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很多烦⼼事,⽐如考试没考好会伤⼼,被别⼈抢了玩具会愤怒。今天就让你们看看我的(段评:开头列举了考试没考好、被抢玩具等烦心事,能引出主题,但句子没写完,有点突兀,而且列举的例子可以更具体,比如加上小细节让例子更生动。修改版:世上有很多烦心事,比如考试没考好会趴在桌上偷偷抹眼泪,心爱的玩具被抢会气得直跺脚。今天,我要说说我的烦心事。)
烦⼼事吧!(段评:单独成段有点零散,而且句子太短,和第一段连起来会更连贯,能让开头更流畅自然。)
今天⼀早,我刚吃完早饭,就急忙将书包往课桌上⼀丢,冲进房间,⼀把夺过⻛筝,准备去放(段评:描写放风前的动作时,“书包往课桌上一丢”“冲进房间”“一把夺过”这些动作很生动,但可以加上一些细节,比如书包丢在桌上的声音,或者冲进房间时的心情,让场景更具体。修改版:今天一早,我刚吃完早饭,就“啪”地把书包往课桌上一丢,踩着小碎步冲进房间,一把抓过窗台上的风筝,心里美滋滋地想着:终于可以去放风筝啦!)
⻛筝。可是⼀回头,看⻅妈妈⼀脸严肃地看着我,我⼼⾥“咯噔”⼀下,知道⼜要上补习班了。我(段评:写妈妈的反应时,“一脸严肃”可以更具体,比如妈妈的眼神或者动作,能让妈妈的形象更鲜明,也能让“我”的紧张感更真实。修改版:可我刚转身,就看见妈妈双手叉腰站在门口,眉头皱得紧紧的,眼神像探照灯一样盯着我。我心里“咯噔”一下,完了,肯定又要去补习班了。)
美好的⼼情瞬间跌落到⾕底,虽然我知道妈妈是对我好,但也不能这样啊。我嘴巴撅得⽼⾼,⼩声(段评:写心情变化时,“美好的心情瞬间跌落到谷底”可以用更形象的比喻,比如像气球被扎破一样,能让心情的变化更生动,也更符合小学生的表达。修改版:我那像气球一样鼓鼓的好心情,“啪”地一下就破了。虽然知道妈妈是为我好,可也不能这样呀!我嘴巴撅得能挂个小油瓶,小声嘟囔着。)
地嘟囔着,吐槽了半天,但还是不情愿地跟着妈妈去了补习班。路上我⼼⾥⼀直想着放⻛筝时美好(段评:“吐槽了半天”有点笼统,可以具体说说吐槽的内容,比如“为什么周末还要上补习班呀”,能让“我”的不情愿更真实,也更有画面感。修改版:我小声嘟囔着:“为什么周末还要上补习班呀,我想放风筝嘛……”吐槽了好一会儿,还是不情愿地跟着妈妈出门了。)
的时光,仿佛能感觉到春⻛轻轻地吹过我的⽿边,要是妈妈能改主意那可太好了。(段评:写想象放风的时光时,“仿佛能感觉到春风轻轻地吹过我的耳边”可以加上更多感官描写,比如春风的味道,或者风筝飞起来的样子,让想象更具体。修改版:路上,我心里一直想着放风筝的美好时光,仿佛能闻到春风里青草的香味,能看到风筝在天上摇摇摆摆的样子,要是妈妈能改主意就好啦!)
放学后,我本想着终于可以去放⻛筝啦,脚步都变得轻快起来。可妈妈却板着脸说:“太晚了(段评:“妈妈却板着脸说”可以加上妈妈说话的语气,比如“妈妈板着脸,声音有点严厉地说”,能让妈妈的态度更鲜明,也能让“我”的失望更强烈。修改版:放学后,我蹦蹦跳跳地往外跑,心里想着终于可以放风筝了。可妈妈板着脸走过来,拉着我的手说:“太晚啦,回家睡觉。”)
去睡吧。”我的肩膀⼀下⼦耷拉下来,眼睛也失去了光彩。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像只泄了⽓的⽪球(段评:“肩膀一下子耷拉下来”“像只泄了气的皮球”很生动,但可以加上“我”的动作细节,比如脚步的变化,能让失望的样子更具体。修改版:我的肩膀一下子耷拉下来,脚步也变得慢吞吞的,像只泄了气的皮球,不情愿地跟着妈妈回了家。)
⼀样,不情愿地上了床。躺在床上,我望着天花板,⼼⾥还惦记着那没放成的⻛筝。(段评:写躺在床上的心情时,“心里还惦记着那没放成的风筝”可以加上想象,比如风筝在窗边晃呀晃,能让惦记的心情更真实,也更有画面感。修改版:躺在床上,我盯着天花板,心里总想着那只没放成的风筝,好像它正趴在窗台上,眼巴巴地看着我呢。)
顾子涵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一件烦心事》,老师特别欣赏你对“快乐被打断”的细腻捕捉——从放风筝的期待到补习班的失落,再到夜晚的落空,你把孩子最真实的“想玩却不能”的委屈写得特别打动人!尤其是“心里‘咯噔’一下”“肩膀耷拉下来像泄了气的皮球”这些细节,让老师仿佛看到了你当时失落的样子。
不过我们可以让这份“烦心事”更有画面感哦!比如你写“冲进房间夺过风筝”时,能不能加一句:“风筝尾巴上的小彩带还晃了晃,好像也在催我快点出门”?这样风筝就像有了生命,和你一起期待春天。还有“妈妈板着脸说太晚了”时,你可以写写窗外的天——是“太阳刚擦过楼顶”还是“路灯已经亮起来了”?用环境细节把“太晚了”的理由变得更具体,你的委屈也会更让人心疼。
💡 我们还可以再想想:
- 如果让你给妈妈写一张“放风筝申请卡”,你会怎么说服她?
- 没放成的风筝后来怎么样了?下次再拿起它时,你会想起这次的烦心事吗?
- 你觉得妈妈不让你放风筝,除了“为你好”,还有没有别的原因?试着站在她的角度想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