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认识赵老师四年多了,在我看来,赵老师就像一道数学题。由70%的一丝不苟和30%的严厉组成,想知道这道数学题怎么得出的吗?那就请看下方。(段评:本段用数学题的比喻开头,很有创意,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还自然地引出了下文要讲的内容。不过可以把比喻写得更生动些,比如把老师比作“特别的数学公式”,让开头更有趣哦!修改版:我们已经认识赵老师四年多啦,在我心里,赵老师就像一道特别的数学公式——由70%的一丝不苟和30%的严厉“加”起来的!想知道这道公式是怎么“算”出来的吗?那就往下看吧!)
在我眼中,赵老师是一丝不苟的。当她批改作业的时候,就像拿着放大镜在检查,只要发现一条横线倾斜了三度,或者是一个数字的不工整,再或者是一道竖式的数字偏了三毫米,她的眉头就会皱起来,那表情好像在说“这个问题要注意呀!”。(段评:本段通过批改作业的细节,写出了赵老师一丝不苟的特点,还用上了“放大镜”这样的比喻,很棒!要是能加上老师批改时的动作,比如“红笔轻轻圈出来”,再写一写老师发现问题后对我们的提醒,就更具体啦!修改版:在我眼里,赵老师可一丝不苟啦!她批改作业时,眼睛就像装了放大镜,连一条横线歪了一点点、数字写得不够工整,都能一下子发现。她会皱起眉头,用红笔轻轻圈出问题,然后抬起头对我们说:“写字要认真哦,小细节也很重要!”)
在我眼中,赵老师是严厉的。还得从四年级的那件事说起:这天,赵老师把没有写作业的人叫过去,严厉地批评了一顿,本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没想到的是,赵老师把我叫了过去,用只能让我听到的声音对我说:“你数学课代表的职位被撤了。”老师说完后,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会被撤。直到第二天,我去询问老师,老师告诉我; (改::) “我撤掉你的职位,不仅是因为你没有完成数学作业,更是因为你对数学不上心。”听完这话,我幡然醒悟。(段评:本段通过撤课代表的事,写出了赵老师的严厉,还加入了自己的心理变化,内容很真实!不过可以把老师批评时的语气、表情写得更清楚,比如“声音有点严肃”,再补充老师说的话里对“我”的期待,这样老师的严厉就更能体现出对“我”的关心啦!修改版:在我眼里,赵老师有时候也很严厉。记得四年级的一天,赵老师把没写作业的同学叫过去批评,我正庆幸自己写了,她却把我叫到身边,声音有点严肃地说:“你数学课代表的职位暂时撤掉。”我当时特别委屈,直到第二天问老师,她才说:“你这次没完成作业,更重要的是最近对数学有点马虎啦,老师希望你能重新认真起来!”我听了一下子就明白了老师的苦心。)
这就是我眼中的赵老师,这道关于她的式子的最终结果是一位对教学认真、对学生学习成绩负责、对学生习惯上心的赵老师。(段评:本段总结了赵老师的特点,点明了主题。要是能把老师的“一丝不苟”和“严厉”和对我们的爱联系起来,比如“这道‘公式’算出来的,是老师对我们满满的爱”,结尾会更温暖哦!修改版:这就是我眼中的赵老师——70%的一丝不苟,30%的严厉,合起来就是对我们学习的用心和对我们成长的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