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做了一个观察实验——种绿豆。首先,我把小绿豆们倒入碗里,硬邦邦、圆滚滚的小绿豆像一群小精灵!在碗里发出“叮呤呤 (改:叮铃铃) ”的声音,调皮得很!我又把水灌入碗里,小绿豆们立刻开始了水上狂欢!有的沉在水底像一个沉睡的婴儿,有的浮在水面上嬉戏打闹,有的像孙悟空似的一个劲儿地打滚。小绿豆们,真可爱!我把一张纸巾盖在碗的头顶,浇上水,小绿豆们就这样睡着啦!(段评:这段描写种绿豆的过程特别生动!把绿豆比作小精灵,还写了它们在水里的不同样子,充满童趣。要是能加上你摸绿豆的感觉,比如硬邦邦的绿豆摸起来像小弹珠,再说说盖纸巾时的小心劲儿,就更有画面感啦!修改版:今天,我做了一个观察实验——种绿豆。首先,我把小绿豆们倒入碗里,硬邦邦、圆滚滚的小绿豆像一群穿着绿衣裳的小精灵!倒进去时发出“叮呤呤”的声音,调皮得很!我摸了摸它们,硬邦邦的像小弹珠。接着把水灌入碗里,小绿豆们立刻开始了水上狂欢!有的沉在水底像沉睡的婴儿,有的浮在水面嬉戏打闹,有的像孙悟空似的打滚。我小心地把一张纸巾盖在碗上,浇上水,小绿豆们就这样裹着“小被子”睡着啦!)
10月1日 星期二 晴
平时,我喜欢当只小懒虫,但今天我像一只大公鸡,天一亮,我就一骨碌身 (改:一骨碌) ,跑出了房间,把碗的帽子摘了下来。小绿豆洗了一天一夜的澡,变得圆圆的,就像个小胖子!我急忙帮小绿豆们搬家,只见我小心翼翼地将床垫铺在床上,又将床垫打湿,把小绿胖子放在床上,帮它们盖上湿被子,接着睡吧!我的小绿豆!(段评:这段写你早起看绿豆的样子特别真实!把绿豆比作小胖子很可爱。要是能加上你摸胀大的绿豆的感觉,比如软软的像小肉球,再说说铺“床垫”时的动作细节,比如怎么铺纸巾、怎么放绿豆,就更具体啦!修改版:平时我喜欢当小懒虫,但今天我像一只大公鸡,天一亮就一骨碌爬起来,跑出房间把碗的“帽子”摘下来。小绿豆洗了一天一夜的澡,变得圆滚滚的,像个小胖子!我摸了摸它们,软软的像小肉球。我急忙帮它们搬家:先把湿纸巾铺在盘子里当床垫,再把小绿胖子一个个放上去,最后盖上湿纸巾当被子。接着睡吧,我的小绿豆!)
10月3日 星期四 阴
第三天,我去唤醒我的小绿豆时,它们都探出了小脑袋。你看,绿精灵们的老大足足有4厘米长呢。甚至还有几个调皮鬼把被子顶破了。它们有的像小音符,有的像小逗号,有的像小金鱼,还有的像小蝌蚪……它们形状各异,可爱极了!我又把绿精灵的湿被子帮它们盖好。 (改:盖好!) (段评:这段写绿豆发芽的样子很形象!把芽比作小音符、小蝌蚪特别有想象力。要是能加上你看到发芽时的心情,比如激动得拍手,再说说芽的颜色和长度细节,比如嫩黄的芽尖、细细的茎,就更生动啦!修改版:第三天,我去唤醒小绿豆时,它们都探出了嫩黄的小脑袋!你看,最大的那颗芽足足有4厘米长,嫩茎细细的,芽尖翘翘的。还有几个调皮鬼把“被子”顶破了!有的芽像小音符,有的像小逗号,有的像小金鱼的尾巴,还有的像小蝌蚪……我激动得拍手,又小心地帮它们盖上湿被子,让芽芽继续长大!)
