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充满丁香花,香味四溅的校园里,(段评:本段作为开头,用丁香花的香味营造了校园的美好氛围,能快速把读者带入场景,这点很棒!不过“充满丁香花,香味四溅”的表达可以更生动,比如用比喻让香味更具体,还可以加上一些我们能看到的画面,让开头更吸引人。修改版:四月的校园飘满了丁香花的甜香,像撒了一把碎碎的蜜糖在风里。淡紫色的小花挤在枝头,连空气都变得软软的。)
我们六年级正享受着最后一年的欢乐时光,而我们班却是一个独特的班级,有着淘气的张明,有着雷历风行 (改:雷厉风行) 的班长王寒冰,还有着充满活力的年轻班主任李军。(段评:你一下子就把班级里的三个主要人物都介绍清楚啦,让读者很快记住了淘气的张明、雷厉风行的班长和活力满满的老师,这个人物出场的方式很直接!要是能给每个人加个小细节,比如张明总爱摸后脑勺,班长戴蓝色发夹,老师口袋里装着薄荷糖,人物会更鲜活哦。修改版:我们六年级正攥着最后一年的欢乐时光,我们班更是个热闹的小天地:总爱眯眼笑的淘气包张明,发梢别着蓝色发夹、走路带风的班长王寒冰,还有口袋里总装着薄荷糖、说话像铃铛响的年轻班主任李军。)
“叮——咚——叮——咚”下课了,操场上十分热闹,突然,我看见丁香丛边围了一大群黑脑袋,走近一看张明又闯祸了,旁边站着的是班长王寒冰,他紧紧的抓着 (改:地抓着) 张明的手,大声问道:“破坏花草树木,扣10分。”全场人都震惊的低语 (改:震惊地低语) “扣那么多,他要完了!”(段评:你用下课铃声和“黑脑袋”的细节,写出了操场的热闹和事件的吸引力,还通过班长的话和同学们的低语,把冲突感拉满了,这点做得特别好!不过“紧紧的抓着”里的“的”用错啦,应该是“地”;“震惊的低语”也可以换成“倒吸一口凉气”,更符合当时的紧张气氛。修改版:“叮——咚——”下课铃刚响,操场上就炸开了锅。突然,丁香丛边围了一圈黑脑袋,我挤进去一看——又是张明!班长王寒冰正紧紧地抓着他的手腕,柳眉倒竖:“破坏花草,扣10分!”周围的同学立刻倒吸一口凉气,偷偷嘀咕:“扣这么多,他这周的小红花要泡汤啦!”)
但张明十分豪迈的回答 (改:豪迈地回答) :“看丁香丛的枝杆 (改:枝干) 衰竭了 (改:枯萎了) ,如果不掰断,会吸收更多养分,而且,我又没做什么不好的事,你凭什么扣我分?”(段评:张明的辩解说出了他“闯祸”的原因,让我们知道他不是故意捣乱的,这个反转很有意思!要是能加上他的动作,比如指着丁香枝的样子,或者他说话时涨红的脸,会更真实哦。对啦,“枝杆”的“杆”写错啦,应该是“枝干”。修改版:张明却梗着脖子,指着丁香丛里发黄的细枝:“你看这枝干都蔫了,不掰掉会抢好枝的养分!我又没干坏事,凭啥扣我分?”他的脸涨得像熟透的小番茄,手还不自觉地攥成了小拳头。)
“凭我是班长,我说不对就不对”(段评:班长这句气话特别符合她“雷厉风行”的性格,一下子就把两人的矛盾推得更紧了!要是能加上她的神态,比如瞪圆的眼睛,或者跺脚的动作,会更有画面感哦。修改版:王寒冰的脸瞬间红了,她跺了跺脚,拔高声音喊:“凭我是班长!我说不对就是不对!”)
