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

跳跳龙Al作文批改

首页原创文库
记叙文
荔枝
作者:侯竣宁

“小球挂树梢,身穿紫红袍。里面白宝宝,汁甜味道好。”这是什么呢?对了,就是荔枝,这个谜语生动形象地概括了荔枝的特点。(段评:本段用谜语开头很有创意,能吸引读者兴趣,也点明了说明对象是荔枝。不过可以把谜语和对荔枝的感受结合得更紧密一些,让开头更生动。修改版:"小球挂树梢,身穿紫红袍。里面白宝宝,汁甜味道好。"每次听到这个谜语,我都会立刻想到那让人垂涎三尺的荔枝,这个谜语可真生动地说出了荔枝的样子呢!

荔枝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像一个小灯笼,又像一个马蜂窝。皮的颜色有的是青色的,有的是青里透红,皮上有很多小疙瘩,很不光滑。剥开皮,你会发现有一层薄薄的膜,是白色的,这层膜包住了里面白白嫩嫩的肉。如果咬上一口,浓香的汁流入口中,满嘴都是甜甜的。(段评:本段描写了荔枝的外形和口感,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内容具体。但可以增加一些自己观察荔枝时的小细节,让描写更有趣。修改版:荔枝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仔细一看,又有点像缩小版的马蜂窝。它的皮有的是青青的,有的青里透红,摸起来有好多小疙瘩,一点都不光滑。我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哇,里面有一层薄薄的白膜,像给果肉盖了一层小被子,白膜裹着的果肉白白嫩嫩的,像刚剥好的鸡蛋。轻轻咬一口,甜甜的汁水立刻流进嘴里,从舌尖甜到心里!

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属亚热带珍贵水果,也是岭南四大名果之一。它原于 (改:原产于) 我国南部,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属常绿乔木,喜光,喜暖热、湿润气候及富含腐殖质的深厚、酸性土壤,怕霜冰 (改:霜冻) (段评:本段介绍了荔枝的产地和生长习性,知识点准确。不过可以把这些知识用更活泼的方式说出来,比如加上自己的小疑问或者小发现。修改版:荔枝可是著名的岭南佳果,还是岭南四大名果之一呢!它原来生长在我国南部,人们已经种了两千多年啦。荔枝树是常绿的,特别喜欢晒太阳,也喜欢温暖湿润的天气,要长在有营养的酸性土壤里,最怕寒冷的霜和冰了,就像我们冬天要穿厚衣服一样!

阳春三月,荔枝树开始长叶,开花。初夏,荔枝树上挂满了绿色的小荔枝,摘下一颗,慢慢剥开,只见一层薄薄的果肉,这时的荔枝酸酸的、涩涩的。盛夏,只要你走进荔枝林,就会闻到阵阵清香。抬头一望,那一颗颗荔枝像一个个红灿灿的宝石,让人看了就想摘下一颗尝一尝。(段评:本段按照时间顺序写了荔枝的生长过程,条理清楚。但可以增加一些自己观察荔枝时的小趣事,让内容更生动。修改版:阳春三月,荔枝树长出了嫩绿的新叶,还开出了一串串淡黄色的小花。初夏的时候,树上挂满了绿色的小荔枝,我偷偷摘了一颗尝,剥开后果肉薄薄的,吃起来酸酸涩涩的,一点都不好吃。到了盛夏,一走进荔枝林,就能闻到阵阵清香,抬头一看,红红的荔枝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馋得我直流口水!

荔枝的营养很丰富,果肉可以美容养颜,可以做荔枝罐头,还可以做饮料;果皮可以做肥料等。总之,荔枝浑身都是宝。荔枝虽然好吃,但是吃多了反而会上火和生病。(段评:本段介绍了荔枝的用途和注意事项,内容全面。不过可以把这些用途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比如说说自己吃过的荔枝罐头,让内容更亲切。修改版:荔枝的营养可丰富啦!果肉能美容养颜,还能做成甜甜的荔枝罐头和好喝的饮料,就连果皮都能当肥料呢,真是浑身都是宝!不过妈妈说荔枝不能多吃,吃多了会上火,所以每次我都只吃几颗,这样既能尝到美味,又不会生病。

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对荔枝有了全面的了解吧!(段评:本段作为结尾,总结了全文,不过可以把对荔枝的喜爱之情表达得更强烈一些,让结尾更有感染力。修改版: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喜欢上这可爱又美味的荔枝了呢?我真希望每年夏天都能吃到甜甜的荔枝!

综合评价:

侯竣宁同学,你好!读完你的《荔枝》,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挂满紫红“小灯笼”的荔枝树,开篇的谜语一下子抓住了眼球,这种“悬念式”开头很有巧思!你从外形、生长、营养三个角度介绍荔枝,结构清晰得像搭了一座“荔枝知识小房子”,还加入了“两千多年栽培历史”“岭南四大名果”这样的科学知识,让文章既有童趣又有深度——这是很多同学容易忽略的“加分项”哦!

如果给这座“小房子”再添点“生动的装饰”,会更精彩:比如写荔枝壳的“小疙瘩”,可以摸摸它,说说“像砂纸轻轻蹭过指尖”;写盛夏的荔枝林,除了“红灿灿的宝石”,还能加一句“风一吹,满鼻都是甜丝丝的果香,连空气都黏糊糊的”,用触觉和嗅觉让画面“活”起来。结尾可以加一句你自己和荔枝的小故事,比如“奶奶总说‘一颗荔枝三把火’,可我每次都忍不住多吃两颗”,把科学知识和你的小调皮结合起来,文章会更有温度!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

  1. 荔枝的“甜”和“上火”是一对小矛盾,你能不能用有趣的方式把这个小矛盾写出来?
  2. 除了吃,你有没有见过荔枝树开花?那白色的小花是什么样子的?
  3. 荔枝的“白宝宝”果肉,能不能用一个更新鲜的比喻,比如“像刚剥好的蛋清”或者“像浸了蜜的云朵”?

期待你下次把荔枝写得更“有滋有味”!

我要投稿
发布我的作品
写作咨询
专业导师解答
文集制作
制作我的文集

手机微信扫一扫,轻松体验更多功能!

关于跳跳龙
联系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科营路2号中新生态大厦8层801室
联系电话:18907911516
联系邮箱:252480143@qq.com
商务合作:252480143@qq.com
跳跳龙公众号
联系客服
Copyright © 2024 Suzhou Tiaotiao Long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州跳跳龙科技有限公司苏ICP备16010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