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南京游玩。这座城市像一本厚厚的故事书,每一页都藏着惊喜。(段评:你这段文字的语言很生动,把南京比作一本厚厚的故事书,让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魅力,很能吸引读者的兴趣。不过呢,这是一篇读后感,但这段内容主要写去南京游玩,和读某本书的感受没啥关系,没有紧扣主题哦。你可以在开头简单说一下读了哪本书,引出去南京游玩的事儿。 修改版: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关于南京的书,书中的描述让我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向往。爸爸妈妈知道后,就带我去南京游玩。这座城市像一本厚厚的故事书,每一页都藏着惊喜。)
我们先去了中山陵。沿着长长的台阶往上走,两旁的松树像卫兵一样站得笔直。走到顶端,我回头一看,哇!好多台阶像一条长龙趴在山坡上。爸爸说这里像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站在平台往下看,南京的景色尽收眼底,风吹过来凉凉的,特别舒服。(段评:你对中山陵的描写很细致,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松树比作卫兵,台阶比作长龙,让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这点很棒!但还是和读后感主题不相关,而且在描写爸爸说这里像伟大的革命家时,没说清楚为什么有这样的联想,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你可以结合书中对中山陵的描述,说说自己游玩时的感受。 修改版:读了书中对中山陵的描写后,我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我们先去了中山陵。沿着长长的台阶往上走,两旁的松树像卫兵一样站得笔直。走到顶端,我回头一看,哇!好多台阶像一条长龙趴在山坡上。读了关于孙中山先生的事迹后,我觉得这里仿佛就是伟大革命家精神的象征。站在平台往下看,南京的景色尽收眼底,风吹过来凉凉的,特别舒服。)
下午,我们来到夫子庙。这里的建筑红红的,飞檐翘角,像动画里的城堡。秦淮河上漂着好多画舫,船身画着龙和凤凰,漂亮极了。妈妈买了一串冰糖葫芦给我,红红的山楂裹着亮晶晶的糖衣,咬一口又酸又甜。(段评:这段对夫子庙的描写很精彩,把建筑比作动画里的城堡,画舫上的龙和凤凰也写得很生动,还有冰糖葫芦的描写,让人看了都流口水啦!但同样和读后感主题不搭边。你可以说说书中对夫子庙的介绍,以及你看到真实景象时的对比感受。 修改版:书中描写的夫子庙让我十分憧憬。下午,我们来到夫子庙。这里的建筑红红的,飞檐翘角,和书中描写的一样,像动画里的城堡。秦淮河上漂着好多画舫,船身画着龙和凤凰,漂亮极了。这和书中描绘的热闹景象一模一样。妈妈买了一串冰糖葫芦给我,红红的山楂裹着亮晶晶的糖衣,咬一口又酸又甜。)
最让我难忘的是南京博物馆 (改:南京博物院) 。里面有好多“老古董”:有带着花纹的陶罐,据说是几千年的人用的。我最喜欢的是一个会转的象牙球,一层套着一层,工匠叔叔一定花了好多心思才做出来的。(段评:你对南京博物馆里的“老古董”介绍得很详细,尤其是象牙球的描写,能让我们感受到工匠的匠心。不过还是偏离了读后感主题。你可以讲讲书中对这些文物的记载,以及自己看到实物时的震撼。 修改版:读了书中对南京博物馆的介绍,我怀着期待走进了这里。里面有好多“老古董”:有带着花纹的陶罐,据说是几千年前的人用的,和书中写的一样有历史感。我最喜欢的是一个会转的象牙球,一层套着一层,工匠叔叔一定花了好多心思才做出来的,这比书中描述的还要精致。)
傍晚,我们坐在秦淮河畔吃小吃。鸭血粉丝汤的香味飘过来,粉丝滑溜溜的,鸭血嫩嫩的,我一口气喝了两大碗,旁边的戏台上演着昆曲,演员们穿着华丽的戏服,唱着好听的曲子,特别有趣 。(段评:秦淮河畔吃小吃和看昆曲的描写很有生活气息,把鸭血粉丝汤的美味和昆曲的有趣都展现出来了。但没有围绕读后感来写。你可以说一下书中对秦淮河畔生活场景的描写,以及你亲身体验的感受。 修改版:书中描写的秦淮河畔充满了烟火气,傍晚,我们坐在秦淮河畔吃小吃。鸭血粉丝汤的香味飘过来,粉丝滑溜溜的,鸭血嫩嫩的,我一口气喝了两大碗,这和书中写的美食一样让人回味无穷。旁边的戏台上演着昆曲,演员们穿着华丽的戏服,唱着好听的曲子,特别有趣,仿佛把书中的画面带到了现实中。)
南京科技馆,就是这座城市科技创新的象征。馆内分为宇宙探秘、地球万象、智慧主人、创造天地等多个展区,每一个展区都充满了科技的魅力和未来的希望。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亲手操作各种科学实验,感受科学的乐趣;在这里,科研人员可以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交流思想,推动科技的进步。(段评:你对南京科技馆的介绍条理很清晰,让我们知道了科技馆的展区和作用。但和读后感主题联系不紧密。你可以结合书中对科技的畅想,说说科技馆带给你的感受。 修改版:书中对未来科技的畅想让我对南京科技馆充满好奇。南京科技馆就是这座城市科技创新的象征。馆内分为宇宙探秘、地球万象、智慧主人、创造天地等多个展区,每一个展区都充满了科技的魅力和未来的希望。当我走进这里,感觉书中的科技幻想就在眼前。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亲手操作各种科学实验,感受科学的乐趣;在这里,科研人员可以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交流思想,推动科技的进步。)
南京之行像一次奇妙的探险。这里既有庄严的历史,又有热闹的烟火气。(段评:这段总结得挺不错,把南京之行比作奇妙的探险,还说出了这座城市有历史和烟火气的特点。但没体现出读后感的内容。你可以在结尾说说这本书让你对南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修改版:南京之行像一次奇妙的探险。读了那本关于南京的书后,我在这里既有了对庄严历史的深刻感受,又体验到了热闹的烟火气。这本书就像我的导游,让我对南京这座城市有了不一样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