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如水,轻柔地洒在宁静地村庄 (改:宁静的村庄) 上。村庄像是被披上了一层银纱,屋顶的瓦片闪烁着清冷的光,田野里偶尔传来几声蛐蛐的鸣叫。(段评:第一段的环境描写很有画面感,月光、村庄、蛐蛐叫都写出了夜晚的宁静,但如果能加入铁蛋和表哥的视角,比如他们看到月光下的老槐树影子,或者听到蛐蛐叫时的感受,会让场景和人物联系更紧密哦!修改版:月光像一层薄薄的银纱,轻轻盖在安静的村庄上。屋顶的瓦片闪着清冷的光,田野里的蛐蛐“唧唧”地唱着歌,村头老槐树的影子在地上晃呀晃。铁蛋和表哥坐在树下的石墩上,晚风裹着青草香吹过来,舒服极了。)
铁蛋正和表哥在村头的老槐树下乘凉,表哥是从城里回来的大学生,见识广,铁蛋对他满是敬佩。突然,他们听到一阵微弱的哭声。顺着声音找去,发现是村里的孤寡老人李爷爷家的屋顶漏雨了,雨水正滴答滴答地落在屋里堆积的干草上。(段评:第二段交代了人物和事件的起因,很清楚!不过“突然听到微弱的哭声”可以再具体一点,比如哭声是断断续续的,还是带着抽噎?顺着声音找的时候,两人有没有打着手电筒?加一点小细节会更真实。修改版:铁蛋正和城里回来的大学生表哥在村头老槐树下乘凉,表哥知道好多新鲜事,铁蛋眼睛都听直了。忽然,一阵断断续续的抽噎声飘过来,“是谁在哭呀?”表哥皱着眉问。两人打着手电筒顺着声音找,原来哭声是从孤寡老人李爷爷家传出来的——屋顶漏雨了,雨水“滴答滴答”落在屋里的干草堆上,李爷爷正急得抹眼泪呢。)
铁蛋兴奋地说:“表哥,我们去帮帮李爷爷吧!”表哥点头赞同。他们拿起工具就往李爷爷家跑去。可是,当他们爬上屋顶时,却发现漏雨的地方在房梁高处,工具根本够不着。这可把两人急坏了。(段评:第三段写出了铁蛋的热心肠,很棒!不过“拿起工具就往李爷爷家跑去”可以说说拿了什么工具吗?比如梯子、锤子?还有“爬上屋顶发现够不着”时,两人的表情可以写写,比如铁蛋踮着脚伸长胳膊,表哥皱着眉挠头,这样更生动。修改版:铁蛋一下子站起来:“表哥,我们去帮李爷爷吧!”表哥立刻点头。两人抄起墙角的梯子和锤子就往李爷爷家跑。可爬上屋顶一看,漏雨的地方在高高的房梁边,手里的锤子根本够不着。铁蛋踮着脚伸长胳膊,急得脸都红了,表哥也皱着眉挠头:“这可怎么办?”)
