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并不是我的强项,反而会给我减分。心理的压力和身体的不适让我饱受折磨。对我而言,跑步时的路是一条铺满荆棘的路。(段评:本段以比喻开篇,将跑步之路比作荆棘路,生动点出对跑步的恐惧,为全文奠定情感基调,比喻贴切且有感染力。但心理描写稍显单薄,"心理压力和身体不适"缺乏具体支撑(如是否曾因跑步摔倒、被同学嘲笑等),可补充细节让恐惧更真实。修改版:跑步向来不是我的强项,反而总让我在体育测试里拖后腿。每次站在起跑线上,心脏就像被攥住的气球,腿肚子发软;跑到中途,喉咙里的血腥味混着汗水往下淌,每一步都像踩在碎玻璃上。对我而言,跑步的路从来都是铺满荆棘的,扎得人不敢抬头。)
所以当我知道自己被报名参加运动会的八百米项目时,我是非常不可置信 (改:难以置信) 的。“唉呀 (改:哎呀) 运动会一个人只能报两个项目,跑得快的几乎都报满了,我们就去‘抓壮丁’嘛,反正你也不差嘛。”这是我听到的解释。(段评:本段通过对话交代被报名的原因,符合记叙文"用语言推动情节"的特点,"抓壮丁"的说法也增添了生活趣味。但心理描写可更细腻,"不可置信"可转化为具体反应(如愣住、后退半步、声音发颤等),让人物状态更鲜活。修改版:所以当班长把八百米参赛表塞到我手里时,我攥着纸的手瞬间冰凉——我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唉呀运动会每人只能报两项,跑得快的都抢着报满了,我们只好‘抓壮丁’嘛!你平时体育课也没偷懒,肯定能行!"班长拍着我肩膀笑,我却盯着报名表上自己的名字,半天说不出话。)
最后我还是“认命”了。“两圈而已,两圈而已。”我一边安慰自己,一边来到跑道。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水平,不至于太糟糕,也为了让自己输得不那么难看,我决定每天放学后计时跑八百米。刚开始,我总会在跑了大半的时候泄力,再麻木地跑(也可能是走)完剩下的路程,跑完后仿佛失去了所有知觉,只能听到自己大口喘气的声音。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我盯着秒表上冷冰冰的数字,感觉心跳同计时一起暂停了——我离满分好远啊,要怎么办啊?我还要练吗?擦过脸的纸巾已被浸湿,我不知道是汗还是泪水。(段评:本段通过自我安慰和训练细节展现内心挣扎,"秒表数字"的描写能体现失落感,情感真实。但"泄力""麻木"等词可替换为更具象的动作(如"膝盖发软,手撑着膝盖喘气""脚像灌了铅一样拖在地上"),让场景更有画面感;"纸巾浸湿"的细节可点明是汗还是泪,强化情感浓度。修改版:最后我还是"认命"了。"两圈而已,就当绕操场散步!"我攥着衣角给自己打气,一步步挪到跑道。为了不拖班级后腿,也为了不让自己输得太难看,我决定每天放学后计时跑八百米。刚开始,我总在第三百多米时膝盖发软,手撑着膝盖大口喘气,再拖着灌铅的腿挪完剩下的路——有时甚至是走。跑完后趴在栏杆上,只能听到自己喉咙里的"呼哧"声,连抬头的力气都没有。回宿舍的路上,我盯着秒表上的数字,心脏像被冻住的秒针一样停跳了:四分二十秒,离满分的三分十五秒差了快一分钟!我还要练吗?擦脸的纸巾被浸湿,我才发现眼泪混着汗水往下掉,凉丝丝的。)
不过好在,在朋友的鼓励下,我还是坚持了下来,一段时间过后,那串数字慢慢变小,我开始有了一点希望。(段评:本段作为过渡段,简洁交代坚持的原因,但"朋友的鼓励"缺乏具体内容(如朋友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可补充细节让"坚持"更有支撑,避免内容空洞。修改版:好在同桌每天放学后都站在跑道边等我。"今天比昨天快了五秒!""最后五十米我陪你冲!"她举着矿泉水瓶喊的声音,像小锤子一样敲碎我放弃的念头。慢慢的,秒表上的数字开始变小——四分十秒、三分五十秒……我盯着那些跳动的数字,心里第一次冒出了点微弱的希望。)
