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

跳跳龙Al作文批改

首页原创文库
记叙文
螺蛳粉
作者:张伊婷

大家好,我是螺蛳粉。一碗人间美味的又臭又香的“米粉”。下面我将把它的“身体”拆成五部分,像拆毛线玩具一样讲给你听。(段评:本段用第一人称自我介绍的方式开头,还把介绍螺蛳粉的部分比作拆毛线玩具,特别有童趣!如果能把“像拆毛线玩具一样”的感觉写得更具体,比如“轻轻解开每一个小秘密”,会更吸引人哦。修改版:大家好,我是螺蛳粉,一碗藏着“又臭又香”小秘密的人间美味!今天我要把自己拆成五部分,像解开毛线玩具的小扣子一样,把每个小秘密都讲给你听。

第一部分:“米粉”。它像一根透明的跳绳,白白的、圆圆的、滑滑的。煮前像硬硬的像一根铅笔,煮后像软软的像橡皮。1碗粉大概要用90千克粉,够我吃到打嗝。(段评:你用跳绳、铅笔、橡皮来比喻米粉,特别形象!不过“90千克粉”有点夸张啦,改成“一小捆干米粉”更符合实际,而且可以加个煮米粉时“咕嘟咕嘟冒泡泡”的小细节,会更生动哦。修改版:第一部分是“米粉”。它像透明的小跳绳,白白的、圆圆的、滑滑的。煮前硬邦邦的像小铅笔,煮后软乎乎的像小橡皮,放进锅里“咕嘟咕嘟”煮几分钟,就变得弹弹的啦。一碗粉用一小捆干米粉,够我嗦得肚子圆滚滚!

第二部分:“酸笋”。它像被施了魔法的“臭臭小精灵”,爸爸说臭味有无数个,但是我觉得酸笋是臭王中的臭王。可我吃它就像在吃腌黄瓜,“咔嚓”一声就一个字“爽”!!!(段评:把酸笋比作“臭臭小精灵”,还说它是“臭王中的臭王”,太有趣啦!吃酸笋的“咔嚓”声写得很好,如果加一句“酸溜溜的汁水在嘴里散开”,就能让读者更有味道啦。修改版:第二部分是“酸笋”。它像被施了魔法的“臭臭小精灵”,爸爸说臭味有好多好多,但我觉得酸笋是“臭王中的臭王”!可我吃它的时候,就像咬脆生生的腌黄瓜,“咔嚓”一声,酸溜溜的汁水在嘴里散开,一个字——“爽”!

第三部分:“辣油”。红得像那些名画中的朱砂颜料,我只敢放半包,大约8毫升,辣度等于3颗小米辣。如果你敢全放,舌头就会跳“辣辣舞”,但如果不放香味少一半。(段评:用朱砂颜料比喻辣油,还说舌头跳“辣辣舞”,特别有画面感!“大约8毫升”可以换成“小半勺”,更贴近小朋友的生活,而且加一句“淋上辣油后香味直钻鼻子”,会更诱人哦。修改版:第三部分是“辣油”。它红得像名画里的朱砂颜料,我只敢放小半勺,辣度像3颗小米辣。要是全放,舌头会跳“辣辣舞”,但不放的话,香味就少了一半,淋上辣油时,香味直往鼻子里钻呢!

第四部分:“腐竹和花生”。腐竹就像金色的小船,下水3秒就变“沉船”,吸饱汤汁;花生就像小皮球,咬下去“咔”一声,脆得可以当伴奏乐器。(段评:把腐竹比作金色小船,花生比作小皮球,太可爱啦!“下水3秒变沉船”的细节很棒,如果加一句“花生咬起来‘嘎嘣脆’,像在嘴里开小音乐会”,会更有童趣哦。修改版:第四部分是“腐竹和花生”。腐竹像金色的小纸船,放进汤里3秒就变成“沉船”,吸满了鲜美的汤汁;花生像小皮球,咬起来“嘎嘣脆”,像在嘴里开小音乐会!

第五部分:“螺汤”。它是大骨和石螺一起熬的,熬4个小时,把10碗清水熬成3碗,浓度提升3倍,所以鲜得让我赞不绝口。(段评:你写螺汤是大骨和石螺熬的,还说熬4个小时,特别真实!如果加一句“喝一口,鲜得我眯起眼睛”,就能把喝汤的感觉写出来啦。修改版:第五部分是“螺汤”。它是大骨和石螺一起熬的,咕嘟咕嘟熬4个小时,鲜香味全熬进汤里啦!喝一口,鲜得我眯起眼睛,连舌头都想把汤舔干净。

这就是螺蛳粉,臭在外,香在内。只要你勇敢吃第一口,就会变成“嗦粉小队”的一员。(段评:结尾总结了螺蛳粉“臭在外,香在内”的特点,还邀请大家加入“嗦粉小队”,特别亲切!如果加一句“第一口下去,你就会爱上这个小秘密”,会更有感染力哦。修改版:这就是我——螺蛳粉,臭臭的外衣里藏着香香的小秘密。只要你勇敢尝第一口,就会爱上这个秘密,变成“嗦粉小队”的小成员啦!

综合评价:

张伊婷同学,你好!读完你的《螺蛳粉》,老师忍不住为你的奇思妙想鼓掌!你把螺蛳粉拆成五部分来写,像拆毛线玩具一样有趣,尤其是用“透明跳绳”“臭臭小精灵”“金色小船”这些比喻,把食材写得活灵活现,连辣油的辣度都用“小米辣”“辣辣舞”来量化,既生动又有新意,让一碗螺蛳粉跃然纸上!

我们可以给这碗“美味”再加点料哦!比如写酸笋时,除了“咔嚓”的爽脆,能不能再说说它酸中带甜的味道层次?写螺汤时,熬汤的4个小时里,大骨和石螺会发生什么变化?蒸汽是什么味儿?妈妈熬汤时的动作表情?把这些细节加进去,就像给文章拍了个“美食特写”,读者会更想立刻尝一口!

最后,我们还可以再想想:

  1. 第一次吃螺蛳粉时,你是先被臭味吓跑,还是被香味吸引?那个“又臭又爱”的矛盾心情能不能写出来?
  2. 螺蛳粉的“臭”和“香”其实是一对好朋友,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看似矛盾却很和谐”的事物?
  3. 如果让你给没吃过螺蛳粉的人推荐,你会怎么用“先抑后扬”的方法形容它?相信你能写出更有温度的美味故事!
我要投稿
发布我的作品
写作咨询
专业导师解答
文集制作
制作我的文集

手机微信扫一扫,轻松体验更多功能!

关于跳跳龙
联系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科营路2号中新生态大厦8层801室
联系电话:18907911516
联系邮箱:252480143@qq.com
商务合作:252480143@qq.com
跳跳龙公众号
联系客服
Copyright © 2024 Suzhou Tiaotiao Long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州跳跳龙科技有限公司苏ICP备16010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