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写的正是寒梅,它是我儿时的心爱之物。(段评:段落开篇引用古诗引出寒梅,自然地点出寒梅是儿时心爱之物,能吸引读者兴趣,符合记叙文开头要求。不过可增加一些对古诗的简单感受,让情感更充沛。修改版:“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每当读到这句诗,我就仿佛看到寒梅傲立在风雪中的身姿,它是我儿时的心爱之物。)
家乡靠北,冬季常常下雪,在家乡后园有一棵梅树,在冬季开放。梅花是深红的,中间有娇嫩的花蕊,花瓣是深红中渗着鲜红的,花瓣十分的滑嫩,梅花可真是冬天的笛子,她吹响了冬季的开始。(段评:此段对梅花的颜色、花蕊、花瓣进行了细致描写,生动形象,但“梅花可真是冬天的笛子,她吹响了冬季的开始”这个比喻不太恰当,可换个合适的比喻突出梅花特点。且描述较散,可梳理一下条理。修改版:家乡靠北,冬季常常下雪。在家乡后园有一棵梅树,每到冬季就会开放。那梅花是深红的,中间有娇嫩的花蕊,深红中渗着鲜红的花瓣十分滑嫩,摸上去就像丝绸一样。远远看去,那满树的梅花就像一片燃烧的火焰,点亮了寒冷的冬天。)
这棵梅树是我奶奶送我的生日礼物,奶奶看我如此喜欢梅花,奶奶买了些梅花种子,自己在家种起来,奶奶每天浇水,施肥。过了两年梅树长的大大的了 (改:得) ,之后奶奶去世后,我也每天像奶奶一样浇水、施肥。(段评:段落讲述了梅树的来历以及奶奶去世后“我”继续照顾它,情节感人,主题明确。不过表述较平淡,可增加一些对奶奶的细节描写,让情感更真挚。修改版:这棵梅树是我奶奶送我的生日礼物。奶奶看我如此喜欢梅花,就买了些梅花种子,自己在家精心种起来。每天,奶奶都会细心地浇水、施肥,看着种子发芽、长大。她一边劳作,一边笑着说:“等梅树开花了,咱家就更漂亮啦。”过了两年,梅树长得大大的了。可之后奶奶去世了,我依然每天像奶奶一样浇水、施肥,仿佛这样就能留住奶奶的爱。)
每到冬季,我总喜欢拿着一个小竹篮,一边采一边放。我的右手采着深红的梅花,左手挎着竹篮。我喜欢将梅花做成标本,在标本里的梅花还散发出淡淡的花香。(段评:详细描写了冬季采梅花和做标本的情景,富有童真童趣。但句子较简单,可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让表达更生动。修改版:每到冬季,我总喜欢拿着一个小竹篮,穿梭在梅树间,一边采一边放。我的右手轻轻摘下深红的梅花,就像从天上摘下了一颗颗星星,左手挎着竹篮,不一会儿就装满了。我喜欢将梅花做成标本,那标本里的梅花还散发出淡淡的花香,仿佛把整个冬天的温暖都留住了。)
到了高中我们一家搬出了家乡,来到了杭州,在杭州的一处公园里有一大片的梅花树,我每次到那里,都不禁想在 (改:想起) 儿时的“采花乐”还有那对奶奶那浓浓的思念之情。(段评:结尾表达了对儿时“采花乐”和奶奶的思念,主题得到升华。但“想在”表述有误,且情感表达可更细腻。修改版:到了高中我们一家搬出了家乡,来到了杭州。在杭州的一处公园里有一大片的梅花树,我每次到那里,都会沉浸在儿时的“采花乐”中,那对奶奶浓浓的思念之情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李庆洋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家乡的寒梅》,老师要为你文中浓浓的情感点个赞!你不仅描绘了寒梅的美丽,更融入了对奶奶的深切思念,让这篇文章有了温暖而动人的力量。
老师发现你在描写梅花时特别用心,比如“梅花是深红的,中间有娇嫩的花蕊,花瓣是深红中渗着鲜红的,花瓣十分的滑嫩”,通过对梅花颜色和质地的细致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那娇艳欲滴的梅花。而且你把梅花比作“冬天的笛子,她吹响了冬季的开始”,这个比喻很有创意,让梅花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这就是修辞手法的魅力,你运用得很不错!
如果想让文章更上一层楼,我们可以再做一些优化。从立意上来说,你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寒梅精神的感悟,比如寒梅在寒冷的冬天独自开放,它这种坚韧不屈的品质和你对奶奶的思念以及对过去生活的怀念有什么更深层次的联系呢?可以在文章中再深入挖掘一下,让思想更有深度。在结构上,段落之间的过渡可以更自然一些,比如从写奶奶种梅树到你采梅花这部分,可以加一个过渡句,像“在奶奶的悉心照料下,梅树茁壮成长,每到冬季,我便有了新的乐趣”,这样读起来会更流畅。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丰富的情感和一定的写作能力。接下来,我们可以在立意的深化和结构的优化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寒梅的品质除了坚韧,还能带给我们哪些生活的启示?
- 如何通过寒梅更好地表达对奶奶的思念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 有没有其他的细节可以加入,让文章的情感更加饱满?
老师相信,以你的努力和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优秀的作品,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