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月当空,金桂飘香,又到了中秋佳节,过中秋除了赏月,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做月饼,小区物业组织了一次包月饼活动,在皎洁的月光下,大家支起锅放入红糖和坚果,糖咕噜噜冒着泡。(段评:段落开篇点明时间是中秋佳节,引出包月饼活动,紧扣主题,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不过在逻辑上,从提到做月饼活动直接跳到支起锅煮红糖坚果,过渡稍显突兀。可以在中间加上一些准备工作的描述,让衔接更自然。修改版:圆月当空,金桂飘香,又到了中秋佳节。过中秋除了赏月,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做月饼。小区物业组织了一次包月饼活动,大家先准备好了制作月饼所需的各种工具和材料,接着在皎洁的月光下,支起锅放入红糖和坚果,糖咕噜噜冒着泡。)
所有业主纷纷寻着甜香下楼,一起参与其中,浓稠的糖浆被倒出,冷却后结成一整团黏土质地的馅料,我们每人揪下一点,再塞入一些老式的彩丝进去,馅料就做好了。(段评:此段描述了业主参与活动和制作馅料的过程,内容丰富,符合记叙文的情节发展。但“所有业主纷纷”表述稍显啰嗦,可改为“业主们纷纷”。另外,在语言丰富度上可进一步提升,比如描述糖浆冷却的过程可以更细致。修改版:业主们纷纷寻着甜香下楼,一起参与其中。浓稠的糖浆被缓缓倒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冷却,结成一整团黏土质地的馅料。我们每人揪下一点,再塞入一些老式的彩丝进去,馅料就做好了。)
我掰了点饼皮和馅,学着旁边一个奶奶的样子把馅一点一点塞进去,再压上花,一个月饼就诞生了,我扭头看看别人,才发现大家的包法千奇百怪,小妹妹为了多吃点馅就揪了一块拳头大小的馅,小脸憋得通红,手里那少得可怜的饼皮被撑得出现细裂纹,小妹妹也不管不顾,只顾着塞馅,最后皮还是“罢工”了——裂成了两半,小妹妹毫不知情,还皱着眉、撅着嘴摁来摁去,当她手中最后一点馅被塞完时,那皮早淹没在了馅料海洋中,小妹妹望着一桌松散的馅料,眼圈一红,哭诉到 (改:哭诉道) :“我的超超多馅月饼怎么坏了!呜呜呜——”一位阿姨拍拍她的肩膀:“阿姨来教你,好不好?”妹妹点点头重新开始了创作。(段评:该段落生动地描写了小妹妹包月饼的有趣情景,人物形象鲜明,充满童真童趣,是文章的亮点。不过“哭诉到”存在错别字,应改为“哭诉道”。并且在描写小妹妹的动作和神态时,可以多运用一些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表达更生动。修改版:我掰了点饼皮和馅,学着旁边一个奶奶的样子把馅一点一点塞进去,再压上花,一个月饼就诞生了。我扭头看看别人,才发现大家的包法千奇百怪。小妹妹为了多吃点馅,揪了一块拳头大小的馅,小脸憋得通红,手里那少得可怜的饼皮像一个被撑到极限的气球,出现了细裂纹。小妹妹也不管不顾,只顾着塞馅,最后皮还是“罢工”了——裂成了两半。小妹妹毫不知情,还皱着眉、撅着嘴摁来摁去。当她手中最后一点馅被塞完时,那皮早淹没在了馅料海洋中。小妹妹望着一桌松散的馅料,眼圈一红,哭诉道:“我的超超多馅月饼怎么坏了!呜呜呜——”一位阿姨拍拍她的肩膀:“阿姨来教你,好不好?”妹妹点点头重新开始了创作。)
我的目光突然被一个爷爷吸引住了,这爷爷看上去五六十岁了,背却挺得直直的,手也十分灵活,只见他左手握着饼皮,右手捏着皮边,快速地转着饼皮,几圈下来,原本圆圆的皮被捏得平平整整、匀匀称称,爷爷又左右手配合着把彩丝融进馅料中,接着他左手托皮,右手塞馅,右手食指往里按馅的同时,左手也随着节奏慢慢收拢,在饼皮合拢的那一刻,右手手心一抹、一按,一个白里透棕,棕中冒油的月饼就好了,爷爷又在印花上涂上油,这么一按,一大排整齐清晰的印花字就出现在了月饼上,他又抄起一把小刀,在饼皮上划下一小个口子,展现出了里面诱人的馅料。就这样一捏、一转、一塞、一收,一个个月饼被摆在了桌上,几分钟,爷爷的台面已经摆满了圆润的月饼,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配合有序,就像练过几十年一样丝滑。(段评:段落详细地描写了爷爷包月饼的过程,动作描写细腻,展现了爷爷熟练的技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但在语言文采性上可以进一步加强,比如可以用一些成语来形容爷爷的动作,让表达更精炼。修改版:我的目光突然被一个爷爷吸引住了。这爷爷看上去五六十岁了,背却挺得直直的,手也十分灵活。只见他左手握着饼皮,右手捏着皮边,快速地转着饼皮,几圈下来,原本圆圆的皮被捏得平平整整、匀匀称称,真可谓是“熟能生巧”。爷爷又左右手配合着把彩丝融进馅料中,接着他左手托皮,右手塞馅,右手食指往里按馅的同时,左手也随着节奏慢慢收拢。在饼皮合拢的那一刻,右手手心一抹、一按,一个白里透棕,棕中冒油的月饼就好了。爷爷又在印花上涂上油,这么一按,一大排整齐清晰的印花字就出现在了月饼上。他又抄起一把小刀,在饼皮上划下一小个口子,展现出了里面诱人的馅料。就这样一捏、一转、一塞、一收,一个个月饼被摆在了桌上,几分钟,爷爷的台面已经摆满了圆润的月饼,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配合有序,就像练过几十年一样丝滑。)
