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 星期三 晴
听说绿豆泡水可以变成小豆芽,我非常好奇,于是我决定亲自去做这个实验。(段评:本段是文章的开头,直接点明了做绿豆发芽实验的原因,简单明了。如果能加上自己当时的好奇心情,比如"眼睛瞪得圆圆的""心里像有只小虫子在爬",会更有画面感哦!修改版:科学课上老师说绿豆泡水能变成小豆芽,我眼睛一下子亮了——圆滚滚的绿豆怎么会变出小芽芽呢?心里像藏了只好奇的小猫咪,忍不住决定亲自做这个有趣的实验!)
首先我把绿豆小心翼翼地倒入盆里。这些圆滚滚硬邦邦的小绿豆像身着绿衣的小精灵,欢快地在盆里蹦蹦跳跳,发出清脆的响声。让绿豆清洗干净后,加入清水浸泡8—10个小时,水要没过绿豆。(段评:本段写了泡绿豆的步骤,还把绿豆比作小精灵,很有童趣!不过"让绿豆清洗干净后"这句话有点小语病,改成"把绿豆清洗干净后"会更通顺。另外,如果能加上自己洗绿豆时的小细节,比如"我用小手轻轻搓着绿豆,水都变绿啦",会更生动哦!修改版:首先我把绿豆小心翼翼地倒入盆里,这些圆滚滚硬邦邦的小绿豆像身着绿衣的小精灵,欢快地在盆里蹦蹦跳跳,发出"沙沙沙"的清脆响声。我用小手轻轻搓着绿豆,把它们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加入没过绿豆的清水,让它们舒舒服服泡8到10个小时。)
10月2日 星期四 晴
绿豆们吸收了一夜的水,变得更圆更大了。它们的外衣颜色已经变淡了,有的外衣破了个洞,露出了一点白色;有的鼓起了小肚子;有的只裂开了一条小缝,像是睁开一只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个世界。(段评:本段描写绿豆泡水后的变化,用了"破洞""鼓起小肚子""睁开一只眼睛"这些生动的词语,把绿豆写活啦!如果能加上自己观察时的小表情,比如"我蹲在盆边看了好久",会更有代入感哦!修改版:我蹲在盆边仔细瞧,绿豆们喝足了一夜的水,变得圆滚滚、胖乎乎的,像一个个绿色的小胖子。它们的绿外衣变淡了,有的破了个小洞,露出尖尖的小白芽;有的鼓起圆滚滚的小肚子,好像快要撑破啦;还有的只裂开一条小缝,像是偷偷睁开一只眼睛,好奇地看着我这个小主人呢!)
开始给它们搬家了。拿出一个沥水篮,再铺上一张打湿了的洗脸巾,再轻轻地把它们放上去,给它们盖上一层小被子,在表面多喷一些水,下面一定要腾空,这样才可以让它发芽。把它放在黑暗的地方,让它睡个好觉吧!(段评:本段写了给绿豆搬家的过程,步骤清楚。如果能把"沥水篮""洗脸巾"这些物品的样子简单描述一下,比如"圆圆的沥水篮""软软的洗脸巾",再加上自己盖"小被子"时的小心,会更具体哦!修改版:该给绿豆宝宝们搬家啦!我拿出圆圆的沥水篮,铺上一张打湿的软洗脸巾当床垫,再轻轻地把胖绿豆们放上去,给它们盖上一层湿润的小被子——还是那张洗脸巾哦!我在表面喷了好多水,下面一定要腾空,这样小芽芽才能好好呼吸。最后把它们放进柜子里,让绿豆宝宝在黑暗里睡个安稳觉吧!)
