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像朋友一样的班主任,她就是王老师。王老师教授的科目是语文,因此她总会借上课这个机会给我们讲风趣的小故事,逗得我们哄堂大笑,但笑过后,这些小故事也非常耐人寻味。这是幽默的她。(段评:该段落作为开头,自然地引出了主题“像朋友一样的班主任王老师”。内容与主旨契合度高,能体现王老师幽默的特点。结构上开启全文介绍王老师的内容,较为合理。不过细节方面,可具体说说小故事的内容或带给大家的启发。语言表达较流畅,但生动性稍欠。修改版:我有一位像朋友一样的班主任,她就是王老师。王老师教语文,上课时,她总会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一些风趣的小故事。有一次,她讲了一个关于古代文人对对子的故事,故事里的文人机智巧妙的应答逗得我们哄堂大笑。笑过之后,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小故事真是耐人寻味。这就是幽默的她。)
她带着一副圆框眼镜,在审视犯错的同学时,那鹰一般锐利的眼神似乎可以看透任何人的心理,而在看着被表扬的同学时,那眼神就像一阵暖风,照得人心里暖洋洋的。这是严厉又和蔼的她。(段评:此段围绕王老师严厉又和蔼的特点展开,与主旨相符。结构上承接上文继续介绍王老师的其他特点。细节上,对王老师眼神的描写较生动,但可进一步丰富。语言表达流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了生动性。不过写作手法上可增加对比,让特点更突出。修改版:她戴着一副圆框眼镜,当审视犯错的同学时,那鹰一般锐利的眼神仿佛能穿透层层迷雾,看透任何人的心思,让犯错的同学不禁低下了头;而在看着被表扬的同学时,那眼神就像一阵温暖的春风,轻柔地拂过,照得人心里暖洋洋的。这是严厉又和蔼的她。)
她很关心同学,记得一次,一位同学不知在哪儿擦破了皮,很疼。她立刻走过来,仔细检查这位同学的伤口,用纸巾揩去血滴,轻轻擦去灰尘,带他来到医务室,问他怎么样,直到校医帮他处理好伤口后才松了口气。这是关心同学又细心的她。(段评:该段体现了王老师关心同学又细心的特点,紧扣主旨。结构合理,继续深入介绍王老师。细节上,对王老师处理同学伤口的过程描写较具体,但可增加一些王老师的语言或同学的反应。情感表达真挚。语言较流畅。修改版:她很关心同学,记得有一次,一位同学不知在哪儿擦破了皮,疼得直咧嘴。她立刻快步走过来,一脸焦急地说:“孩子,别急,让老师看看。”然后仔细检查这位同学的伤口,用纸巾轻轻揩去血滴,小心翼翼地擦去灰尘,一边做着这些,一边安慰同学:“别怕,不疼了啊。”接着带他来到医务室,关切地问他:“还疼不疼呀?”直到校医帮他处理好伤口,她才长舒了一口气。这是关心同学又细心的她。)
她喜欢给同学们来一个摸摸头,经常把手放在同学头顶上,一般是在暗示这位同学好好听讲,这招还真好使,被摸的同学会认真听课,不再做小动作了。当然,她在我们班震慑力比其他老师都高,是5星!每次当她进入班级,我们都乖乖的,连男生“鸦雀 (改:调皮鬼) ”们都一点声也不出,安静的出奇,就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清楚地听见。(段评:该段介绍王老师喜欢摸同学头以及在班级的震慑力,与主旨相关。结构上延续对王老师特点的介绍。细节上,对王老师摸头的暗示作用和班级安静程度的描写有一定体现,但不够生动。语言表达较流畅,但“5星”表述较口语化。逻辑上稍显松散,可调整表述。修改版:她喜欢给同学们来一个摸摸头的小动作,经常温柔地把手放在同学头顶上,轻轻摩挲一下,这仿佛是一种神奇的暗示,示意这位同学要好好听讲。还别说,这招特别管用,被摸头的同学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立刻坐得端端正正,认真听课,不再做小动作了。王老师在我们班的威望可高啦!每次她走进班级,原本还闹哄哄的教室瞬间安静下来,连平日里调皮的男生们都像被按下了静音键,安静得出奇,真可谓是“鸦雀无声”,就连一根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清晰地听见。)
这就是我的“漫画老师”!(段评:该段落作为结尾,自然地总结了全文,点明了“漫画老师”这一主题。不过可适当升华情感,增强感染力。修改版:这就是我的“漫画老师”,她幽默、严厉又和蔼、关心同学还细心,就像一幅多彩的漫画,在我的小学生活中留下了绚丽的色彩,我永远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