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新增加了一位“家庭成员”扫地机器人。它的身子扁扁的,直径30厘米,高8厘米,穿着黑白相间的外衣,头顶的那些小灯一闪一闪的,看上去是很漂亮。(段评:本段通过描写扫地机器人的外形特点,引出了新的家庭成员,内容清晰,符合记叙文开头的要求。不过,描写机器人的外形时,缺乏一些细节和生动的比喻,显得有些平淡。可以尝试用更具体的比喻和感官描写,让机器人的形象更生动可爱。修改版:我们家新添了一位特别的“家庭成员”——扫地机器人。它的身子扁扁的,像一个圆滚滚的小饼,直径30厘米,高8厘米,穿着黑白相间的外衣,像一只可爱的小熊猫。头顶的小灯一闪一闪的,就像眨着眼睛的小星星,看上去漂亮极了。)
它的机身下方装有一个滚轮毛刷,还有一对“三爪”形毛刷。背上有一组按键,只要轻轻一按,它就会在地上走来去 (改:走来走去) ,开始辛勤地工作。工作的时候,它用两个前进的轮子,在地上前后左右移动,这时毛刷就高速度 (改:高速) 旋转,再配上600帕吸力的机器内吸尘器 (改:内置吸尘器) 把灰尘吸进里面,装到专门装灰尘的黑白相间的盒子里。(段评:本段详细介绍了扫地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内容准确具体,但语言表达有些枯燥,缺乏童趣。可以加入一些生动的动词和拟人化的描写,让机器人的工作过程更有趣。修改版:它的机身下方藏着一个滚轮毛刷,还有一对“三爪”形毛刷,就像小爪子一样。背上的按键轻轻一按,它就会在地上“哒哒哒”地走来走去,开始辛勤工作啦!工作时,它用两个小轮子灵活移动,毛刷飞快地旋转,像在跳旋转舞,再配上600帕吸力的吸尘器,“呼呼”地把灰尘吸进肚子里,装到黑白相间的小盒子里。)
它还有一对灵敏的红外线“眼睛”,前面遇到障碍物,就会迅速地掉头;感觉到身旁有垃圾时,它就会朝着垃圾飞奔而去,偶尔,它也会被一大堆障碍包围,当它左冲右冲不能冲破障碍物时,只能在原地静静地等着我们来救援了。我们没法现 (改:没法发现) 它就会嘀嘀响,但是它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自己可以发出声音让别人发现,不过,它还有存储信息的功能,会把自己已经过的路线 (改:走过的路线) 记在内存里,根据每个房间的格局设计清扫的路线呢!(段评:本段描写了机器人的智能功能,内容丰富,但句子之间的逻辑有些混乱,比如“没法现它就会嘀嘀响”这里表达不清。可以调整句子顺序,让逻辑更清晰,同时用更生动的语言描写机器人遇到障碍时的情景。修改版:它还有一对灵敏的红外线“眼睛”,遇到障碍物就会迅速掉头,像个机灵的小侦探。要是感觉到旁边有垃圾,它就会“嗖”地一下冲过去。不过有时候,它也会被一堆杂物困住,左冲右突都出不来,只能乖乖待在原地等我们救援。这时候它会“嘀嘀嘀”地叫,好像在喊“快来救我呀!”。更厉害的是,它还能记住走过的路线,根据房间格局设计清扫方案呢!)
它还有一个专门的遥控器,可以控制方向以及时间。只要预约好了时间,就会自动开始打扫,还可以指定地点重点清扫,只要到了这个地方,它就会进行重点清洁。当扫地机器人恼火罢工 (改:闹罢工) 的时候,百分之九十就是没电啦。通常它快没电就会自己默默地爬到充电处“自助加油”。(段评:本段介绍了机器人的遥控和自动充电功能,内容实用,但语言比较平淡。可以加入一些生活中的小场景,让描写更贴近生活,比如“恼火罢工”可以换成更生动的表达。修改版:它还有个神奇的遥控器,能控制方向和时间。预约好时间,它就会按时“上班”,还能指定地方重点清扫。要是它突然停下来不动,百分之九十是没电啦!这时候它会默默地爬回充电处“补充能量”,像个懂事的小帮手。)
这就是我们家的扫地机器人——是我们全家的好帮手!(段评:本段作为结尾,总结了扫地机器人的作用,但表达有些简单。可以加入一些家人的感受,让结尾更温暖,情感更真挚。修改版:这就是我们家的扫地机器人,它不仅帮我们打扫卫生,还带来了很多乐趣。现在,它已经成了我们全家都离不开的好帮手啦!)
韩雨萱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扫地机器人》,老师首先要为你精准细致的观察点个赞!你不仅写下了机器人的外形和功能,更用“家庭成员”“自助加油”这样生动的比喻,让它像个有脾气的小帮手,这种拟人化的视角特别新鲜,让文章充满了生活气息!
你的说明条理很清晰,从外形到功能再到智能特点,一步步揭开了机器人的“秘密”。不过我们可以给细节加个“放大镜”:比如它被障碍物困住时,小灯会不会急得闪烁?“嘀嘀响”的声音是急促还是委屈?把这些画面写具体,机器人的形象会更鲜活。另外,你提到它会“设计清扫路线”,如果能加一句它第一次来你家时“探索”的小插曲,比如在沙发底转圈圈的可爱模样,文章会更有故事感。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扫地机器人工作时,家里的小猫/小狗会怎么和它互动?这种小场景能让文章更有趣哦!
- 如果机器人会“说话”,它会对你这位小主人说什么悄悄话呢?试着给它加句台词吧!
- 你觉得机器人最“聪明”的瞬间是什么?把那个画面放大写,会让你的观察更有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