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 周日 晴
今天,我在池塘边发现了一窝蛙卵,爷爷说,这些蛙卵是给我照料的,它们看上去晶莹剔透的露珠,中间包裹着一个小黑点,这真让我好奇,这些蛙卵真的可以孵出小蝌蚪吗?直到晚上九点,我亲眼看见了小蝌蚪出生了,心里满是激动。(段评:本段写了发现蛙卵和小蝌蚪出生的过程,内容真实有趣,情感也很真挚!不过在细节描写上可以更生动,比如描写蛙卵的样子时,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或感受,让画面感更强。另外,小蝌蚪出生的瞬间也可以写得更具体,比如它们刚出来时的样子,会让这段观察更吸引人哦!修改版:今天,我蹲在池塘边看小鱼时,忽然发现水草上粘了一窝透明的小东西——原来是蛙卵!爷爷笑着说这窝蛙卵就交给我照料啦。我凑近一看,它们像串在水草上的水晶珠子,圆滚滚的,中间裹着个小黑点,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我忍不住用手指轻轻碰了碰水面,它们跟着水波轻轻晃,真好奇这些小黑点能变成小蝌蚪吗?晚上九点,我趴在盆边盯着看,忽然看见一颗蛙卵的膜破了,一只尾巴细细的小蝌蚪扭着身子钻出来,晃了晃小脑袋游起来!我攥着拳头小声喊:“出来啦!真的出来啦!”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激动得直跺脚。)
10月14日 周二 晴
今天,我放学回来看呀!一些小蝌蚪开始争先恐后地长出了后腿,可大多数的小蝌蚪却还没有长出后腿,是一只 (改:还是一只) “小逗号”。望着这一窝蝌蚪,我眼里充满了期待,好想知道明天它会长什么样呢!(段评:本段写了小蝌蚪长后腿的变化,能抓住“争先恐后”这个特点,还把没长腿的蝌蚪比作“小逗号”,这个比喻很可爱!不过可以加上自己观察时的动作,比如怎么看的、当时的心情细节,让这段观察更有画面感。比如可以写写你趴在盆边数蝌蚪的样子,或者看到长腿时的小惊喜,会更生动哦!修改版:今天放学一进门,我就扔下书包冲到阳台看蝌蚪。呀!盆里热闹极了——几只小蝌蚪的屁股后面冒出了两条细细的后腿,正扭着尾巴在水里“蹬”呢!它们你追我赶,好像在比谁的腿长得快。可大多数蝌蚪还是细细的身子拖条长尾巴,像一个个小黑逗号在水里游来游去。我趴在盆边数了又数,眼睛都不敢眨:“明天会不会有更多小蝌蚪长出腿呀?真想现在就看到明天的样子!”)
10月15日 周三 晴
今天,小家伙们陆续地长出了后腿,可是“航航”却一马当先,它的时间好像比别人快几个倍 (改:几倍) ,今天都长出前腿了,我的心中满是期待,期待明天它的表现呢!同学们好鼓励鼓励了 (改:好鼓励我了) ,我不想再让它们受委屈了。(段评:本段给蝌蚪起了名字“航航”,还写出了它长得快的特点,很有童趣!不过有两个小地方可以改进:一是“同学们好鼓励鼓励了”有点不通顺,二是“不想再让它们受委屈”可以加个小原因,比如之前有没有不小心照顾得不好,会让句子更通顺、更真实。另外,航航长前腿的样子也可以写得具体点,比如前腿是怎么露出来的,会更生动哦!修改版:今天早上我刚凑近盆边,就叫出声来:“好多蝌蚪都长后腿啦!”更惊喜的是,我给最活泼的那只起的“航航”,居然一马当先长出了前腿!它的前腿藏在肚子下面,游的时候偶尔伸出来划一下,好像在跟我招手。我戳戳盆边喊:“航航你好快呀!是不是偷偷喝了生长剂?”同学们昨天看到我的观察本,都围过来夸我照顾得好,我摸着盆沿想:以后我要更小心,换水时慢一点,喂食时不多喂,可不能让这些小家伙受委屈啦!)
