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爸爸买了一个扫地机器人以后,我家的地面变得干净了。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扫地小帮手”它成为 (改:,它成为) 我们家庭中的一员了。(段评:第一段讲了扫地机器人的到来和名字由来,能自然引出主题,还把它当成家庭成员,很有亲切感!不过可以加一点机器人带来的具体变化,比如妈妈不用弯腰扫地了,这样更能体现它的作用哦。修改版:自从爸爸把圆滚滚的扫地机器人带回家,我家的地板再也没见过灰尘!我给它起名叫“扫地小帮手”,现在它可是我们家离不开的小成员啦——妈妈再也不用弯腰擦地擦得直叹气啦!)
“扫地小帮手”的外形是圆的,厚度约有6厘米,直径大约有36厘米,下面带有万向轮,能朝任何方向移动。“扫地小帮手”的上面有几个按钮,箭头朝上代表向前走,箭头朝下代表向后退,左右也是同样的道理,箭头朝哪就往哪个方向走。它头上还有一个按钮,按下就能自动扫地了。一般情况下,它都是自动进行清扫,遇到障碍物自动回避。(段评:第二段详细介绍了机器人的外形和按钮功能,数据准确,说明清楚,很棒!要是能加一点自己操作的小细节,比如第一次按按钮时它“滴”的一声转起来,会更有生活感哦。修改版:“扫地小帮手”圆乎乎的,像个扁扁的大蛋糕,厚度约6厘米,直径有36厘米,底下的万向轮转起来“咕噜咕噜”的,能往任何方向跑。它头顶有一排按钮,箭头朝哪就往哪走,还有个圆圆的“启动键”——我第一次按下去时,它“滴”地叫了一声,就慢悠悠地转着圈扫起地来,遇到我的玩具积木还会轻轻绕开呢!)
它还有一个功能就是预约定时工作。当它电量不足的时候; (改:当它电量不足的时候,) 就会罢工。这时它就会自动爬到充电处,“自动充电”。它背上有三个指示灯,绿灯亮时则表示充满电了,红灯亮时说明需电充电 (改:需要充电) ,当黄灯亮起的时候,则表示它正在补充能量。如果所有灯都不亮,那就说明它已经罢工啦!(段评:第三段讲了预约和充电功能,把指示灯的作用写得很清楚!可以加一点它“找充电桩”的可爱样子,比如“摇摇晃晃爬过去”,会让机器人更像个小调皮鬼哦。修改版:它还能预约扫地呢!每天早上七点,它准会“嗡嗡”地自己醒过来干活。要是电量不足,它就会慢悠悠地“罢工”,然后摇摇晃晃爬到充电桩旁,“咔嚓”一下接上电——背上的灯可会“说话”啦:绿灯亮是吃饱电,红灯亮是要加油,黄灯闪是正在“喝电”,要是全不亮?那它肯定是偷懒睡大觉啦!)
这就是我家的扫地机器人“扫地小帮手”一个勤劳的小家伙。 (改:小家伙,) (段评:第四段总结了机器人的特点,很简洁!要是能加一点自己对它的小感情,比如“每天放学都能看到它在扫地”,会让结尾更温暖哦。修改版:这就是我家的“扫地小帮手”——一个每天都勤勤恳恳转圈圈,把地板扫得发亮的小劳模!我放学回家总能看到它圆滚滚的身影在客厅里忙,真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呀!)
罗泰麟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扫地机器人》,老师首先要为你清晰的思路和细致的观察点赞!你不仅给机器人起了可爱的名字“扫地小帮手”,还分外形、功能、指示灯等方面介绍,让它的形象一下子立了起来,特别是用数字说明尺寸和三色指示灯的细节,非常专业!
不过我们可以给文章“加些生动的镜头”哦!比如写它自动充电时,能不能加个小场景?比如“有次我正写作业,突然听见‘嗡嗡’声,转头一看,它正歪着圆脑袋慢慢爬向充电座,像只找妈妈的小蜗牛,红灯一闪一闪的,好像在说‘我饿啦’!”这样用拟人手法写细节,它的“勤劳”就更鲜活啦。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它第一次“工作”时,家里人是什么反应?有没有小趣事发生?
- 如果把它和妈妈以前扫地的样子对比,会不会更突出它的“帮手”作用?
- 你觉得它最“聪明”的地方是什么?试着用一个具体例子写出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