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正在背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溺溺。”我生气地拍着桌子,不耐烦地又打开了书,说:“已经背了十几遍了,怎么不是没背下来 (改:还是没背下来) 呀!”(段评:本段作为开头,通过描写背课文时的不耐烦,生动引出故事背景,贴近小学生生活,情感真实。但可以增加更多细节描写,比如背书时的动作、神态,让画面更具体;同时,“怎么不是没背下来呀”存在语病,需要修改。修改版:那时,我正趴在书桌上背《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溺……”我皱着眉头,手指用力戳着课本上的字,嘴里嘟囔着。背到“溺”字时,舌头像是打了结,怎么也顺不下去。我生气地拍了下桌子,把书“啪”地合上又翻开,鼓着腮帮子说:“都背十几遍了,怎么还是记不住啊!”)
忽然,我的窗户上出现了一位小女孩:“你愿意和我去东海玩吗?我定晴 (改:定睛) 一看,原来是女娃呀。还没等我回答,我就来到了一只小船上,女娃开始划船,突然狂风大作,大浪飞速地奔来。小船一下子就翻了,我和女娃被冲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女娃的声音在大海里回荡,她的呼救声在海浪中回荡,却被巨大的浪声淹没了。(段评:本段通过梦境展开情节,想象丰富,有一定的画面感。但“定晴一看”有错别字,应改为“定睛一看”;同时,描写海浪时可以更具体,比如海浪的样子、声音,以及“我”当时的感受,让场景更紧张;另外,“女娃的声音在大海里回荡,她的呼救声在海浪中回荡”有点重复,可以调整。修改版:忽然,窗户上闪过一个小小的身影,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你愿意和我去东海玩吗?”我定睛一看,原来是穿着红裙子的女娃!还没等我点头,身体就轻飘飘地飞到了一只小船上。女娃拿起木桨轻快地划着,海风裹着咸咸的味道吹在脸上。可没过多久,天空突然暗下来,狂风“呼呼”地卷着海浪,像一群张牙舞爪的怪兽扑过来。“哗啦——”小船一下子被掀翻了,冰冷的海水瞬间没过我的胸口。我和女娃被浪头冲散,她的呼救声在海浪中飘着,却被“轰隆隆”的浪声吞了进去。)
画面一转。我飞在天空,天啊!我变成了一只小鸟,我惊讶地忘记了怎样拍翅膀,眼看就要掉进东海了,一只鸟像箭一样飞过来,用身体接住了我。我重新拍打起了翅膀,这不是精卫吗?她的嘴里还叼着小石子呢!“下次小心点。”精卫一边说一边丢下了小石子“我还要西山捡石头 (改:去西山捡石头) 和木头呢!”(段评:本段情节转换自然,通过变成小鸟的设定,引出精卫的形象,有童趣。但“一只鸟像箭一样飞过来”可以更具体,比如精卫的样子;同时,“我惊讶地忘记了怎样拍翅膀”可以增加心理描写,让情感更真实;另外,“丢下了小石子”后可以补充动作细节,比如石子掉进海里的声音。修改版:画面突然一转,我竟然飞在了天上!低头一看,自己的手变成了毛茸茸的翅膀——我变成小鸟啦!我吓得忘了怎么拍翅膀,身体像块小石头一样往下坠,眼看就要掉进东海里。就在这时,一只灰蓝色的小鸟像箭一样冲过来,用暖暖的背接住了我。我稳住身子仔细一看,是精卫!她的嘴角还叼着一颗圆溜溜的小石子。“下次小心点哦。”精卫扑扇着翅膀,把石子“扑通”一声丢进海里,“我还要去西山捡石头和树枝呢!”)
“醒醒,你书还没背完呢,怎么睡着了呢?”我妈妈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睛,开始背诵:“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我竟背了下来。 (改:我竟背了下来。”) (段评:本段作为梦醒的过渡,连接了梦境和现实,自然引出背书成功的结果。但可以增加“我”醒来时的动作、神态,比如揉眼睛、摸课本,让场景更真实;同时,背书时的状态可以描写得更具体,比如语气的变化。修改版:“醒醒,书还没背完呢,怎么趴着睡着了?”妈妈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手还压在翻开的课本上。想起刚才的梦,我心里一动,试着开口背:“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没想到,那些之前卡壳的句子,竟然像流水一样从嘴里滑了出来。)
虽然这是一场梦,但我和精卫的相遇,不仅让我把《精卫填海》背了下来,更让我看到精卫不屈不挠、永不放弃、不怕困难的精神,我要向她学习。(段评:本段作为结尾,总结了梦境的收获,主题明确。但“不屈不挠、永不放弃、不怕困难”有点重复,可以简化;同时,升华主题时可以结合具体的生活场景,比如以后遇到困难会怎么做,让感悟更真实,避免空洞。修改版:虽然这只是一场梦,可和精卫的相遇,不仅让我轻松背会了《精卫填海》,更让我记住了她叼着小石子飞向东海的样子。以后我再遇到背不下课文、做不出数学题的情况,就会想起精卫一次次往返西山和东海的身影——我也要像她一样,慢慢坚持,不轻易放弃。)
赵景娴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和精卫过一天》,老师首先被你巧妙的构思打动——从背不出课文的烦恼切入,用一场梦串联起与精卫的相遇,结尾又回到现实背出课文,这种“现实-梦境-现实”的闭环设计,既紧扣主题又充满童趣,还自然引出了对精卫精神的感悟,特别有创意!
不过文章还可以更生动哦。比如第二自然段写小船翻覆的场景,你可以加入更多细节:海风是不是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海浪的声音是“轰隆隆”还是“哗啦啦”?你掉进海里时,身体是冷得发抖还是被咸水呛得难受?这些“五感描写”能让惊险的画面瞬间活起来。还有精卫救你的情节,如果加上她翅膀的触感、羽毛的颜色,甚至她说话时嘴里石子的“哒哒”声,人物形象会更立体。
最后老师想和你一起思考:
- 精卫填海的“永不放弃”,除了“坚持”,是不是也藏着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 如果你帮精卫一起填海,会用什么现代工具?这个工具又会和神话产生怎样的有趣碰撞?
- 梦醒后,除了背出课文,精卫的精神还能怎样影响你的日常生活?
期待你下次用更细腻的笔触,让神话故事在你的文字里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