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长着一双像黑眼圈似的眼睛,长着几颗雪白又锋利的牙齿 (改:锋利的牙齿) ,一身雪白的毛发,它全身的脚 (改:四肢) 是黑色的可爱极了,它的四肢又粗又短,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就像喝醉了酒似的,特别可爱。(段评:这段描写大熊猫的外形很生动,用了比喻让它走路的样子更有趣!不过呀,描写顺序可以调整得更清楚,比如先写整体毛色,再写眼睛、四肢这些细节,这样大家读起来会更有条理哦。修改版:大熊猫穿着黑白相间的"外套",圆圆的脑袋上嵌着一对黑宝石似的眼睛,周围还围着一圈黑色的毛,像戴了副墨镜。它的四肢又粗又短,全身的脚都是黑色的,走起路来一摇一摆,就像喝醉了酒似的,可爱极了!)
大熊猫主要生活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它们最喜欢吃竹子 (改:(删除重复内容)) 了,一天能吃好多好多竹子呢!据说,一只成年大熊猫一天能吃12到38公斤的竹子,是不是很厉害呀?打个比方,这就像我们小朋友一天要吃好多好多碗饭一样。(段评:这段介绍了大熊猫的生活地点和食量,还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很棒!如果能加一点它吃竹子的小细节,比如怎么啃竹子,就更具体啦。修改版:大熊猫主要生活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它们最喜欢吃竹子了,一天能吃好多好多呢!据说一只成年大熊猫一天能吃12到38公斤竹子,是不是很厉害?这就像我们小朋友一天要吃十几碗饭一样多。它们吃竹子时,会用锋利的牙齿"咔嚓咔嚓"地啃,抱着竹子的样子特别认真。)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们最喜欢吃竹子,每天要花很多时间啃竹子吃。大熊猫很懒,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看起来憨态可掬。它们喜欢在树上玩耍,也会爬树。大熊猫的寿命一般在20年左右,因为数量稀少,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大熊猫的黑白相间的毛色非常可爱是很多 (改:可爱,是很多) 小朋友的最爱。(段评:这段内容很丰富,但有些地方重复啦,比如两次提到喜欢吃竹子。可以把内容分类整理,比如先讲生活习惯,再讲寿命和保护,这样逻辑会更清晰哦。修改版: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数量很稀少,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它们每天要花一半时间啃竹子,抱着翠绿的竹子"嘎吱嘎吱"啃的样子憨态可掬。剩下的时间大多在睡觉,偶尔会爬到树上玩耍。大熊猫的寿命一般在20年左右,黑白相间的样子特别可爱,是很多小朋友的最爱。)
我喜欢大熊猫,喜欢它可爱的外表。(段评:结尾直接表达了对大熊猫的喜欢,很真诚!如果能加一点具体的喜欢的原因,比如它的什么动作让你觉得可爱,就更有感染力啦。修改版:我特别喜欢大熊猫,喜欢它戴"墨镜"的可爱样子,更喜欢它抱着竹子啃得津津有味的模样,它真是我们中国最可爱的国宝!)
覃炽楠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介绍国宝大熊猫》,老师首先要为你清晰的思路和准确的信息点个赞!你不仅抓住了大熊猫“黑白毛发”“爱吃竹子”“数量稀少”等核心特征,还巧妙运用了列数字(12到38公斤)和打比方(像喝醉了酒)的说明方法,让说明文既有科学性又不失生动,这正是说明文的“加分密码”!
不过我们可以再给文章“搭一个更清晰的骨架”哦!你看,第三段把“吃竹子”“爱睡觉”“寿命”“保护原因”等信息混在了一起,就像把不同的积木堆在一个盒子里,读者可能会有点晕。我们可以试试“分段聚焦法”——比如专门用一段写它的“生活习性”(吃和睡),再用一段写“国宝价值”(为什么稀少、要保护),这样每个段落都有一个明确的“小主题”,文章的条理会更清楚。另外,你的开头和结尾可以再“亮一点”:开头用一句“圆滚滚的身子裹着黑白外套,黑眼圈里藏着星星似的眼睛——这就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来吸引读者;结尾除了写“喜欢外表”,还可以加上“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大熊猫的小守护者”,让文章的主题更完整。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大熊猫的“黑眼圈”除了可爱,有没有科学作用?比如保护眼睛免受强光伤害?
- 如果让你当“熊猫讲解员”,你会用什么有趣的比喻让小朋友记住它一天吃的竹子重量?
- 除了“稀少”,大熊猫成为“国宝”还有哪些特殊原因?比如它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