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不经意间翻开妈妈的手机相册,我都会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 (改:地泪流满面) ,因为在相册里面珍藏着一张特别值得怀念的照片。(段评:第一段作为开头,直接点出照片和眼泪,情感真挚,能快速抓住读者注意力,很棒!如果能增加一点翻开相册的具体细节,比如手指划过屏幕的触感、照片在相册里的位置,会让开头更有画面感哦。修改版:每次整理妈妈的手机相册,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照片时,总会在屏幕最下方的那个旧文件夹前停下——里面躺着一张被反复放大缩小的照片,每次点开,我的眼泪都会忍不住掉下来。)
这张照片是我外婆太的,我泪眼婆娑的盯着着 (改:盯着) 这张外婆太唯一的相片,只见她神情专注的端坐在椅子上,面带笑容,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许多深浅不一的沟壑,但她的精神却异常健烁 (改:矍铄) ,完全看不出她可是一位九十岁高龄的老人。(段评:你对照片里外婆太的外貌描写很细致,尤其是“沟壑”和“健烁”的对比,让外婆太的形象很鲜活!不过“泪眼婆娑的盯着着”有点重复啦,“健烁”其实是“矍铄”哦(老师帮你改对啦)。要是能加一点你看照片时的小动作,比如手指轻轻碰屏幕上外婆太的脸,会更感人。修改版:这是外婆太唯一的照片。我捧着手机,眼睛湿湿的盯着屏幕:她端坐在竹椅上,嘴角抿着淡淡的笑,脸上的皱纹像被阳光晒过的稻田,一道一道深浅不一,可她坐得笔直,眼神亮亮的,完全看不出是位九十岁的老人。)
转眼间两年过去了,我敬爱的外婆太已离我们而去,我时常怀念她,记得外婆太刚到我们家的时候,她都已经是耄耄之年 (改:耄耋之年) 的老人,但是却是非常的勤劳和朴素,典型的一个农村老人的形象。(段评:第三段过渡到外婆太在世时的回忆,时间线很清楚!“耄耄之年”其实是“耄耋之年”哦。如果能把“勤劳朴素”的特点和具体的小场景联系起来,比如外婆太刚到家里时手里攥着的东西,会让回忆更真实。修改版:转眼间外婆太已经离开两年了。我总想起她刚到我家的那天:九十岁的老人,肩上挎着个洗得发白的布包,手里还攥着一小把自家晒的干豆角,放下包就去厨房看米缸,典型的农村老人模样,一点都不像需要人照顾的样子。)
她这么大的年纪,能自己做的事从来不麻烦别人,就像做饭,洗衣,喂鸡,摘菜,都是亲力亲为,每天只要一有空,便起那起扫把 (改:拿起那扫把) ,把地扫得一尘不染,亮澄澄的,可是外婆太却非常的朴素,她的衣服已经洗得发白,补了又补却舍不得丢,每次妈妈说要帮她买新衣服,她总是婉言拒绝,说自己年纪大了穿不了很多,有外婆太在世的时候 (改:外婆太在世的时候) ,我觉得我们都是幸福的。(段评:这段列举了外婆太勤劳的例子,内容很充实!不过句子有点长,要是把“做饭洗衣”这些事拆成小细节,比如她扫地时的样子、补衣服的针脚,会更生动。还有“起那起扫把”多了一个“起”字哦。修改版:外婆太总说“能自己做就不麻烦人”:每天天刚亮就起来烧火做饭,袖口卷得高高的;衣服破了就找出针线盒,戴着老花镜一针一针缝补,针脚歪歪扭扭却很结实;院子里的小鸡都是她喂大的,每次撒玉米粒时,她都会蹲下来和小鸡“说话”;就连扫地,她都要把墙角的灰尘扫得干干净净,地板亮得能照出人影。妈妈要给她买新衣服,她总摆手:“旧衣服穿着舒服,不用花那钱。”)
然而,命运却如此残酷,在去年,外婆太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一连着几天 (改:一连几天) 都吃不下东西,当我们赶到医院的时候,外婆太已经瘦得不成样,她躺在病床上,气若游丝,看着她难受的样子,我的眼泪刷的流了下来 (改:刷地流了下来) ,她努力的挤出一丝微笑,用她枯瘦的双手轻轻摸着我的头,我的眼泪再一次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改: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外婆太还是走了。那一刻,成了我对外婆太永恒的怀念。(段评:这段描写外婆太生病的场景,情感很真挚,尤其是“枯瘦的手摸头”这个细节,特别打动人!不过“气若游丝”对小学生来说有点难哦,换成“说话都没力气”会更口语化。要是能加一点外婆太摸你头时的温度、你手心的触感,会让情感更浓。修改版:去年冬天,外婆太突然病倒了,躺在床上连粥都喝不下。我和妈妈赶到医院时,她瘦得脸颊都凹下去了,看见我,她慢慢抬起手——那只曾经给我剥花生、拍我背的手,现在瘦得只剩下骨头,轻轻摸了摸我的头,声音细得像蚊子叫:“囡囡,别哭。”我的眼泪一下子涌出来,紧紧攥着她的手,可她还是慢慢闭上了眼睛。)
外婆太虽然离开了我,但我知道,她的爱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永远不会消失,我会带着外婆太的爱,勇敢地走下去。(段评:结尾直接表达对外婆太的怀念,情感很真实!不过“烙印在心里”有点抽象哦,要是换成外婆太留给你的具体东西,比如她补过的衣服、晒的干豆角,会让“爱”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不会空洞。修改版:外婆太走了,可我总觉得她还在:衣柜里叠着她补过的蓝布衫,厨房的罐子里还装着她晒的干豆角,就连扫地时,我都会想起她蹲在墙角扫灰尘的样子。这些小小的东西,就是她留给我的爱呀。)
林寿松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泪》,老师被你真挚的情感深深打动了。你把“泪”这个字和对外婆太的思念紧密相连,从相册里的照片写到外婆太的勤劳朴素,再到她生病离世的场景,每一滴泪都饱含着你对外婆太的爱与怀念,这种以小见大的情感表达特别打动人!
文章里有很多细节写得很生动,比如外婆太“衣服洗得发白,补了又补却舍不得丢”,还有她生病时“枯瘦的双手轻轻摸着我的头”,这些细节让外婆太的形象跃然纸上。不过,如果能在一些关键处再“放慢镜头”就更好啦。比如你翻开相册时,除了流泪,手指碰到照片时的触感、相册里其他照片的背景(比如有没有外婆太种的菜的照片?),这些小细节能让情感更饱满。另外,从“外婆太在世时的幸福”到“她生病离开”的过渡,可以加一句“可幸福的时光总是太短”这样的句子,让段落衔接更自然。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外婆太的勤劳朴素,对你现在的生活有没有什么影响?比如你会不会也学着自己的事自己做?
- 如果外婆太能看到现在的你,你想对她说什么?把这些想法加进去,“泪”里的情感会更有力量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