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每年都过一样的节日,重阳节、春节、元旦节,所以我想设计一个节日——和谐日,和谐日在每年的10月11日至15日在这一天 (改:10月11日至15日) 。(段评:本段作为开头,提出了设计"和谐日"的想法,主题明确,但节日时间的表述有矛盾,而且没有说明为什么想设计这个节日,开头的吸引力还可以更强。可以调整时间表述,再加上设计节日的小原因,让开头更清晰自然。修改版:每年的重阳节、春节、元旦节都很热闹,但我总觉得少了点特别的味道——要是有一个专门让大家更亲近的节日就好了!所以我想设计一个"和谐日",就定在每年的10月11日吧。)
早上,邻里间温暖的问候如同春风飘进每个人的心田。当我们走到小区门口时,会向保安叔叔打招呼,他会微笑着回应我们,让人觉得心里暖洋洋的。 (段评:本段描写了邻里和保安叔叔的问候,内容贴近生活,情感真挚,但细节可以更具体,比如加上问候的具体话语或者保安叔叔的小动作,让画面感更强。修改版:和谐日的早上,空气里都飘着甜甜的味道!我背着书包走到小区门口,笑着对保安李叔叔说:"叔叔早!"李叔叔立刻放下手里的登记本,露出两颗小虎牙回我:"小宝贝早呀,今天的辫子真好看!"他的声音像春风拂过,我心里暖洋洋的,连脚步都变轻快了。)
走在路上,匆匆上班的大人们变得的 (改:变得) 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人们有序的 (改:有序地) 过马路,看起来是那么和谐。 (段评:本段写了大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情景,想法很好,但描写比较平淡,可以加上具体的场景,比如红绿灯下的小细节,让画面更生动。修改版:走到路口时,红灯正好亮起来。平时匆匆忙忙的大人们,今天都乖乖站在白线后面——穿西装的叔叔收起了手机,抱宝宝的阿姨哼起了儿歌,连骑着电动车的爷爷都扶稳了车把。绿灯一亮,大家排着队慢慢走,就像一群听话的小鸭子,马路一下子变得安安静静的,真和谐!)
课堂上,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窃窃私语,只能听到老师讲课和同学们记笔记的声音,老师脸上漏出 (改:露出) 了欣慰的微笑。 (段评:本段描写了课堂上的情景,主题贴合"和谐",但"漏出"是错别字,而且可以加上同学们的具体表现,比如坐直身体、眼睛发亮的样子,让课堂的画面更真实。修改版:到了教室,哇——平时爱偷偷说话的同桌,今天坐得笔直,眼睛瞪得像小铜铃,盯着老师的黑板;后排的男生也不再转笔了,手里的笔在笔记本上"沙沙"地写着。王老师讲着数学题,突然停下笑着说:"今天的小耳朵们都竖得高高的呀!"她的眼睛弯成了月牙,连声音都比平时温柔了。)
这就是我想设计的节日,如果真有这样的节日,实在是太好了!(段评:本段作为结尾,表达了对和谐日的期待,但有点简单,可以把期待和前面的小细节联系起来,让结尾更有温度,避免空洞的感叹。修改版:这就是我想的和谐日——有保安叔叔的笑容,有路口整齐的队伍,还有教室里沙沙的写字声。要是真的有这么一天,我一定要早起,把每一个温暖的瞬间都记在我的小本子里!)
龙炫伊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和谐日》,老师首先要为你这个充满善意与思考的创意点赞!你没有满足于过传统节日,而是敏锐地发现了生活中“和谐”的珍贵,设计出这样一个温暖的节日,这个独特的立意让文章充满了童真的智慧!
文章通过邻里问候、遵守交通、课堂专注三个场景,清晰地展现了“和谐日”的美好画面,结构完整,中心明确。不过,我们可以让这个节日更生动、更深刻一些。
比如,在写邻里问候时,能不能把“春风飘进心田”这个比喻具体化?是保安叔叔递来的一杯热豆浆,还是邻居奶奶塞给你的一颗糖?用一个真实的小细节,就能让“和谐”的温度瞬间传递给读者。另外,三个场景之间可以加一句小小的过渡,比如“走出小区,和谐的暖流一直伴随着我,连马路上都变了样”,让段落像手拉手一样自然衔接。
最后,我们可以再深入思考一下:和谐日仅仅是一天的改变吗?如果我们每天都像和谐日一样待人、做事,生活会不会变得更美好?把这个小小的感悟加在结尾,你的“和谐日”就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生活态度啦!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和谐日里,除了你写的场景,还会发生哪些让你感动的小事?
- 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和谐日的“启动仪式”,你会选择什么形式?
- 你觉得“和谐”的核心是什么?是礼貌、是规则,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