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我鼻子一酸,差点哭了出来,心里充满着对妈妈的失望。(段评:开头直接点出对妈妈的失望情绪,情感很真实!但可以加一点环境描写,让读者更快走进你的情绪里,比如当时的天气、你看到的小物件,这样会更有画面感哦~修改版:窗外的小鸟叽叽喳喳叫着,可我趴在小书桌前,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心里像堵了一团湿棉花——对妈妈的失望轻轻漫了上来。)
原来,那天的前一天晚上,妈妈兴高采烈地我 (改:兴高采烈地对我) 说,明天要带我去游乐场玩。那时候我还很小,还我不到 (改:还不到) 妈妈腰的高度,一听到妈妈要带我去游乐场,开心的一蹦 (改:开心得一蹦) 三尺高。(段评:你用"一蹦三尺高"写出了开心的样子,特别生动!不过可以补充妈妈当时的动作,比如摸你的头、举你转圈,这样妈妈的形象会更温暖,和后面的失望对比也更明显~另外注意下句子的通顺哦,"还我不到妈妈腰的高度"这里有点小问题。修改版:原来前一天晚上,妈妈系着印着小熊的围裙从厨房出来,眼睛亮晶晶地对我说:"阳阳,明天妈妈带你去游乐场!"那时候我才到妈妈腰那么高,一听见"游乐场"三个字,开心得一蹦三尺高,妈妈笑着把我举起来转圈圈,我的小裙子都飞起来啦。)
那天一早上,我早早地醒来,穿好衣服就出房间找妈妈,我在厨房间 (改:厨房) 找到妈妈,开心地问问 (改:问) :“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去游乐场啊?妈妈洗洗手,把早饭拿出来,对我说:“赶紧自己洗脸刷牙,吃完早饭后就可以。 (改:可以出发了。) ”我高兴地欢呼了一下,快快地洗漱完毕,风卷残云般地吃完了早饭,接着眼巴巴地看着妈妈,等着她带我出去玩。“妈妈,现在可以出去了吗?”我问道,妈妈看了看水池,说等一下,我洗个碗,让我自己先看会书。我拿了本书在小书桌旁看了起来,一会儿,一本书看完了,妈妈还没喊我,我起身去找妈妈,可看到她在阳台上整理着衣服,又回头看看地上,皱了皱眉头,说“阳阳,再等一下吧,妈妈等洗衣机衣服洗好后,要晾起来才行”.“好吧”,我不情不愿地答应着。妈妈晾完了衣服又在拖地,一转眼,很长时间过去了,妈妈还像个陀螺一样在忙着,可马上要到中午了,我冲到妈妈面前,一双眼睛亮晶晶地,问道“ (改:问道:“) 妈妈,我们现在可以走了吗?“可这时肚子却不争气地叫了起来,好像在说,不许走!得先填饱我!妈妈笑了一下,对我说,”我们快速吃个饭就走“,可就在我们吃饭的时候,妈妈接了一个电话,我听着她通话的声音,心里有着一种不祥的预感,果然,妈妈挂完电话,来到我面前和我说”抱歉,阳阳,妈妈等会要去单位,我要把你送奶奶那边……”,这时的我 (改:我) 耳朵里已经听不到其他声音,我突然感到好委屈,好孤独,鼻子一酸,跑进了房间。(段评:这段写等待的过程特别真实,从开心到着急的心情变化很细腻!可以加一点你的小动作,比如踮脚尖看妈妈、捏衣角,还有妈妈的表情,比如擦汗时的疲惫,这样细节更丰富~另外注意下标点和用字的小错误,比如"问问"应该是"问","风卷残云般地吃完了早饭"这个比喻很棒,继续保持!修改版:第二天一早,我天还没亮就醒了,套上最喜欢的恐龙外套就冲出房间。在厨房找到妈妈时,我踮着脚尖拽她的衣角:"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呀?"妈妈擦了擦手上的水,把牛奶和面包摆上桌:"先洗脸刷牙,吃完早饭就走。"我欢呼着冲进卫生间,牙刷都差点拿反了,又风卷残云般吃完早饭,捏着衣角眼巴巴盯着妈妈。"可以走了吗?"我晃着妈妈的胳膊,妈妈看了看没洗的碗:"等我洗个碗,你先看会儿绘本好不好?"我捧着《小熊宝宝》坐在小椅子上,眼睛却时不时瞟向厨房。一本绘本翻完了,妈妈还在阳台晾衣服,她额角渗着汗,回头摸了摸我的头:"阳阳再等会儿,妈妈把衣服叠好。"我咬着嘴唇点点头,可看着墙上的小挂钟滴答滴答走,心里的小期待慢慢沉了下去。直到妈妈接了电话,皱着眉过来说要送我去奶奶家,我的眼泪一下就涌了上来——原来游乐场的约定,要等下次了吗?)
妈妈在房间里找到了默默流泪的我,她不停的和我说抱歉,也安慰我,但我还是止不住的想哭。虽然妈妈之后一直有尽可能地在休息天陪我,也对答应我地 (改:答应我的) 事情尽量说到做到,但那件事仍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段评:结尾写出了妈妈后来的弥补,情感很温暖!可以加一个现在的小细节,比如妈妈陪你去游乐场时的样子,或者你现在对妈妈的理解,这样主题会更温馨~比如妈妈现在会提前把工作排开,带你去坐旋转木马,你发现妈妈的头发里有根白头发,这样既真实又感人。修改版:妈妈后来在房间找到偷偷哭的我,抱着我轻轻拍背:"阳阳对不起,妈妈临时有工作。"现在我已经到妈妈肩膀高了,妈妈总会提前把周末空出来,带我去坐旋转木马。上次她陪我坐过山车时,我发现她鬓角有根细细的白头发,突然明白那时候的妈妈,也是想多陪我一会儿的。那件事像颗小小的糖,有点点酸,却藏着妈妈暖暖的爱。)
陆晗玥同学,你好!读完你的《那一刻,我鼻子一酸》,老师特别感动于你对“失望”背后情感的细腻捕捉——从期待的雀跃到等待的煎熬,再到希望落空的委屈,这份真实的情绪流动让文章充满了感染力。尤其是你用“陀螺一样忙着”“眼巴巴看着”这些细节,把妈妈的忙碌和你的失落写得特别生动,能让读者一下子共情到你的心情!
我们可以试试给这个“鼻子一酸”的瞬间加个“慢镜头”:当妈妈说出“要送你去奶奶家”时,你看到她脸上的表情了吗?是愧疚还是无奈?你的手当时攥着什么东西吗?心里除了委屈,有没有闪过“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的小念头?把这些“特写镜头”写出来,“鼻子一酸”的那一刻会更戳人哦!
最后,我们可以再想想:后来妈妈弥补你的时候,你有没有突然明白她那天为什么忙得停不下来?如果能在结尾轻轻点一句“原来妈妈的陀螺转,也是为了这个家”,这份童年的小委屈就会变成成长的小感悟,文章的温度会更高呢!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妈妈忙碌的那些瞬间里,有没有哪个细节其实藏着她对你的在意?(比如洗碗时偷偷看你有没有好好看书)
- 现在回想起来,“鼻子一酸”的那一刻,除了失望,有没有一丝对妈妈的心疼?
- 如果给妈妈写一张小纸条,你会把当时的心情告诉她吗?会怎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