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

跳跳龙Al作文批改

首页原创文库
首页 范文文库弹弹珠游戏
记叙文
弹弹珠游戏
作者:王逸晨| 指导老师:马燕青

这周末,我和妈妈在家里闲着,爸爸看到后,连忙提议:“要不我们来玩弹珠吧!规则是每人有五条命,按顺序弹珠子。被别人撞下去算死亡,自己掉下去两颗就算死,”说完规则,游戏就开始了。(段评:本段作为开头,清晰交代了游戏的起因和规则,很棒!如果能加入一些环境描写或人物的动作、神态,比如爸爸提议时的样子,会让开头更吸引人哦。修改版:这周末,我和妈妈趴在客厅的地毯上无聊地摆弄手指,爸爸突然眼睛一亮,拍着手提议:“咱们玩弹珠吧!规则是每人五条命,按顺序弹珠——被别人撞下去算‘死’,自己掉下去两颗也算淘汰!”他边说边从抽屉里掏出彩色弹珠,游戏瞬间就拉开了序幕。

游戏一开始,我就把爸爸给撞了下去,但很快我就被妈妈给“撞死”了。看着妈妈欢呼雀跃的样子,我心想:下一局我一定要赢。(段评:本段写出了第一局的输赢和你的心情,很真实!要是能具体描写你被“撞死”时的反应,比如手忙脚乱的样子,妈妈欢呼的细节,会更生动。修改版:游戏一开始,我瞄准爸爸的弹珠轻轻一弹,“啪嗒”一声就把他撞下了地毯!可还没等我得意,妈妈的弹珠就像小炮弹一样冲过来,我的弹珠“咕噜噜”滚出了边界——我“死”啦!看着妈妈叉着腰笑得眼睛眯成月牙,我攥紧小拳头,心里喊:下一局我一定要赢回来!

第二局开始了,我刚上场,就差点被爸爸给撞下去了。又过了一会,爸爸对准妈妈的珠子用力一弹,妈妈的珠子一下就被爸爸给撞了下去,但是爸爸的珠子没有减速,只是改变方向向我的珠子撞来。三十厘米、二十厘米、十厘米、五厘米……爸爸的珠子离我越来越近,最终在离我的珠子不到三厘米的地方停了下来。(段评:本段的紧张感写得特别好!“三十厘米、二十厘米”的描写很有画面感,如果能加入你当时的动作,比如屏住呼吸、盯着弹珠的样子,会让读者更紧张哦。修改版:第二局刚开场,爸爸的弹珠就擦着我的弹珠滚过去,吓得我赶紧捂住嘴巴!没过多久,爸爸弓着腰对准妈妈的弹珠用力一弹,“嗖”的一声就把妈妈撞出局了!可他的弹珠没停下,拐了个弯朝我冲来——三十厘米、二十厘米、十厘米……我趴在地上眼睛都不敢眨,直到它“咔嗒”停在离我不到三厘米的地方,我才松了口气!

我想:这不是反击的好机会吗?随后我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弹,将爸爸的珠子给弹飞了。(段评:本段写出了你的反击,很精彩!要是能加入弹珠时的动作细节,比如怎么瞄准、手指怎么用力,会更具体。修改版:我盯着爸爸的弹珠眼睛一亮:这不是反击的好机会吗?我跪直身子,眯起一只眼对准弹珠,大拇指用力一弹——“砰!”爸爸的弹珠像受惊的小虫子,“咕噜噜”就滚出了地毯!

今天可真开心,不仅体会到了弹珠的乐趣,还懂得了一个道理:“人生也是如此,只有抓住时机才能成功。”(段评:本段作为结尾,点明了开心的心情和收获,很棒!如果能把道理和今天的弹珠游戏结合得更紧密,比如提到“抓住机会”时想到爸爸弹珠停下的瞬间,会更自然哦。修改版:今天玩弹珠真开心!彩色的弹珠在地毯上滚来滚去,像一群调皮的小彩虹。我还明白了:就像刚才抓住爸爸弹珠停下的机会反击一样,生活里也要看准时机,才能把事情做好呀!

综合评价:

王逸晨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弹弹珠游戏》,老师首先要为你敏锐的感悟力点赞!很多同学写游戏只会停留在“玩得开心”,而你却能从弹珠碰撞的瞬间提炼出“抓住时机才能成功”的道理,这个“以小见大”的思考特别棒,让平凡的游戏故事有了沉甸甸的思想重量!

接下来,老师想和你分享两个让文章更精彩的“进阶秘籍”——
第一个秘籍是“给关键场景拍个慢镜头”。你看,作文里最紧张的部分是“爸爸的珠子向你撞来”和“你反击弹飞爸爸的珠子”,这两段就像电影里的高潮戏,但现在的描写还不够“抓眼球”。如果我们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比如写爸爸弹珠滚动时的声音(“珠子在地板上‘咕噜咕噜’转,声音越来越近,像小鼓在敲我的心”),或者你弹珠前的动作细节(“我蹲在地上,手指紧紧按住弹珠,眼睛眯成一条缝,瞄准爸爸弹珠的侧面——这是最容易把它撞飞的角度!”),用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的细节填满这个瞬间,读者就能跟着你一起紧张、一起欢呼啦!

第二个秘籍是“给情感变化搭一座小桥”。你从“被妈妈撞死”到“下一局一定要赢”,再到“成功反击”,心情肯定像坐过山车一样起伏,但现在的情感描写还可以更细腻。比如被妈妈撞下去时,除了“心想一定要赢”,能不能加一句“我的脸有点发烫,手指攥紧了剩下的弹珠——刚才太急了,这次我要沉住气”?把“不服气”背后的“反思”写出来,你的“抓住时机”就不是凭空而来的道理,而是从失败里长出来的智慧,这样文章的情感和思想会更连贯、更深刻!

最后,老师想和你再深入聊聊:

  1. 这次弹珠游戏里,“时机”具体藏在哪里?是爸爸弹珠停下的位置,还是你瞄准的角度?如果能把“时机”的“细节特征”写清楚,道理会不会更有说服力?
  2. 生活里还有哪些“抓住时机”的小事?比如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运动会上冲刺,能不能和弹珠游戏的“时机”联系起来,让结尾的感悟更贴近日常?

相信你只要把“慢镜头”和“情感桥”用起来,下次的作文一定会像你弹飞的弹珠一样,又准又精彩!

我要投稿
发布我的作品
写作咨询
专业导师解答
文集制作
制作我的文集

手机微信扫一扫,轻松体验更多功能!

关于跳跳龙
联系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科营路2号中新生态大厦8层801室
联系电话:18907911516
联系邮箱:252480143@qq.com
商务合作:252480143@qq.com
跳跳龙公众号
联系客服
Copyright © 2024 Suzhou Tiaotiao Long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州跳跳龙科技有限公司苏ICP备16010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