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弦琴
作者:薛羽宸
今天,我跟着妈妈一起做八弦琴。妈妈先拿出了工具,有一块黄色的硬纸板,有八枚纸钉,还有几根橡皮筋。妈妈说:“开始了!”第一步我们先拿出黄纸板,把它上面的图形扣下。然后把纸钉插进小孔里,再把橡皮筋绑在纸钉上,啪!纸钉弹开了,我捡起纸钉,把纸钉的两条“小腿”分开,这样它就不会“逃跑”了。”妈妈对我说。我照着做,果然成功了。最后把纸板沿着折héng (改:折痕) 对折成长方体。八弦琴做好了!虽然这次五一很累,我还是很开心!(段评:这段详细描述了做八弦琴的过程,但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虽然这次五一很累,我还是很开心!’这句话与前文做八弦琴的内容衔接不紧密,破坏了整体的连贯性。二是在描述做八弦琴的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我’的心理活动,让内容更丰富。修改版:今天,我跟着妈妈一起做八弦琴。妈妈先拿出了工具,有一块黄色的硬纸板,有八枚纸钉,还有几根橡皮筋。妈妈说:“开始了!”我心里既紧张又期待。第一步我们先拿出黄纸板,把它上面的图形扣下。然后把纸钉插进小孔里,再把橡皮筋绑在纸钉上,啪!纸钉弹开了,我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捡起纸钉,把纸钉的两条“小腿”分开,心想:可不能让它再“逃跑”啦。妈妈对我说:“这样它就不会‘逃跑’了。”我照着做,果然成功了,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最后把纸板沿着折线对折成长方体。八弦琴做好了!看着亲手做的八弦琴,我开心极了!)
综合评价:
亲爱的薛羽宸同学: 读完你的《八弦琴》,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你们母女俩一起做手工的温馨画面,太有趣啦!你把做八弦琴的步骤写得特别清楚——从扣纸板、插纸钉到绑橡皮筋,甚至连纸钉“逃跑”又被你“抓住”的小插曲都记得,这说明你观察得可仔细了!结尾那句“虽然五一很累,还是很开心”,也让老师感受到了你完成作品的成就感,真棒! 不过老师有几个小点子,能让你的故事更像“会说话的小电影”哦: 首先,咱们可以给故事加个“时间标签”呀!比如开头加上“五一假期的一个上午”,读者一下子就知道这是你假期里的快乐事啦;再说说地点,是在洒满阳光的客厅,还是摆着小桌子的阳台?加一句就能让画面更具体。 其次,做琴的“精彩瞬间”可以再写细一点!比如妈妈说“开始了”的时候,你是不是眼睛瞪得圆圆的,小手都攥紧了?绑橡皮筋时,你是怎么把它一圈圈绕在纸钉上的?纸钉弹开时,你心里是不是“哎呀”了一声?把这些小小的动作和想法写进去,故事就更生动啦! 最后,老师还想问问你两个小问题:做好八弦琴后,你有没有试着拨一下橡皮筋?那声音是像小鸟叫,还是像小雨点打在玻璃上?下次再做手工,你想和妈妈一起做什么呢? 如果把这些小细节加进去,你的作文就会像你做的八弦琴一样,充满“小惊喜”啦!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写得更棒,老师等着看你更精彩的故事哦!
我要投稿
发布我的作品
写作咨询
专业导师解答
文集制作
制作我的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