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如万花筒,缤纷多彩,却也藏着不少教训。每当我看到电气安全手册,就会想起那次因鲁莽而引发的尴尬停电经历。(段评:开头用比喻和回忆引出事件,点明了主题,很自然!如果能把“电气安全手册”换成更具体的小物件,比如“爸爸贴在电闸旁的警示贴纸”,会更有画面感,也更贴近生活哦。修改版:生活像个装满趣事的万花筒,可也藏着让人脸红的教训。每当我瞥见电闸旁爸爸贴的“小心触电”警示贴纸,那次因为好奇乱拉电闸的尴尬停电经历,就会一下子蹦进脑海。)
那天,爸爸出门前反复叮嘱:“别乱碰电器,更不能动电闸!”可他刚走,弟弟就一头扎进客厅看电视,我则在房间里翻阅一本电子科普书。看着书上关于电路的介绍,我突然冒出一个荒唐的念头——去试试拉电闸。(段评:本段交代了事件的起因,爸爸的叮嘱和“我”的念头形成了对比,很棒!要是能加上弟弟看电视的具体样子,比如“弟弟抱着薯片桶,眼睛盯着电视屏幕眨都不眨”,再写“我”看科普书时的好奇状态,比如“手指点着书上的电路插图,眼睛瞪得圆圆的”,就能让场景更生动啦。修改版:那天爸爸出门前,皱着眉头戳了戳我的额头:“不准碰电器,更不许动电闸!”可他刚关上门,弟弟就抱着薯片桶扑到沙发上,眼睛盯着电视屏幕眨都不眨。我窝在房间里看电子科普书,手指点着书上花花绿绿的电路插图,突然冒出个大胆的念头——偷偷拉一下电闸,看看会发生什么!)
我搬来椅子,颤巍巍地站上去,伸手去拉电闸的瞬间,只觉一阵麻意袭来,电闸“啪”地跳闸了,我也被电流惊得浑身一震。(段评:触电的瞬间写得很真实,“麻意”和“跳闸声”都有啦!要是能加上站椅子时的紧张动作,比如“我扶着墙,脚尖踮得老高”,还有拉电闸前的心理活动,比如“心怦怦跳得像揣了只兔子”,就能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你的害怕啦。修改版:我搬来木椅子,扶着墙踮起脚尖站上去,心怦怦跳得像揣了只兔子。刚伸手碰到电闸,突然一阵麻意从指尖窜到胳膊,“啪”的一声,电闸跳闸了!我吓得浑身一哆嗦,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
弟弟发现电视突然黑屏,慌慌张张地冲进我房间:“哥,是不是跳闸了?”我捂着发麻的手,懊恼地应道:“是……” 此时屋内一片漆黑,我们手忙脚乱地摸索照明工具,摸了半天也没找着。忽然我想起床头还放着手机,便跌跌撞撞地摸过去,点亮屏幕的那一刻,微弱的光让我们松了口气。我赶紧打开手电筒,又找到手表,拨通了爸爸的电话。(段评:弟弟的慌张和“我”的懊恼写得很生动,找照明工具的过程也很真实!要是能加上摸黑时的细节,比如“膝盖撞到床角,疼得我龇牙咧嘴”,还有手机亮起来时的感受,比如“那点微光像救命稻草一样”,就能让场景更具体哦。修改版:弟弟发现电视突然黑屏,举着遥控器慌慌张张冲进来:“哥!电视咋黑了?”我捂着发麻的手,声音小得像蚊子叫:“是……跳闸了。”屋里一下子黑得像泼了墨,我们俩手忙脚乱地摸东西,我膝盖撞到床角,疼得龇牙咧嘴。突然想起床头的手机,我跌跌撞撞摸过去点亮屏幕——那点微光像救命稻草一样,让我们松了口气。我赶紧打开手电筒,又摸到手表,拨通了爸爸的电话。)
没过多久,爸爸赶回家,熟练地推上电闸,灯光亮起的瞬间,他板起脸,对我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段评:爸爸回家修电闸的情节交代清楚啦!要是能加上爸爸的动作,比如“爸爸皱着眉掀开电闸盒,手指熟练地往上一推”,还有他批评时的表情,比如“眼睛瞪得圆圆的,却没真的生气”,就能让爸爸的形象更立体哦。修改版:没过多久,爸爸急匆匆赶回家。他皱着眉掀开电闸盒,手指熟练地往上一推,“啪”的一声,灯光瞬间亮了起来。爸爸转身看着我,眼睛瞪得圆圆的:“说了不许碰电闸,你咋不听?触电多危险!”我低着头,脸烫得像火烧。)
那次之后,我深刻明白:电器开关绝非儿戏,对安全心存敬畏、行事谨慎,才能远离危险与麻烦,这道理,我会记一辈子。(段评:结尾总结了教训,点明了主题,很好!要是能把道理和具体的小事结合起来,比如“现在我看到电闸就会想起指尖的麻意,再也不敢乱碰电器了”,就能让感悟更真实,不显得空洞哦。修改版:那次之后,我再也不敢乱碰电器了。现在看到电闸,指尖还会隐隐想起当时的麻意——原来电器开关真的不是儿戏,只有对安全存着敬畏心,才能离危险远远的。这个教训,我会记一辈子。)
林梓颢同学,你好!读完你的《那次停电的教训》,老师特别欣赏你能从一次小意外中提炼出“对安全心存敬畏”的深刻道理,这个立意让文章有了沉甸甸的价值!而且你用“电气安全手册”引出回忆的开头,和结尾的感悟形成呼应,结构很清晰。
不过我们可以给文章“加些戏”,让它更有画面感。比如你写“伸手拉电闸的瞬间,一阵麻意袭来”,这里可以放慢镜头:当时手指触到电闸的冰凉金属了吗?麻意是像小蚂蚁爬还是像电流窜过?弟弟冲进房间时,他的声音是慌的还是急的?把这些细节加进去,读者就像在看电影一样,能立刻感受到你的紧张和后怕。
再想想,爸爸批评你的时候,他的语气是严厉中带着担心吗?你除了“懊恼”,有没有别的感受?比如看到爸爸匆匆赶回来的身影时,心里有没有一丝愧疚?把这些细腻的情感写出来,你的感悟会更真实动人。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如果当时你没有及时打电话给爸爸,还可能发生什么更危险的事?
- 除了电闸,生活中还有哪些“看似平常却不能碰”的安全隐患?
- 这次教训后,你有没有提醒过身边的朋友注意用电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