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路上的梧桐叶飘落在肩头时,我摸着皱巴巴的作文纸,心里满是失落——这次作文又没得到“优”,连老师的评语都写着“不够生动”。(段评:开头通过落叶和作文纸的细节,一下子就写出了你的失落心情,很有画面感!要是能多加点感官描写,比如梧桐叶的样子、作文纸的手感,会更生动哦。修改版:放学路上,一片巴掌大的梧桐叶打着旋儿飘下来,落在我的肩头——它边缘卷着点棕黄,像被秋风吹皱的小裙子。我攥着手里皱巴巴的作文纸,纸角都被捏得发潮,心里堵得慌:这次作文又没拿到“优”,老师的红笔字明晃晃写着“不够生动”,连评语都透着点失望。)
“怎么耷拉着脑袋呀?”小区门口的张奶奶笑着叫住我,手里举着一串刚洗好的葡萄。她把葡萄塞进我手里,紫色的葡萄粒裹着水珠,凉丝丝的。“这是我家院子里种的,甜得很,你尝尝。”我咬下一颗,果肉的汁水在嘴里炸开,清甜的味道顺着喉咙滑下去,连心里的失落都淡了些。张奶奶摸了摸我的头:“写作文跟种葡萄似的,慢慢来,总会甜的。”(段评:张奶奶的葡萄和鼓励的话写得很温暖!葡萄的甜和奶奶的话结合得特别好,要是能写写你吃葡萄时的小动作,比如嘴角沾了汁水、眼睛亮起来的样子,会更有童趣哦。修改版:“哟,怎么耷拉着脑袋呀?”小区门口的张奶奶笑着朝我招手,她手里举着一串刚洗好的葡萄,紫莹莹的葡萄粒裹着水珠,像串小紫宝石。“来,尝尝奶奶家院子种的!”她把葡萄塞进我手里,凉丝丝的水珠沾在我手心上。我咬下一颗,“啪”的一声,甜甜的汁水在嘴里炸开,连眉毛都忍不住挑了挑——这甜比糖果还清爽!张奶奶摸着我的头笑:“写作文就像种葡萄,得慢慢等它熟,急不得。”我舔了舔嘴角的汁水,心里的乌云好像散了点。)
回到家,妈妈看见我手里的作文纸,没说什么,只是转身进了厨房。不一会儿,她端来一碗银耳炖梨,瓷碗的温度暖着手心。“我放了点冰糖,你尝尝。”妈妈坐在我旁边,看着我舀起一勺,“写作文不用急,把你心里想的、眼里看的写出来就好,就像这梨汤,慢慢炖才甜。”梨肉炖得糯糯的,冰糖的甜混着梨的清香,我忽然想起张奶奶的葡萄,心里也跟着甜了起来。(段评:妈妈的银耳炖梨和安慰的话很贴心!梨汤的暖与作文的道理结合得自然,要是能写写妈妈的动作细节,比如她搅梨汤的样子、眼神里的温柔,会更感人哦。修改版:回到家,妈妈一眼就瞥见了我手里的作文纸,她没吭声,转身进了厨房。很快,一股甜丝丝的梨香飘过来——她端着一碗银耳炖梨走过来,白瓷碗的温度透过掌心暖到心里。“放了点冰糖,润润嗓子。”妈妈坐在我身边,看着我舀起一勺:炖得糯糯的梨肉滑进嘴里,甜丝丝的汤汁顺着喉咙往下走,连鼻尖都暖了。“写作文不用急,把心里真正想的、眼睛真正看到的写出来就行——就像这梨汤,得慢慢炖才出味儿。”她用勺子轻轻搅了搅碗里的银耳,眼神软乎乎的,像碗里飘着的梨瓣。)
第二天,我试着把张奶奶送葡萄、妈妈炖梨汤的事写进作文里。没想到这次作文得了个高分。(段评:这段写作文得高分的结果很直接,但要是能加一句你写作文时的小变化,比如你试着描写葡萄的紫、梨汤的暖,会让结果更有说服力哦。修改版:第二天写作文时,我试着把张奶奶葡萄上的水珠、妈妈梨汤里的银耳瓣都写了进去——没想到老师的红笔在本子上画了好多波浪线,还写着“真生动,像尝到甜味儿啦!”)
我才知道“甜”不只味道,还是藏在日常里的鼓励,悄悄帮我把难走的路,都变得温柔起来。(段评:结尾的升华很温暖!要是能把“甜”和具体的画面连起来,比如想起葡萄的紫、梨汤的暖,会让道理更贴你的心哦。修改版:我忽然懂了——“甜”不只是葡萄的汁水、梨汤的冰糖,还是张奶奶沾着水珠的手、妈妈搅梨汤的勺子,是藏在日常里的小温柔,把我心里的失落,都慢慢酿成了甜甜的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