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号 星期二 晴
今天,我们刚学完《爬山虎》这篇课文,马老师就让我们亲自动手种一些植物并且写一篇观察日记。(段评:此段清晰交代了种绿豆写观察日记的起因,内容围绕主题且逻辑明确。不过语言稍显平淡,可增加一些对自己心情的描述,让内容更生动。比如在“马老师就让我们亲自动手种一些植物并且写一篇观察日记”后加上“我心里既兴奋又期待,觉得这一定会很有趣”。修改版:今天,我们刚学完《爬山虎》这篇课文,马老师就让我们亲自动手种一些植物并且写一篇观察日记。我心里既兴奋又期待,觉得这一定会很有趣。)
经过我的再三思考后,最终决定尝试在水里泡点绿豆,水培一下。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找来一些绿豆。并将一只空碗放了些清水,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绿豆放入碗里。同时,再找了一块布盖在碗口上面。使绿豆长久得 (改:长久地) 保持湿润。接下来就是期待它发芽的那刻啊!(段评:该段详细叙述了水培绿豆的过程,内容具体。但存在用词不准确的问题,“长久得”应改为“长久地”;且句子表述较啰嗦,如“并将一只空碗放了些清水”可改为“在一只空碗里放了些清水”。修改版:经过我的再三思考后,最终决定尝试在水里泡点绿豆,水培一下。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找来一些绿豆。在一只空碗里放了些清水,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绿豆放入碗里。同时,再找了一块布盖在碗口上面,让绿豆长久地保持湿润。接下来就是期待它发芽的那刻啊!)
10月3日 星期五 晴
清晨,阳光偷偷地从窗帘的一丝缝隙里洒在我的脸上,我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突然想起了我的绿豆。于是,急忙跑去看看绿豆有没有发芽。我轻轻地掀开那层布。只见,几颗绿豆的头上冒出一个个“小脑袋”既害羞又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我开心极了,喊来妈妈一起分享这份喜悦。(段评:这段对绿豆发芽的描写很生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充满童真童趣。不过“只见,几颗绿豆的头上冒出一个个‘小脑袋’”中逗号使用不当,可去掉。还可以增加一些对“我”开心时具体动作或神态的描写。修改版:清晨,阳光偷偷地从窗帘的一丝缝隙里洒在我的脸上,我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突然想起了我的绿豆。于是,急忙跑去看看绿豆有没有发芽。我轻轻地掀开那层布,只见几颗绿豆的头上冒出一个个“小脑袋”,既害羞又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我开心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手舞足蹈地喊来妈妈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10月5日 星期日 阴
这天,我起了个大早,第一时间跑去阳台看我心心念念的绿豆,此时,绿豆的小芽儿不再是小尖儿了,已经变成了弯弯曲曲的绿芽儿。看上去就像是某种软体动物的触角。绿豆的身体就像是吃得饱饱的小胖墩。大部分的绿豆都发芽了,只有各别 (改:个别) 瘦小的还在沉睡中。(段评:此段对绿豆芽的描写形象有趣,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读者有更直观的感受。但“各别”应是“个别”。可以再增加一些自己对绿豆生长变化的感受。修改版:这天,我起了个大早,第一时间跑去阳台看我心心念念的绿豆。此时,绿豆的小芽儿不再是小尖儿了,已经变成了弯弯曲曲的绿芽儿,看上去就像是某种软体动物的触角。绿豆的身体就像是吃得饱饱的小胖墩。大部分的绿豆都发芽了,只有个别瘦小的还在沉睡中。看着它们的变化,我心里充满了惊喜。)
通过这次观察绿豆的发芽过程,我学会了安安静静地观察身边的事物,同时感受到生命发展的过程是如此奇妙,深刻了解到只有自强不息才会不被身处的环境所淘汰。(段评:结尾总结了观察绿豆发芽的收获,主题积极向上。但“深刻了解到只有自强不息才会不被身处的环境所淘汰”对于小学阶段的观察日记来说,思想深度有些过了,可改为更贴合实际的感悟,如“深刻体会到生命的成长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呵护”。修改版:通过这次观察绿豆的发芽过程,我学会了安安静静地观察身边的事物,同时感受到生命发展的过程是如此奇妙,深刻体会到生命的成长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呵护。)
周芷萱同学,你好!读完你的《豆芽观察日记》,老师首先要为你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感悟点个赞!很多同学在写观察日记时,往往只关注植物生长的表面现象,而你却从绿豆发芽的过程中,感悟到了“生命发展的奇妙”以及“自强不息”的道理,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老师发现你文章的“建筑结构”搭得特别好。采用日记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记录绿豆发芽的过程,条理清晰,让读者能够很直观地了解绿豆在不同阶段的生长变化。而且,你在描写绿豆发芽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比如“只见,几颗绿豆的头上冒出一个个‘小脑袋’既害羞又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将绿豆芽比作“小脑袋”,“害羞”“好奇”“打量”等词语赋予了绿豆芽人的情感和动作,让它们仿佛具有了生命力,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非常巧妙。
不过,这篇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提升。比如在观察过程的描写上,可以更加细致。你写“这天,我起了个大早,第一时间跑去阳台看我心心念念的绿豆,此时,绿豆的小芽儿不再是小尖儿了,已经变成了弯弯曲曲的绿芽儿”,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阳台上的光线是怎样的?绿豆芽弯弯曲曲的形态具体是怎样的,像什么?用“五感法”(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另外,从观察绿豆发芽到感悟生命的奇妙和自强不息的道理,中间的过渡可以再自然一些。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看着这些努力生长的绿豆芽,我不禁陷入了思考”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加流畅。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潜力。你已经学会了如何搭建文章的“骨架”,接下来,我们可以在“血肉”的填充上(比如细节描写)和“思想”的深化上继续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想想:
- 在绿豆发芽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它们是如何克服的,这又能让我们对生命的顽强有怎样更深刻的理解?
- 绿豆在水中生长,和在土壤中生长有什么不同,从这种不同中,我们能对生命的适应性有什么新的感悟?
- 除了自强不息,从绿豆发芽的过程中,还能引发我们对生活、对世界的哪些思考?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