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老师。有人喜欢聪慧的数学老师,有人喜欢爱唱歌的音乐老师,有人喜欢活力十足的体育老师,而我却喜欢聪明智慧的语文老师,她像从漫画里走出来一样,洋气十足。(段评:这是文章的开头,通过对比不同同学喜欢的老师,自然引出“我”喜欢的语文老师,主题明确,能吸引读者兴趣。不过“聪明智慧”语义重复,可改为“聪慧”。修改版: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老师。有人喜欢聪慧的数学老师,有人喜欢爱唱歌的音乐老师,有人喜欢活力十足的体育老师,而我却喜欢聪慧的语文老师,她像从漫画里走出来一样,洋气十足。)
语文老师的外貌很独特。她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里有着不可抗拒的威严,却又在威严下隐藏着对我们绵绵的爱。她笑起来眼睛弯成了月牙,像藏着星星的小钩子;她的脸圆圆的,像个光滑亮丽的大苹果,可爱极了。(段评:此段围绕语文老师外貌独特展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的可爱,人物形象鲜明。但“有着不可抗拒的威严”表述较生硬,可改为“透着一股威严”。修改版:语文老师的外貌很独特。她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里透着一股威严,却又在威严下隐藏着对我们绵绵的爱。她笑起来眼睛弯成了月牙,像藏着星星的小钩子;她的脸圆圆的,像个光滑亮丽的大苹果,可爱极了。)
她的性格有时温柔有时暴躁。说她温柔吧,在考差时,她会第一时间去安慰我们;下课铃响后,她不会拖堂,这就体现了她的温柔。说她暴躁吧,不交作业时,她会生气一天;当不听课,她会让我们站一节课,这就体现了她的暴躁。(段评:该段清晰地写出了老师温柔和暴躁的不同性格特点,逻辑清晰,且通过具体事例进行说明。只是“当不听课”表述不通顺,应改为“当我们不听课”。修改版:她的性格有时温柔有时暴躁。说她温柔吧,在我们考差时,她会第一时间去安慰我们;下课铃响后,她不会拖堂,这就体现了她的温柔。说她暴躁吧,我们不交作业时,她会生气一天;当我们不听课,她会让我们站一节课,这就体现了她的暴躁。)
在课堂上,我们的老师可有趣了。老师会狮吼功,总在我们不听课的时候吼我们,总在我们不交作业的时候吼我们。记得教我们《将相和》这一课时提问“廉颇为什么要给蔺相如负荆请罪?”我们都不举手,她就用狮吼功:“这么简单都不会,你们到底预习没有。”我们吓得安静地思考,然后就不断地有人举手回答了,老师露出满意的笑容。(段评:这段描述了课堂上老师用“狮吼功”引导学生思考的情节,故事完整,细节生动。但多次重复“总在……时候吼我们”,显得啰嗦,可适当精简。修改版:在课堂上,我们的老师可有趣了。老师会狮吼功,总在我们不听课或不交作业的时候吼我们。记得教我们《将相和》这一课时,她提问“廉颇为什么要给蔺相如负荆请罪?”我们都不举手,她就用狮吼功:“这么简单都不会,你们到底预习没有。”我们吓得安静地思考,然后就不断地有人举手回答了,老师露出满意的笑容。)
她的“狮吼功”,是课堂上的独特乐章,更是催我们奋进的号角。她用这样特别的方式,引导我们探索知识、学会思考。这份严厉又充满关怀的教导,让我打心底里尊敬她。(段评:作为结尾,总结了老师“狮吼功”的意义,升华了对老师的尊敬之情,主题积极向上。整体表达流畅,没有明显问题。修改版:她的“狮吼功”,是课堂上的独特乐章,更是催我们奋进的号角。她用这样特别的方式,引导我们探索知识、学会思考。这份严厉又充满关怀的教导,让我打心底里尊敬她。)
吴雨桐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漫画”老师》,老师首先要为你对语文老师细致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点个赞!很多人只是简单描述老师的外貌和行为,而你却抓住了老师独特的气质和教学方式,让老师的形象跃然纸上,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亮点!
老师发现你文章在描写老师外貌和性格特点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让老师的形象特别生动。比如描写老师的眼睛“她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里有着不可抗拒的威严,却又在威严下隐藏着对我们绵绵的爱。她笑起来眼睛弯成了月牙,像藏着星星的小钩子”,通过这样细腻的描写,让老师的形象仿佛就在我们眼前。而且在描述老师性格时,通过列举考差时安慰我们、下课不拖堂体现温柔,不交作业、不听课会生气惩罚体现暴躁,这些具体事例让老师的形象更加立体真实。
不过呢,咱们来探讨一下如何让文章更上一层楼。道理和事例都有了,但可以更深入。你看,你写了老师有温柔和暴躁两种不同的性格表现。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老师会有这样不同的表现呢?是因为对同学们的期望不同,还是出于对不同情况的教育方式的考量?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老师不同性格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深度。
还有,在讲述老师用“狮吼功”督促我们学习这个事件时,过程有点快。我们来当一次导演。你写的“记得教我们《将相和》这一课时提问‘廉颇为什么要给蔺相如负荆请罪?’我们都不举手,她就用狮吼功:‘这么简单都不会,你们到底预习没有。’”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教室里的气氛是怎样的?同学们的表情有哪些不同?老师除了吼声还有什么动作和神态?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另外,从描述老师外貌到性格再到课堂上的“狮吼功”,段落之间的过渡可以再自然一些。比如在从外貌描写转到性格描写时,可以加一句像“老师不仅外貌独特,性格也是十分鲜明”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观察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如何通过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接下来,我们可以在“思想”的深化和“细节”的丰富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老师的“狮吼功”除了督促学习,还在哪些方面对同学们产生了深远影响?
- 在与老师相处的众多事例中,有没有哪件事让你对老师的教育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
- 如何通过更多细节描写,更好地展现老师对同学们深深的关爱?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