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洒在学校的门口上,阳光洒在丁香花上,阳光洒在教室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段评:你这段作为开头很不错呀,用排比的方式描绘了清晨学校美好的景象,很有画面感,也让主题一下子就清晰了起来,能吸引读者的兴趣。不过呢,你可以再增加一些细节描写,比如阳光是什么颜色的,丁香花看起来什么样,让这个画面更生动。修改版:清晨,那暖金色的阳光轻柔地洒在学校的门口上,给大门镀上了一层金边;洒在紫色的丁香花上,丁香花像被施了魔法,变得更加娇艳;洒在教室里,透过窗户,映出了一排排整齐的桌椅。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张明踏着愉悦的步伐踏进校园的大门,忽然一阵若有若无的清香钻进了张明的鼻子里,张明顺着这个味道便来到了学校的后巷里。正时 (改:正是) 春暖花开时,丁香一簇一簇地挤在一起,就像抱在一起。灿烂的阳光撒在 (改:洒在) 丁香花上,仿佛勾勒出一个少女的脸庞。张明不由地 (改:不由得) 看呆了,这时,一阵微风吹了过来。(段评:这一段把张明走进校园闻到花香,然后找到丁香花的过程写得很清楚,而且对丁香花的描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很有童真童趣。就是句子有点啰嗦,像“踏着愉悦的步伐踏进校园”,可以简洁一点。另外,微风来了之后可以多写点张明的反应,让情节更丰富。修改版:张明愉悦地走进校园的大门,忽然,一阵若有若无的清香钻进了他的鼻子里。张明顺着味道来到了学校的后巷里。正时春暖花开,丁香一簇一簇地挤在一起,就像一群亲密的小伙伴抱在一起。灿烂的阳光洒在丁香花上,仿佛勾勒出一个少女的脸庞。张明不由地看呆了。这时,一阵微风吹了过来,他忍不住闭上眼,享受这美好的时刻。)
风将丁香吹了下来,正好落在张明身上,这时,身后传来一声怒吼:“喂,那位同学,怎么能乱摘花呢?”张明定睛一看,原来是班长王寒冰。王寒冰不分青红皂白,上来训斥了一顿张明,最后,王寒冰拽着张明带去了班主任李老师那里。(段评:这段情节推进得很好,把王寒冰误会张明的过程写出来了,符合记叙文有情节的特点。不过呢,王寒冰训斥张明这里可以写得具体一点,比如她说了什么话,让人物形象更鲜明。还有“带去了”表述不太准确,可以改成“带到了”。修改版:风将丁香吹了下来,正好落在张明身上。这时,身后传来一声怒吼:“喂,那位同学,怎么能乱摘花呢?”张明定睛一看,原来是班长王寒冰。王寒冰双手叉腰,气冲冲地说:“你怎么这么不文明,居然摘花!”不分青红皂白就训斥了张明一顿,最后,拽着张明带到了班主任李老师那里。)
李老师一脸凝重地审视张明,张明解释说:“李老师,我真的没有摘花,我只是在那里看花。”李老师缓缓开口:“张明,我相信你,但是到底有没有摘花呢,我们查查监控就知道。”明显 (改:显然) ,监控画面显示张明并没有摘花,只是静静地看。王寒冰羞红了脸,知道误会了张明。便转过身,向张明说了句“对不起。”(段评:这一段把李老师调查事情真相的过程写得很清晰,也体现出了李老师的公正。不过,“明显”这个词用在这里不太合适,可以换成“果然”。还有王寒冰道歉的时候可以多写点她的神态和动作,让这个情节更生动。修改版:李老师一脸凝重地审视着张明,张明着急地解释说:“李老师,我真的没有摘花,我只是在那里看花。”李老师缓缓开口:“张明,我相信你,但是到底有没有摘花,我们查查监控就知道。”果然,监控画面显示张明并没有摘花,只是静静地看。王寒冰羞红了脸,头也低了下去,她慢慢转过身,红着脸,小声地对张明说了句“对不起”。)
最后,王寒冰和张明重归于好,但也告诉我们凡事不能只看表面,还要看实质。(段评:结尾点明了主题,告诉我们凡事不能只看表面,还要看实质,这很好。不过有点太生硬了,你可以结合王寒冰和张明的表现,把这个道理说得更自然一些。比如描述一下他们之后的相处,再引出这个道理。修改版:最后,王寒冰和张明重归于好,他们又像以前一样一起玩耍、学习。从那以后,王寒冰做事情都会先了解清楚情况,不再轻易下结论。这件事也告诉我们,凡事不能只看表面,还要看实质。)
张镁铃同学,你好!读完你的《被误解的淘气包》,老师首先要为你的深刻思考点个赞!很多人写类似故事可能只停留在事件本身,而你却从中感悟到了“凡事不能只看表面,还要看实质”这个道理,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老师发现你文章在描写方面很有亮点。比如对丁香花的描写,“丁香一簇一簇地挤在一起,就像抱在一起。灿烂的阳光撒在丁香花上,仿佛勾勒出一个少女的脸庞”,你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丁香花写得十分生动形象,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那美丽的丁香花,这就是高级的景物描写,让文章有了画面感!
不过呢,文章还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从结构上来说,开头部分用排比句描写阳光洒在不同地方,引出张明进校园,稍显平淡。我们可以把悬念设置得更巧妙一些,比如开头直接写“清晨,张明刚踏入校园,就听到一阵怒吼:‘喂,那位同学,怎么能乱摘花呢?’这声音如炸雷般在校园炸响,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这样设置悬念,能更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另外,在王寒冰误会张明,带他去见李老师这一情节上,可以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对话描写得更丰富些。比如王寒冰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张明又是怎样焦急地解释。用细腻的描写把这个情节拉长,让文章的层次更丰富。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通过一件事传达深刻道理,接下来,我们可以在情节的设置和细节的描写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因为只看表面而产生误会的事例,如何通过描写让读者更有代入感?
- 当我们被误解时,除了像张明一样解释,还可以有哪些更好的处理方式?
- 如何通过描写人物的表情、动作等细节,把误会发生时的紧张氛围渲染得更强烈?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