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楼下有一片竹林,它们是我最好的植物朋友,每天我放学时,都会去看看它们,如果有黄色、发老 (改:发黄) 的叶子,我都会摘掉。(段评:作为记叙文开头,缺少时间要素,且没有事件的起因。可以补充一个具体时间,比如‘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并说明自己为什么会关注到楼下的竹林。修改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家楼下那片竹林一下子吸引了我,它们成了我最好的植物朋友。每天我放学时,都会去看看它们,如果有黄色、发老的叶子,我都会摘掉。)
成片的竹子从远处看,竹子挺拔高耸,竹叶茂密,整体呈一片翠绿的林带。竹子从近处看,竹竿为圆筒形,有明显的节段;竹叶呈狭长的披针形,颜色翠绿。竹子再仔细观察的话,竹竿表面有细密的的 (改:的) 纵向纹理,竹叶边缘光滑,叶尖尖锐。(段评:这段是对竹子外观的描写,属于记叙文的‘经过’部分,但只是单纯的概括叙述,缺乏细节。可以增加一些自己观察竹子时的动作、感受等细节。修改版:我好奇地走向那成片的竹子,从远处看,只见竹子挺拔高耸,竹叶茂密,整体就像一片翠绿的林带,让我忍不住加快了脚步。走到近处,我凑近仔细观察,竹竿是圆筒形的,有明显的节段;竹叶呈狭长的披针形,颜色翠绿。我伸出手轻轻触摸竹竿,发现它表面有细密的纵向纹理,再瞧瞧竹叶,边缘光滑,叶尖尖锐。)
竹子的气味是一种淡淡的草木清香,清新自然,非常好闻。竹子摸起来,是一种滑滑的感觉。我觉得可好啦!(段评:该段内容过于简短,字数较少。可以详细描述一下自己闻到竹子气味和摸到竹子时的具体感受。修改版:我轻轻地靠近竹子,鼻子凑近闻了闻,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钻进我的鼻子,那清香清新自然,让我感觉仿佛置身于一片清新的森林中,心情格外舒畅。我伸出手摸了摸竹子,它的表面滑滑的,就像摸着一块光滑的玉石,我觉得可好啦!)
竹子的作用,可以制作家具、乐具 (改:乐器) 。竹叶可入药,而竹笋可以食用。竹子的品质代表坚韧、高洁。 (改:品质是坚韧、高洁。) (段评:此段主要介绍竹子的作用和品质,和记叙文的核心‘事件’关联不大,可简略提及,重点应放在和竹子相关的事件上。修改版:听大人们说,竹子作用可多啦,能制作家具、乐具,竹叶可入药,竹笋还能吃呢,而且它代表着坚韧、高洁的品质。)
竹子的代表诗句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子的寓意是,四季常青,寓意顽强的生命力和青春永驻;生命力长久,象征长寿安宁。(段评:这段引用诗句和说明竹子寓意,偏离了记叙文的事件叙述,可适当简略。修改版:我还知道一些关于竹子的诗句,像‘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子四季常青,寓意着顽强的生命力和青春永驻,生命力长久,象征着长寿安宁。)
我对竹子的情感是,敬佩其坚韧品质,喜爱它清新的姿态、高洁。 (改:喜爱它清新的姿态和高洁的品质。) (段评:作为结尾,表述比较简单、笼统。可以结合前面和竹子相关的事件,更具体地表达自己对竹子的情感。修改版:通过和竹子的一次次接触,我越来越敬佩它的坚韧品质。每次看到它清新的姿态,我就感觉特别舒服。我喜爱它的高洁,以后我也要像竹子一样,做一个坚强、高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