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光和煦的日子里,我和奶奶坐在门口的龙眼树下,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龙眼树叶的沙沙声,似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微风轻拂,带来一丝凉爽,也吹起了奶奶的几缕银丝。奶奶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眼神里满是对我的疼爱,可那笑容的背后,却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艰难历程。(段评:开篇用龙眼树下的场景营造氛围,以环境描写引出奶奶的形象,自然点出"艰难历程"的核心,情感基调与主题契合度高。不足在于:一是"往昔的故事"与后文尿毒症的时间跨度衔接不紧密,缺少具体意象勾连;二是"不为人知的艰难历程"表述稍显直白,可通过奶奶的动作细节(如摩挲手背的旧伤疤)含蓄暗示,增强叙事的层次感。修改版:阳光和煦的午后,我和奶奶坐在门口的龙眼树下,碎金般的阳光透过茂密枝叶,在青石板上织出斑驳的网。龙眼树叶沙沙轻响,似在哼着奶奶年轻时的歌谣,微风掠过,掀起她鬓角的银丝,也带来木桌上凉茶的清甜。奶奶握着我的手,掌心的老茧摩挲着我的手背,眼角的笑纹里盛满疼爱,可那深深的纹路里,藏着一段她从未对我细说的艰难岁月。)
奶奶年轻的时候,是个勤劳能干的农村妇女。她操持家中的一切,从田间的耕种到家里的衣食起居,事事都打理得井井有条。然而,命运却在不经意间对她露出了狰狞的面孔。(段评:简洁交代奶奶年轻时的勤劳,为后文的坚强形象做铺垫,逻辑连贯。但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勤劳能干"的表述较笼统,缺乏具体事例支撑;二是"命运露出狰狞面孔"的过渡略显突兀,可通过细节(如提及她常说的"庄稼人靠天吃饭")自然引出转折,让人物形象更立体。修改版:奶奶年轻时是村里出了名的能干人,天不亮就扛着锄头下田,正午顶着烈日摘龙眼,傍晚回家还能把一家五口的饭菜做得喷香。她总说"庄稼人骨头硬,啥苦都能扛",可命运偏在她最硬朗的年纪,给了她一记重锤。)
记得那是2023年的冬天,奶奶突然开始频繁地出现尿频、尿急的症状,身体也变得越来越虚弱。我们一家人慌了神,赶忙带着奶奶去医院检查身体。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医生那严肃的表情让我们心里一沉——奶奶患上尿毒症。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打破了我们原本平静的生活。(段评:通过具体症状和医院场景推进情节,"晴天霹雳"的比喻准确传达家人的震惊,叙事节奏紧凑。不足在于:一是"2023年的冬天"与前文"往昔的故事"时间线衔接稍显生硬,可加入"那年我刚上初中"的细节,强化时间与成长的关联;二是"慌了神"的情感表达较表层,可补充家人的动作细节(如爸爸攥皱检查单的手指),增强画面的感染力。修改版:记得我刚上初中的那个冬天,奶奶突然开始频繁起夜,原本能挑半桶水的她,连拎暖水瓶都要歇两回。我们慌了神,爸爸攥着检查单的手指关节泛白,带着奶奶跑遍了县城的医院。当医生皱着眉说出"尿毒症"三个字时,妈妈手里的水杯哐当落地——这个消息像晴天霹雳,劈碎了我们平静的生活。)
尿毒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肾脏逐渐失去功能,无法正常排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水分。奶奶开始频繁地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每一次透析,都是对她身体的一次巨大考验。她瘦弱的身体被插上各种管子,躺在冰冷的透析机上,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我在一旁看着,心疼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可是奶奶总是很坚强,她总是笑着对我说:“没事儿,乖乖孩子 (改:乖乖) ,奶奶能忍受的。”(段评:详细描写透析的过程,通过"插管子""汗水湿透衣衫"等细节展现奶奶的痛苦,与她的坚强形成对比,情感张力较强。不足在于:一是"我心疼得泪水打转"的心理描写较简单,可加入"不敢让她看见我哭,偷偷用袖口擦眼睛"的动作,体现祖孙间的默契;二是"没事儿,乖乖孩子"的对话稍显平淡,可结合奶奶的习惯(如摩挲我的头发),让语言更符合人物身份。修改版:尿毒症是磨人的病,肾脏渐渐罢工,连喝口水都成了负担。奶奶开始每周三次去医院透析,细细的管子插进她瘦弱的手臂,冰冷的机器嗡嗡作响,她的脸疼得发白,汗水顺着鬓角往下淌,浸湿了病号服的领口。我站在病房外,手指抠着墙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哭出声——怕她看见更难受。可每次透析结束,她总能笑着朝我招手,用没插管子的手摩挲我的头发:"乖乖,奶奶没事,你看,我还能给你剥橘子呢。")
