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的感觉真是让人喜爱,但是你得付出真情实感,才可以内心甜甜的,比如。 (改:比如:) (段评:开头段点明了“付出真情才能收获内心甜蜜”的主题,很清晰,但“比如”这个词有点突兀,而且没有具体的画面感,不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如果能把“甜”的感觉和具体的生活场景联系起来,会更吸引人哦!修改版:甜甜的感觉就像嘴里含着一颗刚融化的糖果,暖到心里。不过我发现,这种甜不是凭空来的,得用真心去付出才能尝到——比如帮助别人的时候,甜滋滋的感觉就会悄悄冒出来。)
同学问别人借文具 (改:同学向别人借文具) ,可别人都是摇头回复,但问到我时,我一把把文具借给他,他一句“谢谢”,立马让我的心甜甜的。(段评:你通过借文具的小事写出了帮助同学的甜蜜,很棒!不过要是能加上同学当时着急的样子,还有你借文具时的动作细节,比如“我立刻从笔袋里掏出铅笔递过去”,画面会更生动,甜蜜的感觉也会更真实。修改版:美术课上,同桌的铅笔突然断了,他急得脸都红了,挨个问周围的同学借,可大家都摇摇头说“我只有一支”。问到我时,我立刻从笔袋里掏出新的自动铅笔递给他:“用我的吧!”他眼睛一亮,连忙说“谢谢谢谢”,那声音里的开心,让我的心像喝了蜂蜜水一样,甜甜的。)
在放学回到家时 (改:放学回到家时) ,我看到妈妈正辛苦地打扫卫生,我立马大步流星地走上前说:“你快别扫了,妈妈你坐下,我来扫,别累着了。”妈妈说:“不用,快扫完了。”我拿过扫把说:“你去做晚饭吧。”她点点头说:“就麻烦你一下吧。”等我扫完之后,妈妈走出来说:“扫的不错! (改:扫得不错!) 很干净。”听完之后,我觉得心里甜甜的。(段评:帮妈妈扫地的情节写得很真实,妈妈的夸奖也让甜蜜感很自然!不过可以加一点妈妈辛苦的细节,比如“妈妈弯着腰,额头上渗着细细的汗珠”,还有你扫地时的小细节,比如“我握着扫把,从客厅到卧室,把角落的灰尘都扫干净”,这样甜蜜的感觉会更饱满哦。修改版:放学回到家,我看见妈妈正弯着腰扫地,额头上渗着细细的汗珠,扫把在她手里一下下划过地板,连沙发底下的灰尘都不放过。我连忙跑过去,抢过妈妈手里的扫把:“妈妈你歇着吧!我来扫,你去做晚饭,别累着了!”妈妈笑着摸摸我的头:“我们家宝贝长大了。”我握着扫把,从客厅到卧室,把每个角落都扫得干干净净。妈妈端着菜出来时,惊喜地说:“哇,扫得真亮!我的宝贝真棒!”听着妈妈的夸奖,我心里甜丝丝的,比吃了糖还开心。)
一天,我走在路上看见地上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我走近一看,哦!是一个纸团 (改:哦,是一个纸团) ,我想:这又不是我扔的,为什么我要拿,正当我想走过去,但想想纸团在这那么刺眼。于是我蹲下拿起纸团,扔入垃圾桶,我抬头一看校长向我走来,竖起大拇指,说:“真棒!”立马心里甜甜的。 (改:我立马心里甜甜的。) (段评:捡纸团被校长表扬的故事很有意义!不过开头“闪闪发光的东西”有点矛盾,因为纸团不会发光呀,改成“地上有个白花花的东西”会更真实。另外,加上你捡纸团时的心理活动,比如“我蹲下来,捏住纸团的一角,快步走到垃圾桶边扔进去”,甜蜜的感觉会更具体哦。修改版:课间散步时,我看见操场的跑道上有个白花花的东西,走近一看,原来是个皱巴巴的纸团,被风一吹还滚了滚。我本来想绕过去——又不是我扔的,管它呢?可那纸团在绿油油的草地上特别显眼,像个小污点。我蹲下来,捏住纸团的一角,快步走到垃圾桶边扔了进去。刚转身,就看见校长笑着走过来,朝我竖起大拇指:“小朋友,爱护环境的你真棒!”那一声夸奖,让我的心像开了朵小花,甜甜的。)
在我心中甜是在别人要帮助时 (改:在别人需要帮助时) 伸出援手,这种甜比吃了蜜还甜哦!(段评:结尾总结了“帮助别人能收获甜蜜”的主题,很贴切!不过可以把“比吃了蜜还甜”和前面的小事联系起来,比如“这种甜,比嘴里的糖果甜,比夏天的冰棒甜,是从心里冒出来的暖”,这样结尾会更有温度,也更呼应前面的故事哦。修改版:原来甜甜的感觉藏在每一件小事里:帮同学递一支笔,帮妈妈扫一次地,弯腰捡起一个纸团……这些小小的付出,就像撒在心里的糖,慢慢融化出甜蜜的味道。这种甜,比嘴里的糖果更暖,比夏天的冰棒更甜——因为它是用真心换来的呀!)
董润贤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甜》,老师特别欣赏你对“甜”的独特解读——不是舌尖的蜜糖,而是付出真情后内心的回甘。你用借文具、帮妈妈扫地、捡纸团这三个小事,把“甜来自真诚付出”的道理讲得清清楚楚,这让文章有了温暖的底色!
不过我们可以给文章“加一点魔法”,让它更动人。比如帮妈妈扫地那段,你写“我拿过扫把”,能不能像拍电影特写一样,放慢镜头?妈妈的额头有没有汗珠?扫把柄握在手里是什么温度?你弯腰时看到地板上的灰尘被扫成小堆,心里有没有偷偷想“妈妈平时真辛苦”?把这些细节加进去,“甜”的感觉会像慢镜头一样,在读者心里慢慢化开。
还有,三个事例之间可以搭座“小桥”过渡,比如写完借文具,加一句“原来帮助别人的甜,不止发生在教室”,再转到家里的事,文章会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想想:
- 有没有一次付出没立刻得到“谢谢”,但后来发现自己悄悄帮了别人大忙,那种“迟到的甜”是什么感觉?
- 如果把“甜”比作一种味道,它像春天的花蜜,还是冬天的热可可?能不能用一个比喻开头,让文章更有画面感?
- 除了帮助别人,还有没有其他时候,比如坚持做一件事很久后成功了,心里也甜甜的?那种“努力后的甜”和“付出后的甜”有什么不一样?
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写出更有温度的“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