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时,我们班来了一位新的数学老师——卢老师。卢老师戴着一付 (改:一副) 眼镜,留着“刘胡兰”式的发型。平时都是笑眯眯的,看上去很温柔、和蔼可亲。她为什么戴眼镜呢?我想她一定是每天熬夜改作业,把眼睛熬坏了。但是她戴着眼镜看上去更像一位资深教师。(段评:这是文章开头,能自然引出要写的卢老师,介绍外貌让人物形象初步展现,有童真想象很可贵。不过语言稍显平淡,细节可更丰富。比如可描述眼镜的样子、“刘胡兰”式发型的具体模样。修改版:三年级时,我们班来了一位新的数学老师——卢老师。卢老师戴着一副精致的黑框眼镜,镜片后面是一双温柔又明亮的眼睛。她留着“刘胡兰”式的齐耳短发,显得既精神又干练。平时她总是笑眯眯的,嘴角微微上扬,脸上还有两个浅浅的酒窝,看上去温柔极了、和蔼可亲。我猜她为什么戴眼镜呢?一定是每天熬夜改作业,把眼睛熬坏了。但是她戴着眼镜看上去更像一位资深教师。)
我们卢老师有一个特异功能“千里眼”!你一定很好奇,她戴着眼镜怎么会看得那么远呢?有一次上课,坐在后排的一位男同学在搞小动作,他觉得老师近视一定看不到他!但是老师一眼就看到他在搞事情,点名批评了他。卢老师说:“你们别看我戴着眼镜,就想在下面搞小动作。其实五十米以内的东西(段评:此段引出卢老师“千里眼”的特异功能,通过事例说明,情节完整。但“五十米以内”表述较夸张,不太符合实际,可改为更合理的表述。修改版:我们卢老师有一个特异功能“千里眼”!你一定很好奇,她戴着眼镜怎么会看得那么远呢?有一次上课,坐在后排的一位男同学在搞小动作,他觉得老师近视一定看不到他!但是老师一眼就看到他在搞事情,点名批评了他。卢老师说:“你们别看我戴着眼镜,就想在下面搞小动作。其实教室里的一举一动我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我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卢老师又说:“上课要认真才能学到知识,搞小动作不仅自己学不好还会影响别人。希望大家都认真听课!”大家都把背挺直了,一整节课都安静、专心。(段评:该段承接上文卢老师批评同学,体现老师对学生的教导,逻辑连贯。不过语言较平实,可适当添加同学们的神态等细节描写。修改版:卢老师又说:“上课要认真才能学到知识,搞小动作不仅自己学不好还会影响别人。希望大家都认真听课!”大家听了,都立刻把背挺直了,有的同学还紧张地咽了咽口水,一整节课都安静、专心。)
我们这位“千里眼”老师对我们很好的,有一次我们班考试考得很好,老师很开心买了棒棒糖奖励我们每一位同学。即便有的同学没考好也得到了这份奖励,老师说考得不好,下次一定要努力,她还有更多奖励给我们。(段评:这段写出卢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事例具体。但表述稍啰嗦,“即便有的同学没考好也得到了这份奖励”可简化。修改版:我们这位“千里眼”老师对我们很好的,有一次我们班考试考得很好,老师很开心买了棒棒糖奖励我们每一位同学,没考好的同学也有。老师说考得不好,下次一定要努力,她还有更多奖励给我们。)
我喜欢棒棒糖,喜欢我的卢老师,也喜欢我的数学课。卢老师还有一个儿子,和她一样戴着眼镜,他也在我们学校上学,比我们小几岁,准备放学的时候,他就来到我们教室,安静地等待他妈妈,后来我们看到他就知道快要放学了!(段评:此段写卢老师儿子,与前文关联不大,使文章结构稍显松散,可考虑删除或精简后放到合适位置。修改版:我喜欢棒棒糖,喜欢我的卢老师,也喜欢我的数学课。)
卢老师对他的儿子很温柔,对待我们也是如此。她是一个负责任的好老师、好妈妈。(段评:该段总结卢老师的特点,主题明确。但表述较简单,可多列举具体事例支撑“负责任”。修改版:卢老师对他的儿子很温柔,对待我们也是如此。就像她每天认真批改作业,耐心教导我们,这都能看出她是一个负责任的好老师、好妈妈。)
这就是我的数学老师,你觉得她怎么样呢?(段评:这是文章结尾,用提问方式结尾,有互动性。但内容较简单,可在结尾处再次表达对老师的喜爱。修改版:这就是我的数学老师,她既温柔又负责,你觉得她怎么样呢?我真的很喜欢她!)
韦苏薇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千里眼卢老师》,老师首先要为你对老师细致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点个赞!很多人只是简单描述老师的外貌和教学,而你却通过“千里眼”这个有趣的点,展现出卢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关爱,这让文章一下子就有了亮点!
老师发现你文章的“建筑结构”比较清晰。开头先介绍了卢老师的外貌,让读者对老师有了初步印象;接着通过“千里眼”的事例,展现老师的严格;然后又写老师奖励大家棒棒糖,体现老师的和蔼可亲。这种先抑后扬的结构,让卢老师的形象更加立体。
不过呢,这篇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更上一层楼。比如在描写“千里眼”事例时,可以再丰富些细节。当时教室里的气氛是怎样的?其他同学有什么反应?卢老师点名批评那位男同学时,具体的动作和表情是怎样的?用这些细节把这个场景“放大”,读者就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当时的情景啦。另外,从写老师的“千里眼”到写老师奖励大家棒棒糖,这两段之间的过渡可以再自然些,比如加一句“卢老师虽然对我们要求严格,但其实内心非常关爱我们”这样的话,文章读起来就会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卢老师的“千里眼”背后,除了严格要求,还有哪些教育理念在支撑呢? 2. 老师奖励棒棒糖这个举动,对同学们的学习动力产生了怎样具体的影响呢? 3. 从卢老师对儿子和对学生同样温柔这件事上,能看出她怎样的品质呢?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不错的写作能力和对老师的深厚情感。你已经学会了如何塑造人物形象,接下来,我们可以在细节描写和段落过渡上继续下功夫。老师相信,以你的努力,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作文,期待你的下一次进步!