时间很快过去,马上就到了运动会。走去检录处的路上,我不停地深呼吸,这是我走过最长的路了。开始检录时,我感觉我的希望瞬间破灭——我们组内有一个校田径队队员,她的长跑成绩令人闻风丧胆。“我无论如何都不能与这种人相比……我完了!”(段评:本段通过环境描写(检录处)和心理活动展现赛前紧张,"田径队队员"的出现制造了冲突,推动情节发展。但"希望瞬间破灭"可转化为具体反应(如腿抖、手心出汗、喉咙发紧等),让紧张感更真实。修改版:时间过得飞快,运动会转眼就到了。走去检录处的路上,我把校服外套攥得皱巴巴的,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这大概是我走过最长的路了。检录时,我瞥见隔壁跑道站着的女生:扎着高马尾,小腿肌肉线条像绷紧的弓弦,是校田径队的种子选手。我的心脏猛地沉下去,手心的汗把号码布都浸湿了:她跑八百米从来没下过三分!我怎么可能比得过?早知道就不练了……)
要到我了?要到我了!随着一声哨响,所有人都冲了出去,但我并没有冲到最前面的位置,甚至连最前面的田径队同学的影子都看不到,崩溃支配着我的大脑。突然,一句喊声把我拉回现实,在喊我的名字,我看到朋友们正在跑道外陪跑:“要加油啊!你可以的!”看着他们跑动的身影,一股暖流涌上心间。刚开始就放弃的话,怎么对得起自己和大家呢?我稳住心态,深深吸入一口气,我看向前方,“我要先赶上!”我慢慢加快脚下步伐,前方的路不断向后退,前方的人也越来越近。一步,两步……一个,两个……我超越了不少人,也包括我自己。(段评:本段通过朋友陪跑的情节展现情感转折,"暖流涌上心间"的描写能体现感动,但"冲出去""加快步伐"等动作可更细腻(如"被人群裹挟着跑""手臂前后摆动的幅度变大"),心理活动可与动作结合(如"盯着朋友的背影,脚步不自觉加快"),让人物转变更自然。修改版:哨声突然响了!所有人像离弦的箭冲出去,我被挤在人群中间,连田径队女生的背影都看不到。崩溃的念头刚冒出来,跑道外突然传来熟悉的喊声:"小雅!抬头看前面!"是同桌和几个同学,他们举着写着我名字的纸牌,跟着跑道跑。"你练了这么久,不能放弃!""超过前面那个穿蓝衣服的!"他们的声音混着风声钻进耳朵,我鼻子一酸——我每天放学后的汗水,朋友递过来的矿泉水,秒表上一点点变小的数字……这些怎么能白费?我深吸一口气,手臂前后摆动的幅度突然变大,脚步也跟着快了起来。前方的人影慢慢清晰,我盯着前面同学的后背,一步、两步……居然超过了两个!)
冲过终点线,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我知道,这次是激动的泪。虽然没跑出名次,但我并不懊恼。走在回教室的路上,微风吹拂。我想,我的汗水、泪水和朋友,已化为坚韧的利剑,斩去了路上的荆棘。(段评:本段以场景描写收尾,呼应开头的"荆棘路",主题升华自然。但"坚韧的利剑"可与具体细节结合(如"朋友的声音""秒表的数字""脸上的汗水"),让升华更有支撑,避免空泛。修改版: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我扑在同桌怀里哭了——不是因为没得名次,而是因为我真的跑完了。微风吹过操场,带着青草的味道,我看着跑道上的人影,突然想起那些扎脚的荆棘。原来啊,朋友的喊声是剪刀,每天的练习是磨刀石,而我流下的汗与泪,早把荆棘磨成了手中的剑。现在再看那条路,居然开满了小小的野花。)
李秋慧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在路上》,老师能感受到你在记叙文写作上的用心。整体来看,文章结构完整,从最初对跑步的恐惧到最终突破自我的成长,情感真实且主题明确,尤其在“以小见大”的立意上做得很出色——你将八百米跑道上的“荆棘路”,转化为成长路上战胜自我的象征,这个立意既有温度又有深度。
为了让文章更有感染力,我们可以在两个地方再琢磨琢磨。一是比赛冲刺的高潮部分写得有些仓促,比如你超越他人、冲过终点的瞬间,完全可以用“慢镜头”来放大细节:当时你的手臂是怎么摆动的?腿部肌肉的酸痛感具体是怎样的?耳边除了朋友的呐喊,还有风声、自己的喘息声吗?把这些感官描写加进去,读者就能跟着你一起紧张、一起激动了。二是朋友鼓励的情节可以更具体些,比如朋友当时说了哪些具体的话?他们陪跑时的动作、表情是怎样的?这些细节能让“温暖”的力量更实在,也让你最后的“激动落泪”更有说服力。
最后,关于“成长路上的荆棘与光芒”,老师想邀请你思考:
- 这次跑步经历中,除了朋友的陪伴,还有哪些瞬间让你悄悄改变了对“荆棘路”的看法?
- 如果把“路上的荆棘”比作成长中遇到的其他困难,你会如何用这次的“利剑”去面对它们?
期待看到你修改后的作品,相信你会写得更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