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嘛 (改:吗) ?中国的每一个汉字都有独特的含义。在我的人生字典里,我对“甜”字情有独钟。(段评:作为开头,你用设问和直接点题的方式引出了对“甜”字的喜爱,简洁明了,能快速抓住读者注意力。不过如果能把“甜”和具体的生活画面联系起来,会更有感染力哦!比如想想“甜”像什么味道,或者你第一次感受到“甜”的小瞬间,这样开头会更生动。修改版:你知道吗?中国的每个汉字都像一颗小种子,藏着独特的故事。在我的“快乐字典”里,“甜”字就像一颗糖,每次想起它,心里都会甜甜的——那是朋友的信任、同学的夸奖,还有爸爸妈妈的笑容带来的味道。)
朋友的信任是甜的。星期五晚上时,我和朋友欣欣约好了星期六9点钟一起出去玩,可是我由于过于激动睡得太晚了所以第二天起不了这么早。当第二天惊醒时我发现已经10点钟了。我收拾了一下头发就拿起东西出门了,我远远地就看到她正在站在树下等我。我猛地跑过去和她道歉:“对不起,我今天起太晚了,没能按时到。”她说:“没关系呀,我知道你会来,所以才等到现在啊。”(段评:你通过“迟到被朋友等待”的小事,写出了信任的甜,故事真实又温暖!不过如果能加上一些细节,比如欣欣等你的样子(她是不是踮着脚望呀?手里有没有拿什么小玩意儿?),还有你道歉时的心情(是不是脸红红的,心跳得很快?),会让这个“甜”更具体哦!修改版:朋友的信任是甜的。星期五晚上,我和欣欣约好周六早上9点在小区的老槐树下见面。可我太激动了,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结果第二天太阳晒屁股才醒——已经10点啦!我抓起外套就往楼下跑,远远就看见老槐树下,欣欣正抱着她的小熊玩偶,踮着脚尖往我家方向望。我喘着气跑到她面前:“对不起对不起,我睡过头了……”她却笑着把小熊举到我面前:“没关系呀,我知道你肯定会来的,你看小熊都陪我等你好久啦!”)
同学的夸奖是甜的。今天,我们考了一张数学试卷,下午就发了,在紧张的气氛中老师念出了我的分数一百!我回到座位上,同桌好奇地问我:“你的数学成绩为什么这么好呀?有什么学习方法吗?”我笑意地 (改:笑着) 回答:“其实特别容易,只需 (改:只要) 上课认真听就好啦。”同桌还在不停地夸我。(段评:数学考满分被同桌夸奖的情节很真实,能感受到你的开心!不过如果加上拿到试卷时的小细节(比如老师念分数时你的手是不是攥紧了?看到“100”分时眼睛亮起来的样子?),还有同桌夸你的具体话(比如“你也太厉害了吧!”“教教我呗!”),会让“甜”的感觉更浓哦!修改版:同学的夸奖是甜的。今天数学考试发卷,教室里静悄悄的,我的手心都攥出汗了。当老师念到“XX,100分!”时,我一下子坐直了身子,接过试卷时,连手指都有点发抖——红红的“100”像个小太阳,暖乎乎的!同桌凑过来,眼睛瞪得圆圆的:“哇!你数学怎么这么牛啊?是不是偷偷藏了什么‘学霸秘籍’?”我笑着把试卷摊开:“哪有什么秘籍呀,就是上课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把笔记记清楚啦!”同桌拍了拍我的胳膊:“你也太谦虚了,我要向你学习!”听着他的夸奖,我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家长的夸奖是甜的。今天是星期六,我的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我在家里面写着作业,写完时我觉得太无聊了,所以我决定帮爸爸妈妈分担一些工作,我先把家里的地全拖了一遍,然后又去把衣服洗了,又给垃圾倒了,然后又把桌子擦了,可是还满足不了自己,于是我又把饭做好了,刚好爸妈也回来了。爸爸妈妈见状不停夸奖:“哇!女儿长大了、懂事啦 (改:,懂事啦) !”(段评:你帮爸爸妈妈做家务的样子真懂事!不过如果加上做家务时的小细节(比如拖地时拖把沉不沉?洗衣服时泡沫溅到手上的感觉?),还有爸爸妈妈回家时的反应(他们是不是放下包就过来抱你?眼睛里有没有亮晶晶的光?),会让这个“甜”更生动哦!修改版:家长的夸奖是甜的。周六早上,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我写完作业后,看着空荡荡的屋子,突然想给他们一个惊喜。我先拿起拖把,把地板拖得能照出影子;又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泡沫像小云朵一样冒出来;最后还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连桌角的小污渍都没放过!中午我学着妈妈的样子,煮了一锅番茄鸡蛋面——当爸爸妈妈推开门时,我正端着面从厨房走出来。妈妈一下子捂住嘴:“我的宝贝女儿长大了!”爸爸走过来揉了揉我的头:“我们家小公主会照顾人啦!”听着他们的夸奖,我咬了一口面条,连面汤都变得甜甜的!)
所以我觉得朋友的信任是甜的,同学的夸奖是甜的,家长的夸奖也是甜的。(段评:结尾总结了“甜”的三个来源,和开头呼应得很好!不过如果能把“甜”比作一个具体的东西,比如“一颗藏在心里的糖”,或者“一串快乐的小铃铛”,会让结尾更有画面感,也更温暖哦!修改版:原来“甜”藏在生活的小角落里——是朋友槐树下的等待,是同桌惊讶的夸奖,也是爸爸妈妈眼里亮晶晶的光。这些甜甜的瞬间,像一颗颗小糖果,串成了我最快乐的童年!)
高榕梅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甜》,老师特别欣赏你对“甜”字的独特解读——把抽象的汉字,转化为朋友信任、同学夸奖、家长肯定这三个具体又温暖的生活片段,让“甜”有了真实的温度,这是非常棒的立意!
我们可以给文章加些“甜”的细节特写,让这份滋味更真切。比如朋友等你时,她站在树下的样子:是背着书包踢小石子,还是抬头看云?你跑过去时,心跳得有多快?这些小镜头能让“信任的甜”更有画面感。再比如帮爸妈做家务后,妈妈回家时的表情、爸爸摸你头的温度,把这些“五感细节”加进去,“甜”就会像化开的糖,慢慢浸润读者的心啦。
💡 我们还可以再想想:
- 除了别人给的甜,你有没有给过别人“甜”?比如帮同学讲题后,对方的笑容是不是也让你尝到甜?
- 最特别的一次“甜”,是像棉花糖一样软,还是像蜂蜜一样润?试着用一种食物比喻它,会不会更有趣?
- 如果给“甜”加个颜色,你觉得它是什么色?把颜色写进片段里,“甜”会不会更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