细节描写也比较传神,比如“只见父亲的头从门里探出,哑着嗓子问:‘我炒饭炒多了,你来吃点……’”通过动作和语言描写,生动地展现出父亲的形象;“父亲枯木般的面容带着一丝苦笑,双神失去了高光色彩”的神态描写,细腻地表现出父亲的疲惫与沧桑。
不过呢,如果咱们想让它更上一层楼,可以在下面这两个地方再琢磨琢磨。其一,结构方面,文章整体比较平铺直叙,缺乏波澜。你可以运用插叙、倒叙等手法,比如在开头设置一个悬念,像“曾经我以为父亲从未给过我亲情,直到那个改变我看法的夜晚……”,引起读者的兴趣;或者在中间插叙一些关于父亲其他默默关爱你的小事,使文章情节更丰富。其二,语言表达上,部分语句稍显平淡,比如“父亲的炒饭很奇特,卖相并不好,可以说是糟糕,容易让他人避而远之。但味道却格外地好、格外地细腻、格外地浓郁”,这里对炒饭的描写可以再生动些,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像“父亲的炒饭,卖相就像被风雨侵袭后的花朵,黯淡无光,让人看了就想躲开。可当那独特的香味钻进鼻腔,瞬间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揪住了心,迫不及待想尝上一口,那细腻浓郁的味道,如同一场温柔的拥抱,在舌尖上缓缓绽放” 。
💡💡 我们还可以想想:
- 在生活中,除了父亲为你炒饭这件事,还有哪些看似不起眼却饱含亲情的瞬间被你忽略了?
- 假如把父亲换成母亲,同样是通过一件小事来展现亲情,情节和细节该如何调整?
- 怎样运用环境描写,让亲情的氛围在文章中渲染得更浓厚,比如在父亲为你炒饭的那个夜晚,添加一些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