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上,妈妈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那辆自行车是粉红色的,阳光下看着漂亮极了。可我还不会骑自行车,于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段评:整体来看,这段清晰地交代了时间、事件起因,但在语言生动性上可以提升。比如描述自行车外观时,可使用更形象的词语。另外,可增加一些‘我’看到自行车时的心理活动,使内容更丰富。修改版:一天早上,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妈妈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那辆自行车的颜色粉嘟嘟的,就像春天里盛开的桃花,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漂亮极了。我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它,心里痒痒的,可我还不会骑呢,不过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
我说做就做,把自行车推到楼下。我信心满满地骑上去,两脚一蹬——“哎哟!”我大叫一声,一下子摔了下来。远处的妈妈听见我的叫声,连忙跑过来说:“孩子,没事吧?”我点了点头,又重新骑上自行车。(段评:此段描述了‘我’第一次尝试骑车摔倒的经过,但动作细节还可加强。比如可以详细描写‘我’摔倒时的动作和表情。同时,妈妈的语言可以更丰富,体现出妈妈的关心。修改版:我说做就做,把自行车推到楼下。我信心满满地骑上去,两脚用力一蹬——哎呀!我身子猛地一歪,双手拼命地在空中乱抓,整个人像个失控的陀螺一样,‘扑通’一声摔倒在地上。我的膝盖擦破了皮,疼得我‘哎哟’大叫一声。远处的妈妈听见我的叫声,连忙跑过来,脸上满是焦急,一边扶起我,一边心疼地说:‘孩子,疼不疼啊?有没有摔到哪儿?可把妈妈吓坏了。’我咬了咬牙,点了点头,又重新骑上自行车。)
可这一次,我还是摔倒了。就这样一次又一次,我始终没学会,气得差点哭出来。妈妈赶紧安慰我:“宝贝,骑自行车本来就要一次又一次尝试,你再试试,看看有什么技巧,总能学会的。”(段评:该段写‘我’多次摔倒后差点哭出来以及妈妈的安慰,内容较完整,但‘一次又一次’表述较笼统。可以列举具体摔倒的次数,让‘经过’更具体。妈妈的安慰语可以结合‘我’摔倒的情况来说。修改版:可这一次,我还是摔倒了。第二次、第三次……我接连摔了五次,屁股都摔疼了,始终没学会,气得我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差点哭出来。妈妈赶紧走过来,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温柔地说:‘宝贝,你看你都已经勇敢地尝试了五次,这就是很大的进步呀。骑自行车本来就要一次又一次尝试,你再仔细想想,每次摔倒是不是因为蹬车的力度没掌握好,或者方向没控制稳,再试试,总能找到技巧学会的。’)
我又鼓起勇气坐 (改:骑) 上自行车,这次和之前不一样:先慢慢用一只脚蹬了两下,等车身稳了,再把另一只脚放到踏板上。风轻轻吹着,小草在风中跳舞,花儿在一旁为我伴奏,好像都在为我加油。(段评:这段描写了‘我’再次尝试骑车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比较生动,但缺少结果的交代。应说明这次尝试有没有成功,让故事有更完整的呈现。修改版:我又鼓起勇气坐上自行车,这次和之前不一样:我先小心翼翼地用一只脚在地上蹬了两下,眼睛紧紧地盯着前方,等车身稳了,再迅速把另一只脚放到踏板上。风轻轻吹着,小草在风中欢快地跳舞,花儿在一旁轻轻摇曳,好像都在为我加油。我越骑越稳,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原来我终于学会骑自行车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