10月6日 星期六 阴
今天,绿精灵们又长高了许多,曾经是一颗颗小小的绿豆,现在变成了一片小树林,就犹如小婴儿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愿我的小树林可以健康成长!(段评:这段写绿豆长成小树林很有成就感!把绿豆比作少女很贴切。要是能加上你凑近看的细节,比如叶子的形状、茎的粗细,再说说你轻轻摸叶子的感觉,就更有画面感啦!修改版:今天,绿精灵们又长高了许多!曾经小小的绿豆,现在长出了细细的茎和嫩绿色的小叶子,像一片迷你小树林。就像小婴儿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我凑近闻了闻,有淡淡的青草香,轻轻摸了摸叶子,软软的。愿我的小树林健康成长!)
世间万物奇妙多变,自然景观美不胜收。而我,喜欢观察植物生长的变化,因为观察一个小生命,不仅知道了小生命生长的过程,还为世界增了一点绿。所以,我爱每个小生命,也爱这个美丽的大自然。(段评:这段结尾升华主题很棒!但“为世界增了一点绿”有点笼统哦。要是能结合你种绿豆的经历,比如看到绿豆发芽时的惊喜,或者照顾它们的小心,把感悟说得更具体,比如“原来小生命的成长需要耐心等待”,就更真实啦!修改版:世间万物奇妙多变,我最喜欢观察植物生长的变化。看着小绿豆从硬邦邦的豆子,长成有芽有叶的小树林,我知道小生命的成长需要耐心等待和细心照顾。我不仅看到了生命的神奇,还学会了认真观察。我爱每个小生命,也爱这个充满惊喜的大自然!)
梁薰尹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绿豆成长记》,老师首先要为你细腻的观察力和充满童趣的文字点赞!你不仅完整记录了绿豆从“硬邦邦的小精灵”到“亭亭玉立的小树林”的全过程,更在结尾写出了“观察一个小生命,不仅知道了生长的过程,还为世界增了一点绿”的感悟——这个“以小见大”的思考特别棒,让一篇普通的观察日记有了温暖的生命温度!
你在文字里藏着很多“魔法”:把绿豆比作“小精灵”“小胖子”,给它们盖“湿被子”、搬“新家”,这些充满童真的拟人化描写,让绿豆的成长过程像一场生动的童话,读起来特别有趣!尤其是“天一亮,我就一骨碌身,跑出了房间”这句,把你迫不及待想观察绿豆的心情写得活灵活现,老师仿佛看到了你蹦跳着去揭开纸巾的样子!
如果我们想让这篇“成长记”更有“电影感”,可以试试这几个小妙招:比如在10月1日记录“小绿豆变胖”时,能不能加一点“特写镜头”?比如它们的颜色有没有变浅?豆皮有没有微微裂开一条缝?用手摸一摸,是不是比之前软了一些?这些细微的变化,就像电影里的慢镜头,能让绿豆的“成长”更真实可感。再比如,10月3日看到绿豆发芽时,你心里除了“开心”,有没有更具体的感受?是觉得“它们像我一样在努力长大”,还是“原来生命的力量这么神奇”?把这些心里的小想法写出来,文章的情感会更饱满哦!
💡 我们还可以再深入想一想:
- 绿豆从硬邦邦到发芽,除了水和纸巾,还有哪些“看不见的力量”在帮助它生长?比如阳光、温度,或者你每天的细心照料?
- 如果让你给绿豆写一句“成长寄语”,你会写什么?是“慢慢来,你会长大的”,还是“勇敢地伸出小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 观察绿豆的过程,有没有让你想到自己的成长?比如你学骑自行车时,是不是也像绿豆发芽一样,需要一次次尝试和坚持?
老师相信,带着这些思考再去写观察日记,你一定能写出更有温度、更有深度的文字!继续加油,你笔下的“小生命”一定会越来越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