铁蛋灵机一动,跑回家拿来长竹竿,用绳子系着钩子试着去勾漏雨处的瓦片。表哥则在下面用盆接住掉下来的雨水。经过几次尝试,终于成功堵住了漏洞。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屋顶上的瓦片有些松动,稍不注意就会砸下来。(段评:第四段的“灵机一动”写得很好!不过“跑回家拿来长竹竿”可以加一点动作,比如铁蛋“蹬蹬蹬”跑回家,或者竹竿是爷爷平时挑水用的?还有表哥接雨水时,盆里的水溅出来打湿了衣服,这样的小细节会让场景更鲜活。修改版:铁蛋忽然一拍脑门:“有办法了!”他蹬蹬蹬跑回家,拿来爷爷挑水用的长竹竿,用绳子系上铁钩子,试着去勾漏雨处的瓦片。表哥蹲在屋里,把盆放在漏雨的地方接水,冰凉的雨水溅在他裤腿上,他也顾不上擦。试了三次,终于“咔嗒”一声勾住了瓦片,漏洞堵住啦!可屋顶上几片瓦片松松的,好像随时会掉下来。)
两人小心翼翼地调整着瓦片,汗水和月光混合着在脸上流淌。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屋顶修补好了。李爷爷感激地拉着他们的手,铁蛋和表哥看着李爷爷的笑容,心里满是助人为乐的成就感。(段评:第五段写出了帮助李爷爷后的成就感,很温暖!不过“汗水和月光混合着在脸上流淌”可以再具体一点,比如铁蛋的刘海湿哒哒贴在额头上,表哥的衣服后背也汗湿了?还有李爷爷感激的样子,比如他拉着两人的手,往他们兜里塞花生,这样更有情感哦。修改版:铁蛋扶着竹竿小心地调整松动的瓦片,表哥在下面稳稳地扶着梯子。不一会儿,两人的额头上就挂满了汗珠,月光照在汗水上,亮晶晶的。终于把所有松动的瓦片都固定好啦!李爷爷拉着他们的手,往兜里塞了满满一把炒花生:“多亏了你们俩呀!”铁蛋和表哥剥开花生塞进嘴里,甜丝丝的香味直钻心里,比吃了蜜还开心。)
月光下的村庄,见证了他们的美好品质。(段评:第六段是结尾,想升华主题很棒!不过“见证了他们的美好品质”有点太笼统啦,可以换成具体的画面,比如月光下两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或者他们手拉手回家时的说说笑笑,让主题自然流露出来。修改版:月光又温柔地洒下来,照在铁蛋和表哥并肩回家的路上。两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手拉手说说笑笑,连脚步都变得轻快起来。村头的蛐蛐又唱起了歌,好像在夸他们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呢。)
黄钰涵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笔尖流露出的故事》,老师首先要为你的美好立意点个赞!你通过描写铁蛋和表哥帮助李爷爷修补屋顶的事,展现了他们助人为乐的品质,这种积极向上的主题很有意义。
在故事情节方面,整体较为连贯且可读,能吸引读者,围绕给定的环境和人物合理发展故事。不过,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铁蛋灵机一动,跑回家拿来长竹竿,用绳子系着钩子试着去勾漏雨处的瓦片”这里,是文章比较关键的部分。我们来当一次导演,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月光下的村庄道路是怎样的?铁蛋跑回家时急促的脚步声和心跳声是怎样的?他在拿竹竿、系钩子时手有没有因为紧张而颤抖?用“五感法”把这个过程详细地“拍摄”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在观察与描述上,对环境有一定描写,如“月光如水,轻柔地洒在宁静地村庄上。村庄像是被披上了一层银纱,屋顶的瓦片闪烁着清冷的光,田野里偶尔传来几声蛐蛐的鸣叫”,让读者有一定的画面感,但对人物外观特征、个性特征以及情绪状态的描述可以更详细。比如铁蛋兴奋时的表情、表哥赞同的神态等。
语言运用上,语句通顺,词汇和句型较为常规。可以尝试运用更丰富多样的词汇和句型去表达,比如在描写屋顶漏雨时,除了“雨水正滴答滴答地落在屋里堆积的干草上”,还能使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像“雨水如断了线的珠子,噼里啪啦地砸在屋里堆积的干草上” ,让描写更生动。
至于创新与独特性,文章比较中规中矩。不妨在结尾处深化一下主题,不仅仅是提到“月光下的村庄,见证了他们的美好品质”,可以再深入思考助人为乐背后的意义,比如“这份助人为乐的精神,就像月光一样,虽柔和却能长久地照亮人们的心灵,温暖整个村庄”。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看似平凡却同样能体现美好品质的小事被我们忽略了?
- 如果铁蛋和表哥在修补屋顶时遇到了更棘手的困难,他们会怎样克服,又会从中收获什么?
- 怎样通过描写铁蛋和表哥的对话,更好地展现他们的性格特点和美好品质?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