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 星期三 晴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件特别的作业,我回到家中,兴奋地挑了一些饱满的绿豆,接了一些适量的水,把绿豆倒了进去,绿豆很惬意地躺在碗底,好似在享受着温泉,我满怀期待着明天会怎么样? (改:怎么样。) (段评:这段内容紧扣主题,详细描述了开始培育绿豆的情景,语言通顺,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童真童趣。不过‘接了一些适量的水’表述不太准确,可改为‘接了适量的水’;‘我满怀期待着明天会怎么样?’是陈述句,句末用问号不合适,应改为句号。修改版: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件特别的作业,我回到家中,兴奋地挑了一些饱满的绿豆,接了适量的水,把绿豆倒了进去,绿豆很惬意地躺在碗底,好似在享受着温泉,我满怀期待着明天会怎么样。)
10月2日 星期四 多云
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去看我的绿豆,经过一夜的浸泡,它们吸饱了水分,长出一根短短的小芽,好似一个小逗号,肚子变得圆滚滚的,绿色的“外衣”裂开了,雪白的肚皮露了出来,我找来了一个底部漏水的盆子,铺好一层湿巾纸 (改:湿巾) ,然后耐心把绿豆小心翼翼地放了进去,最后再盖上一层湿巾纸。(段评:此段生动描述了绿豆发芽后的样子和后续操作,细节丰富,符合记叙文特征。但‘耐心把绿豆小心翼翼地放了进去’表述啰嗦,可改为‘小心翼翼地把绿豆放了进去’。修改版: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去看我的绿豆,经过一夜的浸泡,它们吸饱了水分,长出一根短短的小芽,好似一个小逗号,肚子变得圆滚滚的,绿色的“外衣”裂开了,雪白的肚皮露了出来,我找来了一个底部漏水的盆子,铺好一层湿巾纸,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绿豆放了进去,最后再盖上一层湿巾纸。)
10月3日 星期五 晴
我早早地起了床,想看看我的绿豆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我满心满喜 (改:满心欢喜) 期待地掀开了纱布,眼前的景象,让我兴奋不已,许多“小逗号”变成了“小蝌蚪”,还有的特别长,渐渐长出了黄色的小叶子,细看茎上还有一些白白的须须,这是它的根,昨天长出来的黄色的小叶子向两边伸展,好像字母“Y”。(段评:该段形象地写出了绿豆的变化,运用比喻,有创新亮点。但‘满心满喜期待地’表述有误,可改为‘满心期待地’;‘昨天长出来的黄色的小叶子向两边伸展’可改为‘昨天长出来的小叶子已变成黄色,向两边伸展’,使表达更简洁。修改版:我早早地起了床,想看看我的绿豆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我满心期待地掀开了纱布,眼前的景象,让我兴奋不已,许多“小逗号”变成了“小蝌蚪”,还有的特别长,渐渐长出了黄色的小叶子,细看茎上还有一些白白的须须,这是它的根,昨天长出来的小叶子已变成黄色,向两边伸展,好像字母“Y”。)
10月4日 星期六 多云
在短短的四天,我看到了绿豆宝宝的神奇的变化,膨胀,脱皮,生根,发芽,长高。这些绿豆宝宝从四五毫米到六七厘米的豆芽了。(段评:内容总结了绿豆的变化过程,围绕主题,但表述较平淡。可增加一些表达惊喜的词语,如‘短短四天里,我惊喜地看到了绿豆宝宝的神奇变化’。修改版:短短四天里,我惊喜地看到了绿豆宝宝的神奇变化,它们膨胀,脱皮,生根,发芽,长高。这些绿豆宝宝从四五毫米长成了六七厘米的豆芽。)
10月5日 星期日 晴
又是惊喜的一天,豆芽们已经长到非茂秘 (改:非常茂密) ,叶子也变成翠绿翠绿的,好似一片森林,它们的茎也变得更加粗壮,看起来非常健康,妈妈夸我培育的好,这也离不开我早晚坚持给它们浇水,有付出一定有回报。(段评:段落结尾表达了付出有回报的感悟,积极向上。但‘长到非茂秘’存在错别字,应是‘长得非常茂密’;‘有付出一定有回报’表述较生硬,可改为‘看来,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呢’。修改版:又是惊喜的一天,豆芽们已经长得非常茂密,叶子也变成翠绿翠绿的,好似一片森林,它们的茎也变得更加粗壮,看起来非常健康,妈妈夸我培育得好,这也离不开我早晚坚持给它们浇水。看来,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呢。)
郭一鸣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绿豆观察日记》,老师首先要为你认真细致的观察点个赞!很多同学可能只是简单记录绿豆的生长变化,而你却把绿豆当作一个个有生命的小宝贝,生动地展现了它们成长的奇妙过程,让老师感受到了你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温度!
老师发现你文章的“建筑结构”搭得特别好。按照时间顺序,一天一天详细记录绿豆的变化,条理非常清晰。比如在描写10月2日绿豆的变化时,“经过一夜的浸泡,它们吸饱了水分,长出一根短短的小芽,好似一个小逗号,肚子变得圆滚滚的,绿色的‘外衣’裂开了,雪白的肚皮露了出来”,通过细腻的描写,让绿豆的形象跃然纸上。而且你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绿豆芽比作小逗号,十分贴切有趣,这就是高级的描写手法,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不过呢,老师也有一些小建议,咱们来探讨探讨。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通过自己培育绿豆,看到了它们的成长变化,也体会到了有付出就有回报。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付出就会有回报呢?是因为在付出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经验,还是培养了耐心和毅力?如果能在结尾处,把“付出就有回报”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像挖了一口深井,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在描写10月3日绿豆变化的时候,“许多‘小逗号’变成了‘小蝌蚪’,还有的特别长,渐渐长出了黄色的小叶子”,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你看到这些变化时,心情是怎样的?房间里的光线是怎样的?你凑近观察时,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写完一天的观察到第二天的观察,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看着绿豆一天天的变化,我满心欢喜,又满心期待着第二天它们又会给我带来怎样的惊喜”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天衣无缝,读起来更流畅。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观察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如何搭建文章的“骨架”,接下来,我们可以在“血肉”的填充上(比如细节描写)和“思想”的深化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在观察绿豆生长的过程中,还有哪些细微的变化让你特别有感触?
- 绿豆生长的过程和我们的学习生活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呢?
- 如何通过描写绿豆生长更好地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