10月19日 周日 晴
或许是老天的旨意吧,今天“航航”似乎有些轻敌了,壮壮与其他一部分蝌蚪也逐渐开始长出了前腿,最后是谁先变为青蛙我也只能做个十拿九稳 (改:做个十拿九稳的预测) ,并不能完全把握。那么下一天它们表现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吧!(段评:本段用“轻敌”“十拿九稳”这些词,把蝌蚪的变化写得像比赛一样,很有趣!不过可以加上自己观察时的小疑惑,比如为什么壮壮也长出前腿了,或者你当时的小猜测,让这段观察更有真实感。比如可以写写你托着下巴想的样子,或者跟蝌蚪“聊天”的小细节,会更生动哦!修改版:今天看蝌蚪时,我发现“航航”好像有点“骄傲”——它慢悠悠地在水里漂,不像之前那样到处游了。可壮壮和几只蝌蚪却追上来了,它们的前腿也冒出来了,正甩着尾巴跟航航“较劲”呢!我托着下巴盯着盆:“咦?昨天还是航航最快,今天壮壮也跟上啦?”到底谁先变成青蛙呢?我数了数,航航的腿更粗一点,壮壮游得更有劲,我只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真想现在就知道明天它们谁更厉害!)
10月20日 周一 晴
今天,航航与壮壮一行人也是成功地变成了青蛙,其他小蝌蚪也已经开始发力,尾巴只剩一毫米了,终于,我在晚上9点,发现所有的蝌蚪都成为了青蛙,可把我高兴坏了,多么历史性的一刻啊!(段评:本段写出了蝌蚪变成青蛙的“历史性一刻”,情感很饱满!不过可以把青蛙刚变成时的样子写得更具体,比如它们的颜色、怎么跳的,还有你当时的动作,比如拍手、喊出声的细节,会让这个“高兴坏了”的心情更真实。另外,“尾巴只剩一毫米了”这个细节很棒,可以保留下来,让变化更具体哦!修改版:今天一睁眼我就跑到阳台,呀!航航和壮壮居然长出了绿衣裳,尾巴变短了,正蹲在盆边的石头上“呱呱”叫呢——它们变成青蛙啦!其他蝌蚪也在发力:有的尾巴只剩一毫米,扭着身子往石头上爬;有的刚蜕完尾巴,晃着小脑袋东看西看。晚上九点,我盯着最后一只蝌蚪——它的尾巴缩成一个小点点,忽然一跳,也变成了小青蛙!我拍着手蹦起来:“全变啦!我的小蝌蚪都变成青蛙啦!”)
从蝌蚪卵 (改:蛙卵) 到青蛙的成长,让我了解了生命的顽强与如何写观察日记。如果下次还有,我一定会细致地观察(段评:本段总结了观察的收获,能想到“生命的顽强”很棒!不过“如何写观察日记”可以换个更自然的表达,比如“学会了每天认真看、认真记”,会更贴合小朋友的感受。另外,可以加上一个小细节,比如现在看到青蛙的心情,或者以后想怎么照顾它们,让感悟更真实,不生硬哦!修改版:看着盆里蹦跳的小青蛙,我忽然觉得心里暖暖的:从透明的蛙卵,到扭着尾巴的小蝌蚪,再到长出四条腿的小青蛙,它们每天都在变,就算有时候游得慢,也会慢慢长大。这段时间我每天蹲在盆边看,用小本子记它们的变化,学会了怎么认真观察一件小事。要是下次再遇到蛙卵,我还要轻轻把它们带回家,每天看着它们长大——生命可真神奇呀!)
何源航同学,你好!读完你的《蝌蚪养成记》,老师首先要为你的细致观察和认真记录点个赞!你用日记的形式,完整地记录了蝌蚪从卵到青蛙的成长过程,这不仅展现了你对生命的好奇与尊重,还让读者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与顽强,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不过,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比如在细致描述上,你对蝌蚪成长过程的记录比较简单,大多是陈述事实。我们来当一次导演,把镜头推近。像“10月12日,它们看上去晶莹剔透的露珠,中间包裹着一个小黑点”这里,是观察的重要部分。我们能不能把当时的环境描写一下,比如池塘边的景色、周围的声音,用“五感法”把这个画面拍得更生动?这样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在结构方面,日记之间的过渡可以更自然一些。从一天的记录到另一天,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看着蝌蚪一天天的变化,我满心期待,新的一天又会有怎样的惊喜呢?”这样的话,让日记之间的衔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在蝌蚪成长过程中,有没有某个瞬间让你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新的感悟? 2. 对比不同蝌蚪的成长速度,你觉得这对我们理解个体差异有什么启示? 3. 这次观察蝌蚪的经历,如何运用到你对其他生物成长过程的观察中?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