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段评:此段开篇点明端午节是传统节日,简洁明了,但表述较简单。可以增加一些对端午节的初步感受或引入性语句,让开头更有吸引力。修改版:哇,端午节来啦,它可是我国特别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哟!)
据说其他城市都在这个时候纪念屈原,而我们苏州纪念的却是伍子胥。(段评:该段对比了不同城市端午节纪念的人物,不过表述比较生硬。可以用更自然的语言过渡,同时增加一些自己的小疑问或感受。修改版:我听说呀,别的城市在端午节的时候都纪念屈原,可我们苏州纪念的却是伍子胥,这是为什么呢?)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公元前522年因父亲、兄弟及全家100多人被楚平王杀害,为了避难,就逃到了吴国,后来帮助吴公子光成功夺到王位。(段评:这段介绍伍子胥的经历,内容偏多且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可以简化内容,突出重点,同时增加一些趣味性表述。修改版:伍子胥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因为家里好多人被楚平王杀害了,他就逃到了吴国。后来呀,他还帮吴公子光当上了王位呢。)
他帮助阖闾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在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命令伍子胥建造“阖闾大城”,成为吴国都城,也就是现在苏州古城的缩影。阖闾去世后辅佐夫差继位,其助打败了越国。他主张一定要灭掉越国,但夫差听信馋言 (改:谗言) 允许越国保全下 (改:保全下来) ,并赐死伍子胥,伍子胥先行自刎 (改:自刎而死) ,夫差大怒命人将其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段评:这段叙述伍子胥的事迹过于详细和复杂,小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可选取关键信息简单描述,并用更易懂的语言表达。修改版:伍子胥可厉害了,他帮吴王做了好多大事。后来吴王夫差不听他的话,还赐死了他,把他的尸体在五月五日那天扔进了大江。)
百姓们为了纪念他,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一起缅怀他。(段评:此段说明了百姓纪念伍子胥的原因,但表述简单。可以加入一些百姓的情感或行为细节。修改版:百姓们可感激伍子胥啦,所以在端午节这一天,大家都会一起怀念他,有的人还会去江边放一些小纸船呢。)
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会包粽子 (改:有包粽子) 、赛龙舟、挂艾草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驱邪避灾,也是为了期望将来平安顺遂。(段评:该段提到端午节的习俗,但只是简单罗列。可以增加一些自己参与这些习俗的感受或趣事。修改版: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会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我最喜欢包粽子啦,我包的粽子虽然歪歪扭扭的,但是可香啦!据说这样能驱邪避灾,让我们平平安安的。)
走进家乡的名俗 (改:民俗) ,就像打开了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记载着岁月的故事,每一个字符都饱含着浓浓的乡情。这些民俗不仅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连接家乡的纽带,让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来时的路。(段评:结尾表述较成人化,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有些深奥。可以用更童真的语言表达对家乡民俗的喜爱。修改版:家乡的端午节习俗就像好玩的游戏,每一个都藏着好多故事。我喜欢这些习俗,不管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它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