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刻,我读懂了勇敢(段评:此段作为标题点明了主题,简洁直接,能让读者快速了解文章核心。不过,作为小学记叙文,可增加一些童真表达,让标题更有吸引力。建议在“那一刻,我读懂了勇敢”后面加上一个可爱的语气词,如“哇”。修改版:## 那一刻,我读懂了勇敢哇)
校园艺术节的报名表静静躺在课桌上,周围的同学争相报名歌舞表演,我却悄悄把写着'朗诵'的那一栏折了起来。我天生胆小,连在课堂上回答问题都会脸红,更别说站在全校师生面前了。(段评:段落围绕“我”胆小不敢报名朗诵展开,内容真实具体,贴近生活。但在细节描写上可以更丰富,比如可以描写一下“我”悄悄折报名表时的心理活动。修改版:校园艺术节的报名表静静躺在课桌上,周围的同学争相报名歌舞表演,我看着写着'朗诵'的那一栏,心里十分纠结。我天生胆小,连在课堂上回答问题都会脸红,更别说站在全校师生面前了。我悄悄把那栏折了起来,心里还在想:'我可不敢去,万一出丑了怎么办。')
正当我准备溜走时,刚转学来的李小雨却举起了手:'老师,我想报名朗诵。'全班顿时安静下来——谁都知道,李小雨的左脸颊有一块红色的胎记。平时她总是低着头走路,用长发遮住半边脸。可此刻,她站得笔直,手指紧紧攥着衣角,指节泛白。当老师请她试读一段时,她深吸一口气,慢慢把遮住脸颊的头发别到耳后。那块鲜红的印记完全露了出来,像一片小小的枫叶。她的声音起初微微发颤,但越来越响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当她读到'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时,眼睛里闪着光,那块胎记仿佛不是瑕疵,而是被天使亲吻过的印记。(段评:该段详细描写了李小雨报名朗诵的过程,人物形象鲜明,细节描写生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胎记比作枫叶,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不过在描写李小雨试读时,可以多一些对周围同学反应的描写,来衬托李小雨的勇敢。修改版:正当我准备溜走时,刚转学来的李小雨却举起了手:'老师,我想报名朗诵。'全班顿时安静下来——谁都知道,李小雨的左脸颊有一块红色的胎记。平时她总是低着头走路,用长发遮住半边脸。可此刻,她站得笔直,手指紧紧攥着衣角,指节泛白。当老师请她试读一段时,她深吸一口气,慢慢把遮住脸颊的头发别到耳后。那块鲜红的印记完全露了出来,像一片小小的枫叶。她的声音起初微微发颤,但越来越响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当她读到'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时,眼睛里闪着光,那块胎记仿佛不是瑕疵,而是被天使亲吻过的印记。这时,我看到周围的同学都瞪大了眼睛,有的还露出了敬佩的神情。)
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李小雨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好奇的目光,这对她来说,需要比站上舞台更大的勇气。而我,只是因为害怕被注视就想放弃。她用别起头发的动作告诉我:真正的敌人从来不在外面,而在我们心里那个叫'恐惧'的角落。(段评:此段点明了“我”对勇敢的理解,逻辑清晰,思想积极向上。但在语言表达上可以更生动一些,比如“真正的敌人从来不在外面,而在我们心里那个叫'恐惧'的角落”这句话可以换一种更童趣的说法。修改版: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李小雨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好奇的目光,这对她来说,需要比站上舞台更大的勇气。而我,只是因为害怕被注视就想放弃。她用别起头发的动作告诉我:真正的大坏蛋不在外面,就在我们心里那个叫'害怕虫'的小角落。)
第二天,我重新摊开报名表,在'朗诵'后面工工整整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接下来的每个傍晚,我都在空教室里练习,想象着自己站在聚光灯下。当声音发抖时,我就想起李小雨别起头发的那一刻,然后继续大声地读下去。(段评:段落叙述了“我”受到李小雨的鼓舞后报名并练习朗诵的过程,情节完整。可以增加一些练习时遇到的小困难,使内容更丰富。修改版:第二天,我重新摊开报名表,在'朗诵'后面工工整整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接下来的每个傍晚,我都在空教室里练习,想象着自己站在聚光灯下。一开始,我总是读错字,声音也总是发抖。但当声音发抖时,我就想起李小雨别起头发的那一刻,然后继续大声地读下去。)
艺术节那天,当我站在舞台上,看着台下无数双眼睛,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我看见了前排的李小雨,她对我微笑着,那块胎记在舞台灯光下格外温暖。原来,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即使害怕,也要把头发别到耳后,昂起头,让整个世界看见最真实的自己。(段评:结尾总结了勇敢的含义,升华了主题,语言简洁有力。不过可以再增加一些对自己内心感受的描写,让情感表达更真挚。修改版:艺术节那天,当我站在舞台上,看着台下无数双眼睛,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我看见了前排的李小雨,她对我微笑着,那块胎记在舞台灯光下格外温暖。我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原来,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即使害怕,也要把头发别到耳后,昂起头,让整个世界看见最真实的自己。我大声地朗诵着,仿佛所有的恐惧都消失了。)
徐立行同学,你好!读完你的《那一刻,我读懂了勇敢》,老师首先要为你的深刻思考点个赞!很多人写勇敢可能只是描述一些表面的勇敢行为,而你却从李小雨报名朗诵这件事,感悟到“真正的敌人从来不在外面,而在我们心里那个叫‘恐惧’的角落”这个道理,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老师发现你文章的描写手法运用得特别好。你对李小雨的描写十分生动,比如“她站得笔直,手指紧紧攥着衣角,指节泛白”“她深吸一口气,慢慢把遮住脸颊的头发别到耳后”,通过这些动作描写,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李小雨内心的紧张,同时也凸显出她的勇敢。还有“那块鲜红的印记完全露了出来,像一片小小的枫叶”,这个比喻句把胎记比作枫叶,不仅形象地写出了胎记的样子,还为文章增添了一份美感。
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让文章更上一层楼。在立意方面,你已经感悟到了勇敢的真谛,但还可以再深入挖掘。比如思考一下,战胜内心恐惧的勇敢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更深远的影响呢?在丰富细节与层次上,当你描写自己练习朗诵的过程时,可以把镜头推近,当时教室里的光线是怎样的?周围有没有什么声音?你每次感到紧张时具体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用“五感法”把这个过程详细地展现出来,文章会更有感染力。另外,在从李小雨朗诵过渡到自己决定报名朗诵这部分,可以加一句过渡语,比如“看着李小雨勇敢的样子,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一个念头在我心中悄然升起”,这样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加自然流畅。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深刻感悟,也掌握了一定的描写手法。接下来,我们可以在深化立意、丰富细节和强化过渡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勇敢在面对不同困难时,表现形式会有哪些不同?
- 除了战胜内心恐惧,勇敢还有哪些更广泛的内涵?
- 如何通过更多不同的事例来展现勇敢的多种面貌?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