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呼啸的冬日,寒风刺骨。黄昏时分的大街上,裹着棉袄的人们行色匆匆,十字路口等待绿灯的汽车也排起了长队……(段评:这段环境描写很有画面感,用北风、寒风、行色匆匆的人和排队的汽车,一下子就把冬日黄昏的寒冷和忙碌写出来了,为后面的故事做了很好的铺垫,很棒!修改版:北风呼呼地刮着,像小刀子一样割在脸上,冷得人直打哆嗦。黄昏时分的大街上,裹着厚厚棉袄的人们缩着脖子,脚步匆匆地往家赶,十字路口等待绿灯的汽车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喇叭声偶尔响起,打破了冬日的寂静……)
**是学校选出的志愿者,经常帮助那些困难的人。这天,**扫完大街,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了一位奇怪的老爷爷。老爷爷的衣服很单薄,没有穿鞋子,头发乱糟糟的,整个人瘦得像一张纸。**心想:咦,大冬天的,老爷爷怎么穿这么少呢?会不会迷路了呢?不行,我得去看看。**小心避开车流,来到老爷爷身边,对老爷爷说:“老爷爷,您有什么要我帮忙吗?”老爷爷一言不发。(段评:这段通过外貌描写让老爷爷的形象很清晰,**的心理活动也写得很真实,能看出你很用心观察生活!不过可以给**的动作加一点细节,比如他扫大街时的样子,这样人物会更生动。修改版:**是学校选出的志愿者,经常帮社区里的爷爷奶奶拎东西、倒垃圾。这天,他握着扫帚把大街扫得干干净净,连一片落叶都没剩下,正擦着汗往家走时,看见路边蹲着一位奇怪的老爷爷。老爷爷只穿了一件薄薄的旧外套,光脚踩在冰冷的地面上,头发乱蓬蓬的,脸颊冻得通红,整个人瘦得像一片会发抖的树叶。**皱起眉头想:大冬天的,老爷爷怎么穿这么少?是不是迷路了?我得去问问他。他小心地避开车流,小跑到老爷爷身边,轻声说:“老爷爷,您需要帮忙吗?”老爷爷只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这时,小路走了过来。小路也是一名学生,他经常帮助环卫工人扫大街。小路看见老爷爷一直在发抖,二话不说便脱下了自己的棉袄,披在老爷爷身上,又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了一壶水,给老爷爷喝,看到老爷爷胸前的牌子,小路想:这应该是老爷爷的住址和他家人的联系电话,老爷爷可能有阿尔茨海默病。(段评:小路的热心肠写得很感人,特别是脱棉袄这个动作,一下子就让人感受到他的善良!要是能把小路发现牌子时的动作写得更具体,比如他怎么看到牌子的,就更好啦。修改版:这时,同班同学小路背着书包走了过来,他也是个爱帮忙的孩子,经常和**一起帮环卫工人扫大街。小路一眼就看到老爷爷冻得直发抖,二话不说就脱下自己的棉袄,轻轻披在老爷爷肩上,又从背包里拿出温热的保温杯,拧开盖子递过去:“爷爷,喝点热水暖暖身子吧。”他蹲下来时,发现老爷爷胸前别着一块小小的塑料牌,上面写着地址和电话号码。小路心里一动:这应该是老爷爷的家人怕他走丢做的,爷爷可能记不得回家的路了。)
我们联系一下他的家人,可是我没有手机。怎么办呢?”说着小路抓了一下脑袋。**摸着下巴说:“我也没有手机。不过我们可以借一下路人的手机,只是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段评:这段写出了两个孩子的着急,很真实!要是把他们着急时的小动作写出来,比如**摸下巴的样子,小路抓脑袋的神态,会让对话更生动哦。修改版:“我们得联系他的家人!”小路摸了摸口袋,皱着眉说,“可是我没带手机,怎么办呀?”他急得抓了抓后脑勺。**也摸了摸自己的口袋,摇摇头说:“我也没有手机……不过我们可以找路人借一下,不知道叔叔阿姨们愿不愿意帮忙?”)