10月3日 星期四 晴 (改:10月3日 星期五 晴)
我早上起床,就迫不及待掀开它们的小被子,你看,它们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像小逗号;有的像小蝌蚪;还有的像音符。现在,我们用尺子量量它们有多高了,哇!它们已经有三厘米那么高了。真是太神奇了!(段评:本段描写豆芽的样子,用了"小逗号""小蝌蚪""音符"这些有趣的比喻,还量了豆芽的高度,很真实!如果能加上自己掀开被子时的惊喜心情,比如"我激动地叫出声来",会更有感染力哦!修改版:早上一睁眼,我就迫不及待跑到柜子前,轻轻掀开绿豆宝宝的小被子——哇!好多嫩黄色的小芽芽冒出来啦!它们有的弯弯像小逗号,有的直直像小铅笔,有的细细像小蝌蚪,还有的翘翘像小音符,在篮子里跳着舞呢!我赶紧用尺子量,呀!最高的已经有三厘米了,真是太神奇啦!)
10月6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是第六天,也是中秋节。一大早,绿豆芽长得越来越高了,都有十几厘米了,它们的颜色由嫩黄色变成了翠绿色,豆瓣分开了,就像一对展开的翅膀,托着的小芽笔直向上。小芽的顶部还长了两片小叶子。叶子是心形的,就像一对小爱心。奶奶拨了 (改:拔了) 长得比较长的豆芽,拿来炒猪肉。炒好后,我迫不及待尝了一口豆芽,比我在外面买的豆芽还要好吃!(段评:本段写了第六天豆芽的样子,还写了炒豆芽吃的事,把实验和生活联系起来,很棒!如果能加上炒豆芽时的香味,比如"厨房里飘来香香的味道",还有尝豆芽时的口感,比如"脆脆的,甜甜的",会更诱人哦!修改版:今天是第六天,也是中秋节呢!绿豆芽长得好高好高,都有十几厘米了,嫩黄色的芽变成了翠绿色,豆瓣像一对展开的小翅膀,托着笔直向上的小芽。芽尖还长出两片心形的小叶子,像一对迷你小爱心,可爱极了!奶奶掐了长长的豆芽炒猪肉,厨房里飘来香香的味道。我夹起一根尝了尝,脆脆的,甜甜的,比外面买的还好吃,这可是我自己种的豆芽呀!)
感悟
通过这次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我不仅学到了许多的知识,还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真的是太伟大了!(段评:本段是结尾的感悟,点明了学到知识和感受到生命力量,很棒!如果能把"生命的力量"和绿豆的生长联系起来,比如"从小小的绿豆到长长的豆芽,它们努力生长的样子",会让感悟更真实哦!修改版:看着绿豆从圆圆小小的种子,变成绿油油的豆芽,我不仅知道了豆芽是怎么长出来的,还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力量——小小的绿豆只要有水和温暖,就能努力地发芽、长大,这真是太了不起啦!)
陈可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绿豆变形记》,老师首先要为你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点个赞!很多同学只是简单记录绿豆发芽的过程,而你却从中感悟到了“生命的力量,真的是太伟大了”这个道理,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这篇观察日记完整记录了绿豆发芽的全过程,细致描绘了绿豆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还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写作技巧也不错,运用了很多比喻的修辞手法,让描写更加生动。不过呢,还有一些地方可以变得更完美。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生命的力量很伟大,那这种伟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是它顽强的生命力,还是它在恶劣环境中也能努力生长的精神?如果能在结尾处,把生命伟大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在描写绿豆芽不同形态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你看到这些形态各异的绿豆芽,心里是怎么想的?是惊喜,还是惊叹于生命的神奇?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记录,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些过渡的话语,比如从记录10月2日绿豆的状态到10月3日绿豆芽的样子,中间加一句“一夜过去了,我满心期待地去看绿豆们,它们又给了我新的惊喜”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读起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绿豆在那么简单的环境里就能顽强生长,这和我们人类面对困难时的态度有什么相似或者不同的地方呢? 2. 在观察绿豆变形的过程中,有没有某个瞬间让你突然联想到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呢? 3. 如果把绿豆发芽的过程和我们学习新知识的过程相比较,会有哪些相通之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