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热爱画画,但画的并不好 (改:得并不好) ,每次给家人一看 (改:每次给家人看) ,都微笑地回答:“下次还可以画好一点。”于是我打算改进我的画。(段评:开头能直接点明你对画画的热爱和想要改进的决心,主题很明确!不过如果能加上你当时画画的小细节,比如画的是什么、家人微笑时的表情,会更有画面感哦。修改版:小时候我特别爱画画,总拿着蜡笔在纸上涂涂画画,画歪歪扭扭的太阳,画短腿的小猫。每次把画举给爸爸妈妈看,他们都会笑着摸摸我的头说:“下次一定能画得更棒!”听了这话,我攥紧蜡笔,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画画好!)
我先改进线条。我每天拿了一个干净的本子,用它来练线条,每次一看到它,都要描一页,这样。我想:每天坚持描好它,一定能画好。结果真的画的很流畅。(段评:你能想到每天练习线条,这个坚持的过程写得很真实!但可以补充练习时的小细节,比如描线条时的感受、线条从歪歪扭扭到流畅的变化,这样更生动。修改版:我决定先从线条练起。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带虚线的练习本,每天放学回家,我都会坐在小书桌前,握着铅笔一笔一笔地描。刚开始描的时候,线条总是抖抖的,像小虫子爬;练了一个星期后,线条渐渐变直了,画出来的圆圈也圆溜溜的。我心里美滋滋的,相信坚持下去一定能画得更流畅!)
我画好了线条,就开始分辨好颜色 (改:分辨颜色) ,因为分好颜色很重要。妈妈买了一盒彩色笔,我想调出青绿色,可不知道该怎么调,我上网查了查,呀!原来是这样调的,加了点深绿色又加点蓝色。调色也要大胆调。后来我开始自己创色,也努力调色。有些颜色太难分辨了,好多颜色长的很像 (改:长得很像) ,但我并没有放弃,我相信我努力画下去,一定有好结果。(段评:调色的过程写得很具体,还提到了查资料和自己创色,特别棒!如果能加上调色时的小插曲,比如调错颜色时的心情、成功调出青绿色的惊喜,会更有童趣哦。修改版:线条练好了,我又开始琢磨调色。妈妈给我买了一盒彩色笔,我想调出青绿色,却不知道怎么调。我赶紧跑到电脑前查资料,原来要在深绿色里加一点蓝色呀!我小心翼翼地挤了点深绿色,又蘸了点蓝色,搅拌均匀后,看着纸上出现的青绿色,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后来我还试着自己创色,虽然有时候会调错颜色,把画纸弄得脏兮兮的,但我从不放弃,因为我相信努力一定有收获。)
最后,经过我每天不断加强的学 (改:不断学习) ,真的有很大的收获!每次我随手一画,都被家长表扬,妈妈想买画都省下了一笔钱,亲戚一看到我画的画都忍不住拍手。原来努力真的会有好结果。(段评:结尾写出了努力后的收获,很有正能量!不过可以把家人和亲戚表扬你的具体场景写出来,比如妈妈怎么说、亲戚的表情,这样更有感染力。修改版:就这样,我每天坚持练习画画。现在我的画越来越棒了,随手画的小花小草,都会被爸爸妈妈夸“画得真像!”妈妈说家里不用买装饰画了,我的画就是最好的装饰。上次姑姑来我家,看到我画的小蝴蝶,忍不住拍手说:“这蝴蝶像要飞出来啦!”看着大家的笑脸,我心里甜甜的:原来努力真的会有好结果呀!)
吕芯如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画画的经历》,老师首先被你文中“努力真的会有好结果”的感悟打动——很多同学写画画经历只停留在“学画画”,而你却从中提炼出坚持与成长的关系,这个思考让文章有了温暖的内核!
文章按“练线条→学调色→收获成果”的顺序展开,结构清晰,也紧扣了“改进画技”的核心事件。不过我们可以试试让故事更“鲜活”:比如写练线条时,“每天描一页”可以加个细节——“笔尖在纸上沙沙划过,手酸了就甩甩,本子上渐渐从歪扭的曲线变成了笔直的横线”;调色时,“上网查”可以补个小插曲——“我盯着深绿和蓝色的笔帽发呆,手指蘸着颜料在纸上试了三次,终于调出了像树叶嫩芽一样的青绿色”。这些细节会让你的努力更真实可感。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
- 练线条或调色时,有没有哪一次失败让你差点放弃?当时心里的“小挣扎”是什么?
- 第一次被家人表扬时,你看到他们的表情、听到他们的话,心里最特别的感受是什么?
- 现在画画时,你觉得“努力”除了带来进步,还教会了你什么新的东西?
期待你下次用细节让故事更生动,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