**走到一位路人面前,很有礼貌的对他说 (改:地对他说) :“叔叔,您好可以 (改:您好,请问可以) 借我用一下您的手机吗?”叔叔拍了拍**的肩膀,说道:“当然可以!”**用叔叔的手机打给了他的家人。(段评:**借手机的过程写得很清楚,路人的热心也传递了温暖!要是能加一点**借手机时的小紧张,比如他攥紧衣角的样子,会更贴近小朋友的真实反应哦。修改版:**深吸一口气,走到一位牵着小朋友的叔叔面前,双手放在身侧攥了攥衣角,礼貌地说:“叔叔您好,那边有位老爷爷可能迷路了,能借您的手机打个电话联系他的家人吗?”叔叔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当然可以,小朋友你真有爱心!”**接过手机,赶紧拨通了牌子上的电话号码。)
老爷爷的家人接到电话马上赶了过来,看得出老爷爷的家人十分担心他。他们十分感谢地对我们说:“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我们真不知道找到什么时候。”说着他们拿出了一个大红包:“给,这是你们的报酬!”我们摇摇头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天色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段评:这段把家人的担心和感谢写出来了,很温馨!要是能加一点家人见到老爷爷时的动作,比如拥抱老爷爷的样子,会让画面更感人。修改版:没过多久,老爷爷的儿子就急匆匆地跑来了,他一把抱住老爷爷,眼眶红红的:“爸,您怎么跑出来了?我们都快急死了!”他转头对**和小路连声道谢:“谢谢你们,要是没有你们,我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找到爸爸。”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这是一点心意,你们收下吧。”**和小路连忙摆手:“不用不用,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天色不早了,我们该回家啦。”)
北风依然像刀一样刺骨,但人们的心中早已是温暖如春。(段评:结尾用环境和心情的对比,点明了“温暖”的主题,很巧妙!要是把孩子们回家时的样子写进去,比如他们蹦蹦跳跳的背影,会让温暖的感觉更浓哦。修改版:北风依然呼呼地刮着,但**和小路心里却暖烘烘的。他们手拉手往家走,脚步声在安静的大街上显得格外轻快,连路边的路灯好像都变得更亮了呢。)
胡钰琪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温暖的冬日》,老师要为你文中传递的善良与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点赞!你通过描写**和小路帮助老爷爷的故事,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这个立意很棒!
不过,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在情节方面,整体故事比较完整,但有些情节的发展可以更曲折些。比如借路人手机这一情节,或许可以增加一点波折,比如路人一开始有些犹豫之类的,这样能让故事更有吸引力。
在观察与描述上,对老爷爷的外貌描写很细致,让读者能清晰地看到老爷爷的形象。但对于**和小路帮助老爷爷时的动作、神态描写还可以更丰富,比如小路给老爷爷披棉袄时的表情、动作等,这样能让读者更有身临其境之感。
语言运用上,语句通顺自然,但还可以更生动。比如在描写冬日寒冷时,除了“北风呼啸”“寒风刺骨”,还可以运用一些比喻,像“北风像一头愤怒的野兽,咆哮着席卷而来”,这样会让描写更形象。
在遣词造句方面,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更多样。比如描写人们心中温暖如春时,可以用排比句来增强感染力,“这份温暖,如春日的阳光,照亮心间;如夏日的清泉,滋润心田;如秋日的微风,拂去烦恼” 。
文章在创新与独特性上还有挖掘的潜力。比如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展现这份温暖,比如描写周围路人看到他们帮助老爷爷时内心的触动等。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细微的举动能够传递出像文中这样的温暖?
- 如果从老爷爷家人的角度来叙述这个故事,会有哪些不同的情节和感受?
- 如何通过描写环境来更好地衬托出人们内心的温暖?
老师相信,只要你继续努力,不断思考,下次一定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