随着病情的发展,奶奶的身体越来越差,原本硬朗的她变得虚弱无比,连走路都需要搀扶。然而,奶奶却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她在病床上依然关心着家里的一切,担心着我们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她还会叮嘱我要好好学习,做一个有出息的人。(段评:通过"走路需要搀扶""关心家人"的细节,展现奶奶病中的坚韧与对家人的爱,主题突出。不足在于:一是"担心我们吃得好不好"的表述较笼统,可加入具体事例(如让叔叔捎带我爱吃的龙眼干);二是"叮嘱我好好学习"的情感表达稍显直白,可通过动作细节(如摸着我的课本)自然引出,让祖孙情更真挚。修改版:后来奶奶的身体越来越弱,原本能走三里路的她,连从病床到窗边都要我搀扶。可她躺在病床上,还总念叨着家里的龙眼树该浇水了,让叔叔记得给我捎带晒好的龙眼干。她摸着我的课本,指尖的温度透过纸页传来:"乖乖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好学校,奶奶还等着看你穿学士服呢。")
在奶奶生病的这段日子里,全家人都团结在一起,守护着她,爸妈四处奔波寻找最好的医生,叔叔婶婶也尽力照顾奶奶的饮食起居。而我,也尽自己所能陪伴在奶奶身边,给她讲学校里的趣事,希望能让她开心一些。(段评:描写全家人的团结,从不同角度展现亲情的温暖,丰富了叙事内容,逻辑清晰。不足在于:一是"爸妈四处奔波"的表述较空泛,可加入"爸爸熬夜查资料,妈妈向医生请教饮食注意事项"的细节;二是"我讲学校趣事"的互动较简单,可补充具体场景(如奶奶听我讲笑话时,嘴角露出的笑容),让情感更细腻。修改版:奶奶生病的日子里,全家人的心都拧成了一股绳。爸爸熬夜查遍了尿毒症的护理资料,妈妈每天向医生请教饮食禁忌,叔叔婶婶轮流守在病床前喂饭擦身。我一放学就往医院跑,给奶奶讲班里同学的糗事——当我说到"小胖把墨水洒在老师背上"时,她终于笑出了声,眼角的皱纹里闪着泪光。)
如今,奶奶已经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光,病情也相对稳定下来。我和奶奶又坐在这棵龙眼树下,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可我知道,奶奶的身体还不如以前健康,她的生活还有很多限制。(段评:以"又坐在龙眼树下"呼应开头,形成首尾圆合的结构,情感真挚。不足在于:一是"病情相对稳定"的表述较平淡,可加入具体细节(如她能自己慢慢走到树下);二是"生活还有很多限制"的转折稍显突兀,可通过奶奶的动作(如想摘龙眼却够不着)自然引出,让叙事更有张力。修改版:如今奶奶终于熬过了最难的日子,病情慢慢稳定下来。又是一个晴朗的午后,我扶着她坐在龙眼树下,她的手搭在树干上,指尖摩挲着粗糙的树皮。她抬头望着满树的青果,想伸手去够,却只能轻轻叹气——医生说她不能太累,连弯腰摘龙眼都成了奢望。)
她是我心中永远的榜样,激励着我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段评:直接点明奶奶是"榜样",升华主题,情感饱满。但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激励我勇敢面对困难"的表述较空泛,可结合前文的龙眼树意象(如"像奶奶守护龙眼树一样守护自己的梦想"),让主题更具体;二是结尾稍显仓促,可加入一个细节(如奶奶握住我的手),让情感更悠长。修改版:奶奶轻轻握住我的手,掌心的温度依旧温暖。她就像这棵老龙眼树,经历过风雨摧残,却依然站在那里,用枝叶为我遮风挡雨。她教会我,无论生活给你多少磨难,只要心里装着爱与希望,就能开出最坚韧的花。这份坚韧,将永远刻在我心里,陪着我走过人生的每一段路。)
米月兰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奶奶小传》,老师能感受到你对奶奶深深的敬爱之情,也看到了你在记叙文写作上的努力。整体而言,文章主题明确,围绕奶奶生病前后的经历展开叙述,要素齐全,结构完整,语言表达也较为通顺。
不过,若想让文章更上一层楼,我们可以在立意深度和细节描写方面再琢磨琢磨。立意上,文章目前更多是在叙述奶奶生病及家人照顾的过程,稍显停留在表面。在结尾部分,不妨试着深入思考从奶奶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比如对坚强、亲情有了哪些新的感悟,将这些思考写出来,能让文章立意更深刻。细节描写上,描写奶奶生病后的坚强时,只是简单提及奶奶的语言。可以增加一些神态、动作描写,像“奶奶干裂的嘴唇微微上扬,挤出一丝微笑,苍白的脸上带着虚弱却坚定的神色对我说:‘没事儿,乖乖孩子,奶奶能忍受的。’”这样会让奶奶的形象更加立体鲜活。
最后,关于奶奶这个人物形象以及她的经历,老师想邀请你思考:
- 从奶奶面对病魔的态度中,你觉得在未来自己面对困难时应该怎么做?
- 奶奶关心家人的许多细微举动里,有没有哪一个瞬间让你对亲情有了全新的理解?
期待看到你修改后的作品,相信你会写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