我看得出神,手中不禁也模仿了几下,最后做出的月饼外形不如爷爷那样饱满,但一口下去,口感丰富,甜而不腻,干而不噎,引人回味,再看看大家,手里都捧着自己的“订制版”月饼,吃得入神。(段评:此段写“我”模仿爷爷做月饼以及大家吃月饼的情景,体现了活动的欢乐氛围。但在细节描写上可以更深入,比如描述月饼的口感时,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让读者更有代入感。修改版:我看得出神,手中不禁也模仿了几下。最后做出的月饼外形不如爷爷那样饱满,但一口下去,那丰富的口感瞬间在舌尖上绽放开来,甜而不腻,干而不噎,让人回味无穷。再看看大家,手里都捧着自己的“订制版”月饼,吃得入神,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圆月升高,风拂过枝条惊动飞停在梢上的鸟,此时小区里寂静无声,但大家的快乐在此时化为月饼浓浓的甜香散在夜空中。(段评:段落结尾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将大家的快乐化为月饼的甜香散在夜空中,升华了主题。不过在语言表达上可以更富有诗意,比如对环境的描写可以更生动。修改版:圆月升高,轻柔的风拂过枝条,惊动了停在梢上的鸟儿。此时小区里寂静无声,但大家的快乐在此时化为月饼浓浓的甜香,如轻烟般散在静谧的夜空中。)
陈昕果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中秋月饼香》,老师首先要为你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敏锐捕捉点个赞!很多人写中秋只是简单描述节日景象,而你通过小区物业组织的包月饼活动,展现出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和邻里间的温馨情谊,让这个传统节日有了不一样的温度。
老师发现你文章在描写方面十分出色。你对小妹妹包月饼时的神态和动作描写特别生动,“小脸憋得通红,手里那少得可怜的饼皮被撑得出现细裂纹,小妹妹也不管不顾,只顾着塞馅”,通过这些细致的描写,一个天真可爱又执着的小女孩形象跃然纸上。还有对爷爷包月饼过程的描写,“左手握着饼皮,右手捏着皮边,快速地转着饼皮……右手手心一抹、一按”,一连串流畅的动作描写,让我们仿佛亲眼看到爷爷熟练的手艺,感受到传统技艺的魅力。
不过,为了让文章更上一层楼,我们还可以探讨一些优化的方向。从立意上来说,除了展现邻里间的欢乐,我们能不能再深入挖掘一下中秋这个传统节日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呢?比如它所承载的团圆、传承等文化内涵,在结尾处简单升华一下主题,会让文章更有思想深度。在结构方面,文章整体比较流畅,但在从描写大家包月饼到结尾的过渡上,可以再自然一些。例如在大家都做出月饼后,加一句“看着手中各具特色的月饼,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个中秋因为这次包月饼活动变得格外难忘,而这份温暖也将永远留在我们心间”,这样能更好地衔接下文对节日氛围的描述。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扎实的写作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接下来,我们可以在深化主题和优化结构方面继续努力。比如你可以想想:
- 中秋的传统习俗除了包月饼,还有哪些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
- 在这次包月饼活动中,有没有某个瞬间让你对“团圆”有了新的理解?
- 如何通过对中秋夜晚景色的描写,更好地烘托出大家内心的喜悦和温馨氛围? 老师相信,以你的努力和才华,一定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期待你下次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