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仅喜欢美食,也喜欢做美食。因此,我周末都会抽出一些时间来看美食书,然后跟着一起做。(段评:第一段作为开头,点明了喜欢做美食的主题,很棒!不过可以增加一些具体的感受,比如美食书里的内容让你特别向往,这样能让开头更生动,也为后面的故事做铺垫。修改版:我是个十足的美食爱好者,不仅爱吃各种美味,更痴迷于亲手制作美食!每个周末,我都会抱着厚厚的美食书看得入迷,书里那些金黄的蛋糕、喷香的菜肴,仿佛在向我招手,让我忍不住想跟着食谱试一试。)
当我第一次做的时候,并不是很好吃,如,第一次做蛋糕的时候,要不就是焦了,要不就是没熟。不过我一点也不沮丧,又做了几次,终于成功了。我满心欢喜地端给了一向不爱吃东西的弟弟尝了一口,竟赞不绝口,吃了还要再吃,自己就吃完一整个了。这也让我渐渐地爱上了做美食。(段评:第二段写了第一次做蛋糕的经历,有失败也有成功,还提到了弟弟的反应,很真实!如果能加一点做蛋糕时的具体细节,比如面糊怎么搅拌、烤箱温度怎么调,还有弟弟吃蛋糕时的小表情,故事就更精彩啦。修改版:第一次尝试做美食时,我可闹了不少笑话呢!就说做蛋糕吧,要么是烤箱温度调太高,蛋糕表面烤得黑乎乎的像块炭;要么是时间没掌握好,切开一看里面还是黏糊糊的面糊。可我一点也不灰心,跟着食谱慢慢调整,终于烤出了一个蓬松又香甜的蛋糕!我小心翼翼地端给平时挑食的弟弟,他咬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连连说:“姐姐做的蛋糕比商店里的还好吃!” 说着就捧着蛋糕大口大口吃起来,不一会儿就吃光了一整个。看着弟弟满足的样子,我心里甜滋滋的,更爱做美食了。)
有一天,爸爸和妈妈都不在家,而我和弟弟的肚子饿得咕咕叫。我便翻了翻冰箱,啊,找出了青椒和牛肉。于是,我要做一道“辣椒炒牛肉”,我看了看美食书,刚好找到了那一页。首先把青椒和牛肉都洗干净,然后再切成一片片,接着往锅里倒入一些油,(段评:第三段开始写做辣椒炒牛肉的过程,很有条理!不过可以补充一些准备食材时的小细节,比如青椒的颜色、牛肉的纹理,还有你当时的心情,这样能让读者更有代入感。修改版:有一天,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和弟弟的肚子饿得咕咕叫。我打开冰箱翻了翻,发现里面躺着几个绿油油的青椒和一块新鲜的牛肉。“就做辣椒炒牛肉吧!”我眼睛一亮,正好美食书里就有这道菜。我先把青椒洗得干干净净,它们穿着翠绿的外衣,摸起来滑溜溜的;再把牛肉切成薄薄的片,鲜红的肉纹理清晰,看起来就很新鲜。接着我往锅里倒了一点油,准备大显身手。)
放入牛肉先抄半熟 (改:炒半熟) ,再放入青椒,最后加点油炒熟就可以出锅了。当我把这盘菜端到餐桌上时,香味不说香飘十里,整个屋子都可以闻到味,这时,在二楼的弟弟一下子就跑了下来,吃了一口,一动也不动,好像沉浸在这牛肉的美味里。妈妈回来了,尝了一口,便连连称赞:“太好吃了!”这也让我更加喜欢做美食了。(段评:第四段详细写了炒菜的步骤,还提到了香味和弟弟、妈妈的反应,很棒!如果能加一点炒菜时的声音、油星跳动的样子,还有你尝菜时的味道,故事就更生动啦。另外,“抄半熟”的“抄”字写错啦,应该是“炒”哦。修改版:我先把牛肉放进锅里,“滋啦”一声,油星欢快地跳着舞,牛肉慢慢变成了棕色。等牛肉炒到半熟,我把青椒倒进去,锅里立刻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声,青椒的香气一下子飘了出来。我翻炒了几下,最后加了点盐调味,一道香喷喷的辣椒炒牛肉就出锅啦!这道菜的香味不说香飘十里,整个屋子都弥漫着诱人的味道。二楼的弟弟鼻子真灵,“咚咚咚”就跑了下来,拿起筷子夹了一大口,嚼了嚼,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妈妈回来后尝了一口,也笑着说:“我们家的小厨师越来越厉害啦!”)
我觉得,美食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美食让生活更加美好。(段评:第五段作为结尾,总结了美食的意义,很好!不过可以把“生活更加美好”说得具体一点,比如美食带来的快乐时光,这样结尾会更温暖哦。修改版:对我来说,美食就像生活里的小太阳,每次亲手做出美味的食物,看着家人吃得开心,我心里就充满了幸福。美食不仅填饱了我们的肚子,更让我和弟弟、爸爸妈妈的日子变得甜滋滋的,充满了欢笑和温暖。)
叶程雨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美食让生活更美好》,老师首先要为你独特的立意点个赞!很多同学只是单纯描述美食的味道,而你却通过自己做美食的经历,感悟到美食是生活的一部分,让生活更美好的道理,这让文章一下子有了深度!
不过,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写了美食让生活更美好。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美食能让生活更美好呢?是因为它能带来味觉享受,还是能传递亲情友情?如果能在结尾处,把“美食让生活更美好”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当我第一次做的时候,并不是很好吃,如,第一次做蛋糕的时候,要不就是焦了,要不就是没熟”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可以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做蛋糕时厨房的光线是怎样的?烤箱发出了什么声音?你看到蛋糕没做好时心里最沮丧的念头是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个过程详细描写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写完做蛋糕的事到写做“辣椒炒牛肉”的事,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做完蛋糕后,我虽然经历了失败,但并没有气馁,反而对做美食更有热情了,这不,又一件关于美食的趣事发生了”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读起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除了给家人带来美味,美食在社交方面还能怎样让生活更美好呢? 2. 在做美食的过程中遇到过其他困难,你是怎么克服的,这些经历又让你对美食和生活有了什么新感受? 3. 不同地域的美食各具特色,它们是如何从不同角度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