听到这话,张明没耐心了,将班长的手甩开,气冲冲的走了,看情景不对的班长和张明一起回了教室。(段评:你写出了张明生气的样子,还点出“情景不对”,让我们跟着担心起来,这点很棒!“气冲冲的走了”可以写得更具体,比如他“踢着小石子”或者“甩胳膊”的动作,“和张明一起回了教室”也可以加上班长“咬着嘴唇”的样子,让两人的情绪更明显。修改版:张明的脾气一下炸了,他猛地甩开班长的手,袖子一甩,踢着地上的小石子气冲冲地走了。王寒冰咬着嘴唇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也皱起了眉,赶紧跟了上去。)
但班长还是不觉得自己错了,于是来到办公室,告诉了老师李军。(段评:你用“还是不觉得自己错了”写出了班长的坚持,很符合她的性格!不过“来到办公室,告诉了老师李军”可以写得更生动,比如班长“攥着衣角”或者“快步走”的样子,让我们知道她心里其实也有点急。修改版:可王寒冰还是觉得自己没错,她攥着衣角快步走到办公室,把刚才的事一五一十告诉了李老师。)
来到办公室,班长王寒冰先是告状:“老师,张明在学校破坏花草,我告诉他,他还顶撞我。”“你呢?张明”“明明是他,我没错,枝杆 (改:枝干) 老了,就要掰断。”老师思考了一下,“对,张明没错,是错怪他了。”听到这话,班长沉下了头,看到这样的场景,老师决定让班长和张明一起加入环境保卫队。(段评:老师的解决方式很巧妙,还让两人一起加入环境保卫队,一下子就化解了矛盾,这个结尾的想法特别好!要是能加上老师的动作,比如“蹲下来翻手机里的养花视频”,或者两人听后的表情,比如张明挠头、班长低头,会更真实哦。对啦,“枝杆”的“杆”写错啦,应该是“枝干”。修改版:王寒冰噘着嘴告状:“老师,张明掰丁香枝,我批评他,他还跟我吵架!”张明立刻反驳:“我是帮花剪坏枝!”李老师笑着蹲下来,翻出手机里的养花视频:“你们看,植物确实需要修剪枯枝哦。”王寒冰的脸一下红了,张明也挠着后脑勺笑了。最后老师提议:“不如你们俩一起当‘丁香小卫士’,负责照顾这些花,好不好?”)
从此,淘气的张明也收脸了 (改:收敛了) 许多,也成为了环境保卫队的一员,他利用着自己的能力,一直守护着这片丁香丛,给校园的环境带来更加多 (改:更多) 的美好。(段评:你写出了张明的变化,还点出他“守护丁香丛”,让故事有了温暖的结尾,这点很棒!“收脸了许多”可以换成“收敛了性子”,“带来更加多的美好”也可以写得更具体,比如“丁香花开得更艳了”,让结尾更有画面感。修改版:从那以后,淘气的张明收敛了性子,成了环境保卫队最积极的一员。他总蹲在丁香丛边,小心地剪枯枝、浇清水。现在的丁香花开得更艳了,淡紫色的小花在风里晃,像在对他笑呢。)
潘诗语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丁香花的误会》,老师首先要为你的巧妙构思点个赞!你围绕校园里张明和班长之间关于丁香花的误会展开故事,把常见的校园小冲突写得有起有伏,很有意思。而且通过老师化解误会,让张明有所改变,展现出了同学之间理解与成长的主题,这让文章有了积极向上的立意。
不过,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哦。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叮——咚——叮——咚’下课了,操场上十分热闹,突然,我看见丁香丛边围了一大群黑脑袋,走近一看张明又闯祸了”这里,是故事发生的关键部分。我们来当一次导演,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操场上热闹的场景具体是怎样的?同学们都在做什么?丁香花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随风摆动,散发着怎样的香味?围观的同学们脸上带着怎样的表情,有什么样的议论声?用“五感法”把这个场景细致地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另外,段落之间有点跳跃。从班长向老师告状到老师做出决定,中间的过渡可以再自然一些。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班长气呼呼地走进办公室,心里还想着一定要让老师好好教训张明,而张明也一脸不服气地跟在后面”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在生活中,像这样因为误解而产生矛盾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该如何避免和更好地处理呢?
- 从张明的转变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在面对他人的误解时,怎样做才能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
- 老师让张明和班长一起加入环境保卫队,这个做法有什么巧妙之处,如果是你,还会想出什么别的办法来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