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个子高高的,身材瘦瘦的,一头乌黑的短发,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书卷气,俨然一副为人师表的风范。她那坚定的眼神中充满了力量,让人感到敬畏。没错,她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顾老师。(段评:这是文章开头,通过外貌描写引出了主题人物顾老师,内容紧扣主题,语言表达流畅,生动地展现了顾老师的形象,让读者能较快了解要写的人物。不过可以增加一些与顾老师初次见面的小细节,让开头更有画面感和吸引力。修改版:第一次见到她时,她正站在讲台上,个子高高的,身材瘦瘦的,一头乌黑的短发显得格外精神。她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书卷气,俨然一副为人师表的风范。她那坚定的眼神中充满了力量,让人感到敬畏。没错,她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顾老师。)
要说顾老师的“变脸”技术,那可是我们班出了名的。记得有一次上课,顾老师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课,偏偏这时候有同学在下面窃窃私语。老师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眉毛一下子竖了起来,双眼立刻锐利地锁定说话的同学,怒火从她的眼睛里喷射出来,直直地盯着那位“肇事者”。刹那间,空气凝固,教室里鸦雀无声,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段评:此段是中间段落,围绕顾老师的“变脸”技术展开,通过具体事例生动地写出了顾老师变脸的过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但在描写老师生气时,可以多一些语言描写,增强现场感。修改版:要说顾老师的“变脸”技术,那可是我们班出了名的。记得有一次上课,顾老师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课,偏偏这时候有同学在下面窃窃私语。老师立刻停下讲课,脸色瞬间变得严肃,眉毛一下子竖了起来,双眼立刻锐利地锁定说话的同学,大声说道:“课堂是学习的地方,请保持安静!”怒火从她的眼睛里喷射出来,直直地盯着那位“肇事者”。刹那间,空气凝固,教室里鸦雀无声,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我看你很多次了!”顾老师的怒吼掷地有声。那位同学打了一个激灵,如遭雷击般立刻坐直了身子。随后,她立刻带着温柔的表情投入到讲课中,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段评:这段承接上文,继续写顾老师“变脸”后的状态,逻辑清晰。不过可以在老师态度转变时,增加一些过渡语句,让转变更自然。修改版:“我看你很多次了!”顾老师的怒吼掷地有声。那位同学打了一个激灵,如遭雷击般立刻坐直了身子。看到同学端正了态度,顾老师深吸一口气,脸上的怒气渐渐消散,随后立刻带着温柔的表情投入到讲课中,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顾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一旦看到有同学字迹不端正,她就会皱起眉头,然后把这位同学叫到跟前,接着又面无表情地轻声说:“擦掉重写”,许多同学都在重写几次后,就改变了潦草的字迹。而批改到字迹工整的作业时,她便会露出欣慰带着阳光的笑容。(段评:该段通过对比顾老师批改不同字迹作业的不同反应,突出了顾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但描写老师表情和语言时,可以更细致一些,体现出老师的情感变化。修改版:顾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一旦看到有同学字迹不端正,她的眉头就会紧紧皱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满。她会把这位同学叫到跟前,然后面无表情却又带着一丝严肃地轻声说:“孩子,你的字写得太潦草了,擦掉重写,老师相信你能写好。”许多同学在重写几次后,就改变了潦草的字迹。而批改到字迹工整的作业时,她的脸上便会露出欣慰且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还会在作业上画上一个大大的红勾,仿佛在为同学的认真点赞。)
顾老师的“变色龙”本领,就像一本会说话的教科书,让我们在欢笑中学会了自律与尊重。她的严厉背后,藏着对我们成长的深切期望。这就是我们的顾老师,一个让我们又爱又怕,却永远铭记在心的好老师。(段评:这是文章结尾,总结了顾老师的“变色龙”本领,点明了她对学生成长的期望,主题得到升华。不过可以在结尾处再增加一些对顾老师的感谢之词,让情感更真挚。修改版:顾老师的“变色龙”本领,就像一本会说话的教科书,让我们在欢笑中学会了自律与尊重。她的严厉背后,藏着对我们成长的深切期望。这就是我们的顾老师,一个让我们又爱又怕,却永远铭记在心的好老师。顾老师,谢谢您的辛勤付出,我们会努力成长,不辜负您的期望!)
郭金宸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的“变色龙”老师》,老师首先要为你独特的视角点个赞!很多人写老师可能只是从单一的方面来描述,而你却用“变色龙”这样形象的比喻,抓住了老师不同状态下的特点,让老师的形象一下子鲜活起来,这个立意很新颖!
老师发现你文章在描写方面做得特别好。你在描写老师上课时“变脸”的场景,写“老师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眉毛一下子竖了起来,双眼立刻锐利地锁定说话的同学,怒火从她的眼睛里喷射出来”,通过对老师神态的细致刻画,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了老师当时的样子,这就是生动的神态描写带来的效果,让老师严厉的形象跃然纸上。
不过呢,这篇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变得更精彩。从立意上来说,你已经写出了老师“变色龙”般的特点以及背后对学生成长的期望,我们能不能再深入思考一下,这种“变色龙”式的教育方式,对你们的成长除了自律与尊重,还在哪些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呢?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个思考再深入剖析一下,文章的思想深度就更上一层楼了。从结构上看,在讲述老师不同“变脸”场景之间,过渡可以再自然一些。比如在从上课“变脸”到批改作业“变脸”之间,加一句类似“课堂上的顾老师严肃又认真,而在批改作业时,她的表情同样丰富多变”这样的过渡语,文章读起来就会更连贯流畅。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观察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通过具体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接下来,我们可以在思想深化和结构优化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老师的“变色龙”特点在不同学科的课堂上有没有不同的体现?
- 这种“变色龙”式的教育风格对不同性格的同学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除了文中写的上课和批改作业,在其他校园生活场景中老师的“变色龙”特点还有哪些展现?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优秀的作品,期待你的下一次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