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阳台上种着一些植物,有番茄、仙人掌、文竹,在角落里,还有一盆光秃秃的花盆 (改:空花盆) 。妈妈告诉我,这是一盆早已枯萎的盆栽,还没来得及种上新的植物呢!(段评:第一段作为开头,通过介绍阳台植物引出枯萎花盆的设置,为后文埋下伏笔,整体简洁清晰。但可以增加一些对阳台环境的描写,让画面更生动,比如阳光洒在植物上的样子,或者风掠过叶片的感觉,这样能让开头更有吸引力。修改版:我家阳台上种着好多可爱的植物,番茄苗举着小小的绿灯笼,仙人掌穿着带刺的铠甲,文竹的叶子像羽毛一样轻轻晃。角落里却放着个光秃秃的花盆,土面干巴巴的。妈妈说这是之前枯萎的盆栽,还没来得及种新的呢!)
过了好几天,我惊讶地发现那盆光秃秃的花盆竟露出了嫩绿的小芽!我心想这是太神奇了,到底是什么植物呢?过了一周我再去看,发现盆里已经长出来两片巴掌大的叶子,顶上也冒出了嫩嫩的叶子。而侧面也长出了卷卷的细丝,紧紧地抓住阳台的栏杆。又过了好几天,我看到在枝茎 (改:枝蔓) 上开出了许多金灿灿的小花。有的花朵下面还有一颗小指长的小果子 (改:小指大小的小果子) 呢!哦,原来是小黄瓜!我已经迫不及待了!我希望它们能快快长大。(段评:第二段详细写了黄瓜苗的生长过程,时间顺序清楚,能看出你的观察很仔细!不过有些地方可以更具体,比如小芽刚冒出来时的样子,细丝怎么抓住栏杆的,小花开放时的细节。另外,“我心想这是太神奇了”可以换成更符合孩子语气的表达,比如“我揉了揉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也太神奇了吧!”这样情感更真实。修改版:过了好几天,我凑近那盆光秃秃的花盆一看,呀!土缝里钻出了个嫩绿色的小芽,尖溜溜的,像个害羞的小脑袋。我蹲下来盯着它看了好久,心里直犯嘀咕:这到底是什么呀?又过了一周,小芽长出了两片巴掌大的叶子,边缘还带着细细的绒毛,顶上又冒出几片新叶,嫩得能掐出水来。旁边还伸出来几根卷卷的细丝,像小触手一样,紧紧缠住了阳台的栏杆。又过了几天,枝茎上开出了金灿灿的小花,像撒了一把小星星。有的花下面还挂着颗小指长的小果子,圆滚滚的。哦!原来是小黄瓜!我激动得直拍手,恨不得马上就能吃到它!)
我每天放学回家都要来看看它们,给它们浇水,看它们一点点的长大 (改:地长大) ,我十分兴奋,这些金黄色的小伞也渐渐收了起来,有点枯萎了 (改:有些枯萎了) 。差不多第五周的时候,我发现黄瓜变“胖”了!妈妈告诉我这种黄瓜叫白玉黄瓜,它的颜色是浅绿色,快成熟的时候颜色淡绿偏白,它的刺比较疏,与其他黄瓜最大的区别是它又粗又胖,是个小胖子。它们的形状也十分特别:有的像一个字母“C”,有的像一个字母“o” (改:有的像一个字母“O”) ,还有的像一个数字“1”。我摘下一根熟了的黄瓜,只听'咔嚓'一声 (改:“咔嚓”一声) ,一口咬下去,清脆爽口,还带着黄瓜本身的清香,回味无穷。自己种的瓜真是太美味了!(段评:第三段写了照顾黄瓜和收获的过程,内容很充实,特别是吃黄瓜的细节很生动!不过“这些金黄色的小伞也渐渐收了起来,有点枯萎了”可以更形象,比如“金黄的小花慢慢合上了花瓣,像收起的小伞,渐渐变得干巴巴的”。另外,“黄瓜变‘胖’了”可以加一些具体的描写,比如摸起来的感觉,或者颜色的变化,让内容更丰富。修改版:我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去阳台看黄瓜,给它们浇点水,用手轻轻摸摸它们的叶子。看着小黄瓜一天天长大,我心里甜滋滋的。金黄的小花慢慢合上了花瓣,像收起的小伞,渐渐变得干巴巴的。差不多第五周的时候,我发现黄瓜变胖了!妈妈说这是白玉黄瓜,颜色是浅浅的绿色,快成熟时会变成淡白的颜色,刺很少,摸起来不扎手,和别的黄瓜不一样,它又粗又胖,像个圆滚滚的小胖子。它们的形状可有趣了:有的弯弯曲曲像字母“C”,有的圆溜溜像“O”,还有的直直的像数字“1”。我小心地摘下一根最胖的黄瓜,只听“咔嚓”一声,咬一口,脆脆的,甜甜的,还有一股清香味儿,从嘴巴一直甜到心里。自己种的黄瓜,真的太好吃啦!)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明白了,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只要你仔细观察,生活可能处处有惊喜哦!(段评:第四段作为结尾,能总结出道理,很棒!不过“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可以结合具体的事情来说,比如“原来只要每天浇水、耐心等待,光秃秃的花盆里也能长出甜甜的黄瓜”,这样更自然。另外,“生活可能处处有惊喜哦”可以加一点自己的感受,比如“现在我每次路过阳台,都会想起那盆从枯萎到结果的黄瓜,原来生活里藏着这么多小惊喜呀!”这样主题升华更真实。修改版:看着阳台上挂着的一根根白玉黄瓜,我突然明白了:原来只要每天给它浇水,耐心等着它长大,光秃秃的花盆里也能长出这么好吃的黄瓜。现在我每次路过阳台,都会忍不住看看那盆黄瓜,心里暖暖的。原来生活里藏着这么多小惊喜,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能发现哦!)
高琬婷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种瓜趣事》,老师首先要为你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感悟点赞!你从一盆枯萎的花盆里长出的黄瓜苗,不仅写出了种瓜的乐趣,更在结尾点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还延伸到“生活处处有惊喜”,这份从日常小事中提炼出的双重感悟,让文章一下子有了温度和深度!
不过,我们可以一起给文章“加些料”,让它更精彩。比如你写“每天放学回家都要来看看它们,给它们浇水,看它们一点点长大”,这里可以用“特写镜头”的方式放慢节奏:浇水时,你有没有听到水珠落在叶子上的“沙沙”声?看到小黄瓜从“小指长”变“胖”时,手指碰过它的刺吗?这些细节能让读者仿佛跟着你一起守着黄瓜长大。
另外,从“发现小芽”到“长出卷须”再到“开出小花”,如果能加一两句过渡,比如“又过了几天,我惊喜地发现……”“渐渐地……”,段落之间会像搭了小桥一样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当你第一次发现枯萎花盆里冒出小芽时,心里除了“神奇”,有没有一丝“不敢相信”的小激动?可以把这个瞬间的心理写得再具体些吗?
- 妈妈说这是“白玉黄瓜”时,你有没有凑近闻闻它的清香?或者摸过它“疏疏的刺”?这些小细节能让黄瓜的形象更鲜活哦!
- 吃到自己种的黄瓜时,除了“清脆爽口”,有没有觉得比买的更甜?这份“甜”里藏着你的付出,能不能多写一两句话表达这份特别的心情?
期待你下次的作文能像你种的白玉黄瓜一样,结出更饱满、更甜美的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